发布时间:2014-11-13 15:13 原文链接: 酗酒、戒酒与基因

  当大家都在热烈讨论糖尿病、肿瘤以、帕金森以及埃博拉的时候,讨论酗酒好像炒冷饭,总有点不合时宜的嫌疑。然而要正儿八经的问问诸君什么是酗酒,恐怕能够一五一十有条有理地讲出来的不一定有几个,所以我们有理由冷饭重炒,温故知新。

  酗酒不是简单的喝酒经常过量,它其实涵盖了两个阶段:1)酒精滥用和2)酒精依赖。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长期过度饮酒,从而导致认知上、行为上、身体上以及人际关系上的损伤或者障碍,而且明知故犯,自己无法克制,就达到了“酒精滥用”的程度;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把饮酒看成比任何其他事情都重要,而且必须花许多时间或精力去反复喝酒又戒酒,或者必须喝酒才能感到舒服,必须增加酒精摄取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就达到了“酒精依赖”的阶段。

  酗酒当然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地社会问题,诸如增加家庭暴力,导致交通事故,等等;但酗酒首先是一个生物医学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滴酒不沾,有的人“浅尝辄止”,而有的人海量如牛饮?为什么有的人虽然海量如牛饮却仍能自我控制,有的人却长期酗酒而无法自拔?这背后当然有很多诸如风俗习惯、职业压力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等社会学的背景,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背后的生物学原因:酗酒就是这两方面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打二十世纪初“基因”一词进入科学家的常用词典以来,它迅速地成为生物学家,医生,以及普通大众最为熟悉的科学术语。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人们不仅揭示了基因的化学组成——DNA序列,而且还认识到了基因的功能——编码蛋白质。于是二十世纪至今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总是围绕着对“基因”的研究全面展开;对千变万化的生物学现象的研究,对千奇百怪的疑难杂症的探索,科学家都必然的、不约而同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基因。基因是光,是源头,是揭开生命奥秘的钥匙!发育缺陷是由于基因突变,肿瘤发生是由于基因突变,老年痴呆也是由于基因突变,记得有研究发现同性恋甚至也有可能有其基因基础,那么就更不用说酗酒了。

  去年年底,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霍华德•托马斯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一个名为Gabrb1的基因控制着老鼠的饮酒行为,改变老鼠对酒精和水的偏好。把一杯水和一杯稀释的酒放在正常的老鼠面前,任其挑选,结果它们几乎滴酒不沾,全都喜欢喝水。不过,在修改老鼠的Gabrb1基因之后,它们变得酷爱喝酒,对水则置之不理,它们甚至愿意花力气克服研究人员设置的障碍喝酒。这还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因为老鼠会一直这样做。有时候,老鼠还会饮酒过量,醉到肢体行动都不听使唤,饮酒量甚至达到每天摄入水分的85%。

  更早一点的2012年,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研究工作发现另一个名为RASGRF-2的基因可能是与酗酒相关的基因,携带RASGRF-2基因的研究对象饮酒频率更高。

  有趣的是,不但酗酒与特定的基因有关,研究发现戒酒成功与否也有可能和个人的基因背景有关。阿坎酸钙缓释片(英文名字为Campral/acamprosate)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04年批准的一种戒酒药物,它能够有效帮助正处在戒酒阶段的酗酒者恢复或者维持大脑中各种化学物质之间的平衡,从而防止戒酒者重新酗酒进入恶性循环。问题是,该药物对不同戒酒者的疗效并不尽相同,对有的戒酒者甚至没有任何效果。

  上个月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系列子刊《转化精神病学》(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提示了可能的答案。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分析了225例酗酒者对阿坎酸钙缓释片的药物反应,找出了与之相关联的基因标记。研究发现,如果把其他有关的环境和生理因素考虑在内,位于一个名为GRIN2B 的基因内的一个遗传多态性rs2058878能够很好的预测戒酒者对阿坎酸钙缓释片的药物反应:携带该遗传性变异的个体对阿坎酸钙缓释片的药物反应更长,药效更好。虽然需要更进一步的细致研究,但该发现帮助我们向设计和开发对不同酗酒人群的更有针对性的戒酒药物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当有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时候,当有人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的时候,总会有一个生物学的原因:基因,从远古进化至今,以至永远。你喝,或者不喝,它们都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们只能运用我们的智慧,充分理解并利用我们从它们那里学到的信息,更好地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相关文章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市场规模、趋势、2032年报告

2022年,全球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为17.2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76亿美元左右,2023年至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10%。市场概况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市场是一个快速......

Nature最新文章:基因测序游戏规则正在被改写,速度翻倍,仅需数小时

超高速测序推动基因组诊断快速发展简化的DNA和RNA测序工作流正在帮助临床医生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提供迅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    约十年前,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默多克......

真还是假?2023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揭晓

1月21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23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晓。具体包括,基因检测能“剧透”孩子天赋;中国科学家测定月球年龄为20.3亿年;航天员不能是近视眼,因为太空中不能戴眼镜;电水......

最大的海洋微生物基因数据库有助于药物发现

迄今对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在内的海洋微生物基因进行的最全面分析,可为研究人员发现抗生素、追踪气候变化影响和保护濒危物种奠定基础。1月16日,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前沿》。据《自然》报道,2021年,研究......

再谱篇章!脑科学领域首座DCSLab落成

日前,华大智造宣布脑科学领域首座DCSLab在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上海脑中心”)正式落成。华大智造先进的生命科技工具将全面助力上海脑中心引领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为构建以上海为核心、协同长......

全球最大古人类基因库创建,基因和疾病历史传播情况绘成

1月11日,大型国际专家团队分析了34000年前生活在西欧和亚洲的近5000名人类的骨骼和牙齿化石,创建出世界上最大的古人类基因库。通过对古人类DNA进行测序并将其与现代样本进行比较,团队绘制了基因和......

为何同性恋没有在进化中消失?张建之/宋斯亮团队揭示双性恋基因的好处

性取向(SexualOrientation),用以描述一个人的性渴望和性幻想的对象。对于多数人来说,喜欢的对象通常是异性,即异性恋。但还有一些人独立于异性恋之外,例如同性恋和双性恋。事实上,在自然界中......

从基因入手解偏头痛之忧

与高致死率的疾病相比,偏头痛似乎算不上什么大病。可它一旦发作起来,就如同《西游记》里孙悟空被施了紧箍咒一般疼痛难忍,频繁发作的偏头痛更是令人痛苦不堪。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饱受偏......

天津工生所在新一代碱基编辑技术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碱基编辑(baseediting,BE)作为前沿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能够在基因组水平上实现精确、高效的单碱基编辑。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基因治疗和细胞工厂构建等领域。常用的DNA碱基编辑器主要是通过......

基因治疗:癫痫患者的新曙光

    脑皮质局灶性畸形是由脑部区域异常发育引起的,是儿童中常见的耐药性癫痫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它通常发生在额叶,这对规划和决策至关重要。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癫痫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