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14 03:09 原文链接: 美证实水冰迁移造就土卫八神秘阴阳脸

  这一系列土卫八的图片显示了冰迁移电脑模型是如何解释这颗卫星的大部分全球外表特征的。

  这张伪色合成图(false-color mosaic)展示了土卫八的整个半球,该图是由“卡西尼”号获得的。从图片右侧可以看到颜色较暗的反公转半球和明亮的正转半球之间的过渡区域。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14日消息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美国宇航局的 “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传回的最新数据,有助于解释土星的卫星土卫八奇怪的“阴阳脸”外观,即一面很暗,另一面很亮。

  “卡西尼”号收集到的这些图片和数据对目前有关这颗卫星奇特外观的最重要的一个理论提供了依据,该理论指出,迁移的冰使土卫八的一面因反射阳光而显得特别明亮,另一侧因被尘埃覆盖,而显得异常黑暗。

  研究人员在12月1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两篇论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些最新发现。“卡西尼”号于1997年发射升空,自2004年以来,一直在围绕土星运行。300多年来,这颗卫星明暗半球现象一直让天文学家迷惑不解。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天文学家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在1671年发现了土卫八,他注意到,这颗卫星正面,即正对土星轨道公转的一侧显得偏暗。

  “旅行者(Voyager)”号和“卡西尼”号传回的图片显示,面对土星轨道一侧的黑暗物质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的反面。反面明亮的物质主要是由水冰构成,亮度比黑暗材料的大10倍,这些材料穿过北极和南极一直延伸到正面。这是“卡西尼”号在2007年9月10日飞越土卫八,它随机携带的“成像科学子系统”(Imaging Science Subsystem)照相机拍到的这颗卫星的照片。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蒂尔曼·登克(Tilmann Denk)是在《科学》杂志发表的其中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他说:“(‘卡西尼’号的)‘成像科学子系统’拍到的图片显示,土卫八正面上的亮和暗材料都比反面的相同材料显得更红。”登克指出,土卫八的正面被暗红色尘埃覆盖,因此显得更暗,这些尘埃可能是从围绕土星运转的其他卫星上吹来的。

  这些尘埃或许与最近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发现的围绕在土星周围的巨大的环状物有关。然而这些图片显示,降落的灰尘并不是导致土卫八两侧亮度截然不同的唯一原因。登克说:“土卫八上非常复杂且界线分明的明暗面,显然不是由尘埃降落形成的,事情并没那么简单。因此我们必须找出其他可导致这一现象的机制。”

  近距离拍到的图片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些线索,显示出热隔离(thermal segregation)的迹象。这一理论认为,水冰从面对太阳的一面(更温暖的区域)移向极面更加寒冷的区域。因此前者的亮度变暗,温度升高,后者的亮度变大,温度降低。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波德西南研究所(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in Boulder)的约翰·斯宾塞(John Spencer)和登克负责撰写的另一篇科学论文指出,水冰迁移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人员通过把“成像科学子系统”的图像与“卡西尼”号的合成红外分光计 (Composite Infrared Spectrometer,CIRS)获得的热量信息结合在一起,制成土卫八的电脑模型。

  合成红外分光计在2005年和2007年获得的观测资料发现,暗区的温度(129度绝对温标,零下227华氏度)足以使积存数亿年的大部分冰蒸发掉。土卫八的自转周期很长,土卫八上的一天,相当于79个地球日,因此与自转速度更快的卫星相比,每天土卫八得到太阳照射的时间更长。斯宾塞和登克提出,不断下降的尘埃使土卫八的正面显得更加暗淡,较深的颜色有助于吸收更多阳光,最终导致赤道附近的冰蒸发掉。

  蒸发的冰会在温度更低,更加明亮的极地,即土卫八的反面重新凝结。冰蒸发后,会在这颗卫星表面留下颜色较暗的物质,使正面和赤道附近的温度升高,变得更暗,使冰继续蒸发。与此同时,在冰的冷凝作用下,反面和极地变得更亮、更冷。这种现象导致现在的土卫八表面明暗分明。这颗卫星相对较小的体积 (直径大约只有900英里,即1500公里)和它相对较弱的引力,都使冰很容易从一半球移到另一半球。斯宾塞说:“土卫八是全球性冷暖循环失控的受害者。”

相关文章

5月6日疫情:全球感染超350万俄载人总设计师因新冠逝世

5月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在陕西);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8......

中国商业航天的“爆发式增长”

“在中国航天国家队60余年的积累基础上,中国商业航天自2015年开始,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基本已经形成了以国有为主、民营补充的完整产业链。”1月8日,华为云遥感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商业航天平台企业中......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平方公里阵列完成1/2规模探测器建设

日前,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平方公里阵列(KM2A)完成1/2规模探测器建设,并投入科学运行。2019年是LHAASO工程建设进入关键性阶段的一年,4月以来,KM2A工作组按照预期的进度要......

包为民:未来人类对航天控制的新需求与挑战

伴随新一代全球通信卫星与空间互联网星座、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大规模空间设施建设及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迈向太空经济时代。相关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趋势和新模式。航天产业已......

《先进材料》高效近红外光探测器助力光电容积脉搏检测

近红外光通常指750nm至1400nm的电磁波。其在电磁辐射光谱中紧邻可见光的红光波段,属于短波长的一段红外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近红外探测在许多技术中都有着重要作用。例如,自动化控制、夜视监控、......

超灵敏硅单光子探测器取得重要进展

由无锡中微晶园电子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高灵敏硅基雪崩探测器研发及其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突破了低抖动、大光敏面硅单光子探测芯片设计、界面......

硅单光子探测器取得重要进展

由无锡中微晶园电子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高灵敏硅基雪崩探测器研发及其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突破了低抖动、大光敏面硅单光子探测芯片设计、界面......

大连化物所发表光热电探测器研究综述文章

近日,大连化物所姜鹏研究员和包信和院士团队发表了题为“ProgressofPhotodetectorsBasedonthePhotothermoelectricEffect”的综述文章。长波红外(8-......

我国学者成功研制高灵敏度和低检测极限的X射线探测器

X射线高灵敏检测在医疗、安全和工业检测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如应用在X光胸透、CT成像以及机场的X光安全检查等。X射线通常的探测方法是先利用闪烁体将X光转化为可见光,再通过常规的硅基可见光探测器探测,这......

超灵敏光电探测器:新颖的复合式分层光电晶体管结构

有效调控和平衡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传输与复合对于实现高灵敏光电探测器至关重要。传统的有机光电晶体管大多基于单一的层异质结或体异质结结构,前者中给、受体分别以层状薄膜叠加的形式构成,后者中给、受体材料共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