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9-16 10:02 原文链接: 海南航天发射场建设工程指挥部负责人答记者问

  这是海南航天发射场发射场区总体规划鸟瞰图(9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海南航天发射场建设工程指挥部负责人答记者问

  新华网海南文昌9月14日电(记者李清华 周正平)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4个航天发射基地——海南航天发射场14日在海南省文昌市动工建设。海南航天发射场工程指挥部主任王维昌、副主任张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航天发射场开工建设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问:海南航天发射场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后,首先有利于优化我国航天发射场布局。我国现有的3个航天发射场由于历史原因,均建在内陆边远地区,各发射场发射任务互补能力不足,不利于综合发射能力的提高。海南航天发射场的建设,可以实现沿海和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发射场格局,提高发射场之间的备份和互补能力,满足我国航天事业长远发展需求,使我国航天发射场的整体布局更为合理,体系更为完善,极大提高我国航天发射综合能力。

  其次,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和扩大对外航天发射服务。自1985年以来,中国先后与10多个国家签署了航天合作协定、协议和备忘录,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了航天科学技术、商业发射服务、人员交流与培训等较为广泛的合作。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在开展国际航天技术交流和承揽商业卫星发射时,还受到不少因素的制约,其中之一就是发射场商业开放环境不够理想。因此,建设开放型、环保型、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航天发射场,显得十分必要。海南航天发射场是完全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建成后能够基本满足国内外各种轨道卫星发射要求,可发射的航天器种类多,有利于改善发射环境,提高商业竞争能力,使我国可以更多地承揽国际商业发射服务。

  第三,有利于航天科普事业发展。海南航天发射场将充分发挥航天发射的巨大影响和科技人才优势,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环境,建设一个国家级的开放型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通过修建大型航天博物馆、开放航天发射场设施等,向广大青少年和参观游客介绍航天科普知识,宣传祖国航天事业,使航天科普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问:海南航天发射场建设目标和理念是什么?

  答: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综合发射能力强,安全性、可靠性和信息化程度高,有利于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带动科普、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保、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

  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满足发射场功能、布局安全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注重将总体规划与当地环境和谐统一,打造安全型、节约型、智能型、生态型的精品工程;同时,体现综合发展的开放理念,充分发挥新发射场的巨大影响,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环境,注重统筹兼顾,提高国家综合投资效益,为旅游与科普教育提供便利条件,为国际合作和对外发射服务创造条件,促进我国航天事业、海南生态旅游业和航天科技旅游业协调发展;海南航天发射场十分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防护与场区功能规划相结合,立体绿化与生态恢复相结合,按照国家及海南省环保政策要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问:建设中的海南航天发射场具有哪些主要优势?

  答:海南航天发射场优势明显:一是具有射向范围宽的优势,能够覆盖90度至175度,射向1000公里范围均为海域,可以满足地球同步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空间站、深空探测等航天器发射任务,与现有航天发射场相比,火箭航区、残骸落区安全性好。二是具有低纬度的优势,可以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延长卫星使用寿命;三是拥有年发射能力强的优势,年发射能力可达10发至12发,随着国内外地球同步卫星发射任务的增多,长期经济效益将十分显著。

 

  问:海南航天发射场与载人航天工程及其他航天发射场的关系如何?

  答: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后,具有执行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的能力,将根据任务需要承担相应发射任务。新航天发射场建成后,酒泉卫星发射场将继续承担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发射任务,太原卫星发射场仍主要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主要承担应急发射任务,并与海南发射场具有一定互补作用。

 

  问:海南航天发射场如何完成火箭运输、发射任务流程?

  答:在海南航天发射场组织发射时,火箭装载运输船从天津港出发,经过5―7天时间,航行约1800海里,到达海南省清澜港西码头,再通过公路运往火箭水平转载准备厂房。航天器可空运至海口美兰机场,经高速公路运往航天器总装测试厂房。火箭在综合测试大厅进行测试后,进入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进行起竖、对接、综合测试。完成总装测试后,以垂直状态运到加注与整流罩装配厂房,进行推进剂加注和整流罩装配。然后以航天器、整流罩组合体形式,垂直转运至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与火箭对接安装,火箭、航天器联合总检查以及相关转场准备工作后,垂直整体运输至发射工位,实施燃料加注,火箭点火发射。

  相关阅读:

  中国海南航天发射场正式开工建设

  航天发射场选址海南文昌源于地势优越

相关文章

天舟六号瞄准今日21时22分发射

目前,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瞄准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

我国完成首次液态金属空间热管理在轨试验

近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的空间站航天技术试验领域完成我国首次液态金属热管理在轨试验,取得了系列关键技术成果。液态金属的导热和吸纳热量能力远大于传统导热剂,能够实现高热量的快速散发,在航空航天、先......

托举航天的青春力量!走进80、90后航天人

在中国取得的一系列航天成就背后,有这样一组数据:嫦娥团队平均年龄33岁,天问一号团队平均年龄35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1岁。《面对面》专访航天五院副总设计师黄震、航天一院紧固件室副主任冯韶伟、北京航天......

卫星互联网:让全球处处有信号

有了卫星互联网,就意味着天上成百上千颗卫星,能时刻与地球上的手机、轮船、飞机、汽车等交换信息——身处大山里,也不必发愁没信号,仍然可以尽情地网上“冲浪”,无论是在陆地、海上或者空中,都可以准确获取货物......

航天科技成果亮相航天创新创业大赛

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作为今年航天日的预热活动,第四届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今天(21日)在青岛开幕,一批航天科技成果集中亮相。这是一款能够在距离地表10公里至30公里平流层内长期驻留的太阳能动......

航天日重磅活动抢先看

今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今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主场活动将在安徽合肥举办。近年来,中国“太空之家”遨游苍穹、“祝融”“羲和”探火逐日……一次次飞跃与突破,刷新着中国航天的新......

揭秘!我国航天史上首个电动舱门

在梦天实验舱气闸舱,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倾力打造的我国航天史上首个电动舱门,也是世界航天史中首次在空间站中使用电驱动自动开关的密封电动舱门,为我国航天员在轨安装舱外设备提供了有力支持。它的自......

南开大学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获批立项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前沿科学中心立项建设的通知》,南开大学“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获批立项建设,这标志着该校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据悉,“有机新物质......

除了探索宇宙航天力量还这样造福人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报告中提到,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领域的一次次突破都引发全国人民的关注。而除了向浩瀚宇宙进发,航天力量还在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高校学科群建设如何实现1+1>2?

学科群一方面使具有共同性和互补性的学科汇聚以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科领域内“通才”;另一方面,也使高校传统优势学科获得来自其他学科的新鲜血液,使人才培养从单一学科的“学术圈地”,走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