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28 11:02 原文链接: 上海生科院合作发现植物免疫反应新的信号传递途径

  11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王水副研究员和美国杜克大学董欣年教授实验室合作在Cell Host & Microbe在线发表了植物免疫反应的一个新的信号传递途径。这一新的发现不仅将细胞周期和植物免疫两个最基本的生命现象联系起来,而且为深入地研究和调控植物的免疫反应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植物的天生免疫系统分为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导的免疫(PTI)和病原菌效应子诱导的免疫(ETI)。ETI是植物的一种主要的免疫反应,由植物NLR受体识别病原菌效应子后激发的,常常伴随超敏反应(HR),又称细胞凋亡(PCD)。植物与哺乳动物的天生免疫NLR受体的结构相似,两者被激活后都引起PCD和免疫反应。哺乳动物的NLR受体引起的细胞凋亡由半胱天冬酶(caspase)执行,半胱天冬酶的表达受P53和E2F两个转录因子调控。可是植物既没有P53也没有半胱天冬酶的同源蛋白,那么NLR受体是如何激活植物PCD和ETI呢?研究人员采用遗传分析研究拟南芥核膜蛋白CPR5的信号传递途径,发现细胞周期的CKI-RB-E2F核心信号链控制植物的效应子激活的PCD和免疫反应。通常CKI抑制RB的磷酸化,但在病原微生物侵染过程中,CKI促进RB的超磷酸化,从而过度释放E2F转录因子,激活PCD和免疫反应。

  图1 霜霉菌侵染一周的拟南芥植物

  图2 CPR5-CKI-RB-E2F信号链对植物效应子激发的细胞凋亡和ETI的调控模型

相关文章

《Microbiome》:少吃饭可以重塑肠道菌群与免疫衰老

2022年4月22日获悉,柏林洪堡大学研究者们在《Microbiome》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该研究揭示了热量限制塑造了肠道微生物群,这可以改善新陈代谢健康,并可能诱导向幼稚的T和B细胞室转变,从而延缓免......

研究揭示植物调控同源重组修复的新机制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严顺平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在线发表成果。该研究不仅揭示了植物调控同源重组修复的新机制,也为利用同源重组修复机制提高植物基因打靶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同时,该研究......

揭密“鬼兰”进化之谜

部分真菌异养紫金舌唇兰(a)和完全真菌异养广东舌唇兰(b)  受访者供图兰花给人的印象是典雅高洁的,一盆在室,芳香四溢。但是,有一种兰花却一辈子都生长的地底下,犹如鬼魅一般,只有开......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两个兰花新物种

科技日报记者王祝华通讯员谢翔4月21日,记者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兰花资源专家黄明忠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现两个兰花新物种,分别命名海南隔距兰和凌氏石豆兰,该研究成果刊......

褪黑素新功能:增强植物茎秆强度

在扬州大学国家芍药种质资源库,叶面喷施褪黑素显著增强了芍药花茎强度。扬州大学供图近日,《实验植物杂志》(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在线发表了扬州大学教授陶俊团队最新研究论......

云南发现极小种群“明星植物”漾濞槭2个新种群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在文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开展槭属植物野外调查时,发现了2个漾濞槭的新种群。其中,文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

植物抗热竟然“全株一盘棋”

过去十年来,高温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粮食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科学家对植物高温胁迫信号转导和耐热性形成分子机制已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但目前人们对高等植物如何感知热的原初信号事件及分子机制仍然知之不多......

植物广谱抗病,这种机制已被查明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基于转录组测序、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和蛋白质组数据分析,获得了一个调控水稻条纹病毒侵染的新型C4HC3类型E3泛素连接酶,揭示了泛素连......

棉花瓣“上妆”也能增产?

 重塑陆地棉花瓣基斑提高传粉昆虫到访率和杂交种产量。中国农科院供图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生物技术育种创新团队通过重塑陆地棉花瓣基斑,提高传粉昆虫到访率,为提升棉花三系杂交制种......

植物基因中的“备胎”也能逆袭

与感情世界里的“备胎”一样,基因世界里的“备胎”总是受到忽视。不过,有时它们也会“逆袭”。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操和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研究员ZacharyLippman团队合作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