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08 11:06 原文链接: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引领航天发射任务进入“E”时代

  “点火!起飞!” 12月7日11时26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搭载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00次发射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完美腾飞!

  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成为晋西北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持续推动航天发射能力发展的道路上,广大科技人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的多项纪录。

  航天发射综合能力持续提高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是我国完全自主建设的第一座火箭卫星发射试验场。从走进晋西北高原的那天起,中国航天人就开始谱写一部非凡的奋斗史。白手起家仅一年时间,我国第一代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运载火箭就从这里发射升空。1988年9月成功发射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以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发射“海洋”“资源”“实践”“创新”“开拓”等系列科学应用卫星,而在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发射场组网发射摩托罗拉“铱”卫星等任务时,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航天大国的良好形象。

  “将军飞虎符,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严霜拂剑花”。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便是这里——今天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这里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沟壑纵横、干燥寒冷,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每年无霜期仅90余天,最低温度达到-40℃。

  近年来,该中心着眼发挥优势、拓展职能,积极谋求发展机遇。他们大胆开展应用卫星发射试验前瞻研究;以新发射工位建设和测控体制转型为契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设施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取并行与串行结合、测控联调与产品测试协同等办法,优化试验流程、缩短试验周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天,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多个发射工位能够满足国内外多种型号卫星发射的需求,具备世界一流的低温发射能力和复杂天候发射能力,能同时并行完成多发不同型号发射试验任务……

  发射场五大系统建设全面突破

  卫星发射任务涉及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及技术勤务等五大系统、2000多个岗位、上万台套专业设备,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发射结果。

  近年来,该中心清醒认识“成功不等于成熟”“任务顺利不代表任务圆满”等理念,只有聚焦短板,发射场五大系统建设取得全面突破,才能确保航天发射任务立于不败之地。为此,该中心及时推出多项有力举措——着眼质量建设缺乏全程管控等现实问题,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把质量体系建设作为推进正规化建设的抓手,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精细管理、精准控制、精确保障,实现了闭环控制、正规有序;着眼点多线长,指挥系统沟通不畅,搭建以万兆网为主体的网络传输硬件平台、使一线操作、网络协同与远程指挥等实现三位一体、完美融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五大系统建设取得全面突破,航天发射综合保障能力水平跃上新台阶,从根本上讲还是得益于统筹兼顾与和谐发展。

  引领航天发射任务进入“E”时代

  近年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迎来新的挑战。伴随着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一箭多星”等集约发射模式日益普及和增多,航天发射任务的技术要求比以前更高了,发射任务的密度也越来越大,如何缩短航天发射周期成为发射场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如何与快速迈进的航天发射事业保持同频共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某次火箭发射任务期间,由于采用新的通信传输模式,该中心指挥人员稳坐“中军帐”,通过监视显示系统实时监控火箭飞行。任务成功后,科研人员仅用两分钟时间就完成了发射试验结果数据的统计工作。在场的领导和专家们不由得感叹:火箭发射试验真正进入“E”时代了。

  近年来,该中心在推进转变科研试验综合保障能力生成模式的实践中,突出信息主导,驱动体制创新和体系配套建设,实现了“数据信息网络化、指挥监控可视化、信息传输宽带化、试验决策智能化”的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与新测控模式匹配的数据收集、传递、处理机制,解决了过去测量站点接续不佳、测量数据偶有断码等技术难题,成功将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效率提高了近6倍。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中心所有高级工程师均能胜任两个以上不同专业的技术总体工作,所有工程师可以胜任3个相近或相邻专业的执勤维护任务。该中心一套人马发挥了三套半人马的作用,有效解决了航天发射任务高密度情况下的人员保障问题,多次圆满完成不同型号并行的发射试验任务,创造了我国发射场应急发射的多项纪录。

相关文章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首批影像成果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237.shtm......

除了探索宇宙航天力量还这样造福人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报告中提到,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领域的一次次突破都引发全国人民的关注。而除了向浩瀚宇宙进发,航天力量还在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2022年全年我国成功完成62次宇航发射

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成功完成62次宇航发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神舟十四号、十五号等任务相继实施,中国空......

中国将选拔国际航天员已有多国提出飞行需求

近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已有多国提出选派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需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陈善广表示,来到中国的空间站,用中国的飞船上太空,对中国的飞行器要进行熟悉。希望他们更......

面对面|太空183天专访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

2023年2月17日,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返回地球75天后,首次与公众正式见面。《面对面》记者独家专访三位航天员。记者:陈冬,我知道两颗星代表着两次执行任务了。陈冬:对。记者:......

卫星遥感监测反演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玉胜研究团队在燃煤电厂二氧化碳(CO2)排放的遥感反演估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2月2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基于轨道碳观测者2号和3号卫星观......

2022年国外载人航天发展综述

2022年,国外载人航天领域共开展14次发射任务,其中包括7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7次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美国“载人龙”(CrewDragon)飞船开展3次载人任务,“货运龙”(CargoDragon)飞......

我国今年将发射两颗风云气象卫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295.shtm......

戚发轫专访:传承航天精神,续写航天新辉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72.shtm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嫦娥五号或找到月球有&......

实现三项首次!

16日,记者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微笑”卫星)任务团队,赴位于荷兰的欧空局欧洲空间技术中心开展卫星初样星箭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