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21 10:20 原文链接: Nature头条遗传学讨论罕见中国大熊猫

  2009年11月,中国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技人员在大熊猫分布的核心地区见到了一只罕见的棕色大熊猫幼仔。关于大熊猫的这种罕见皮毛,科学家们表达了不同的看法,甚至引发遗传学的讨论。科学家们担忧,这可能是近亲繁殖所致的后果。

  作为生物界的活化石,大熊猫的繁殖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对此科学家们开展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对大熊猫进行全面彻底的研究。比如中国科学家们开展的大熊猫基因组测序工作。

  关于棕色大熊猫的成因,科学界尚无定论,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返祖说;一种是遗传说。返祖说是认为棕色毛色是一种原始的性状;遗传说认为它是隐性基因的纯合所致。

  荷兰Twente大学自然资源系的生态学家王铁军(Tiejun Wang)表示,这是25年来在这个地区发现的第7只毛色异常的熊猫。王铁军在佛坪开展研究工作20余年。他表示,棕色熊猫的产生机制还是个谜。我们该找个时间讨论讨论这个问题,这对大熊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铁军和他的同事Andrew Skidmore认为,棕色-白色大熊猫的出现可能是大自然的一个警示,表明大熊猫近亲繁殖现象变得严重。

  王铁军的证据是:秦岭的大熊猫拥多为拥有2个显性基因(黑白毛色),因此,棕色大熊猫是十分罕见的。棕色大熊猫的则同时继承2个隐性基因,这表明,秦岭的大熊猫近亲繁殖现象变得严重。

  动物研究专家表示,遗传资源的单一性使得动物种群在面对环境的变化时失去调整功能,这样将加速物种灭绝的速度。

 

  遗传分析

  据王铁军介绍,目前,野生的棕色-白色大熊猫只在秦岭出现。在秦岭大概有300只野生熊猫,占野生大熊猫总数的1/6。

  第一只棕色大熊猫1985年发现于佛坪自然保护区大古坪村,名叫 “丹丹”,其后她与黑白大熊猫生下正常的黑白幼仔。几年后,再度发现棕色的大熊猫幼仔,但母亲却是黑白的。这些强烈的暗示,隐性基因逐步取代显性基因。

  浙江大学的研究者Sheng-guo Fang表示,这些论点是值得调查谈论的。Sheng-guo Fang是秦岭大熊猫生态与遗传学领域的专家。他表示,可能还存在其他的解释。

  Sheng-guo Fang表示,尽管秦岭大部分的熊猫表现为黑白色,但很多该地区的大熊猫在胸部附近的毛色显示为棕色。这也许是秦岭地区大熊猫的特色,这些可能与环境或是化学物质有关。秦岭地区棕色的动物种类本来就比较丰富。如:金羚羊。

  来自英国Cardiff大学的分子生态学家表明,近亲繁殖导致棕色大熊猫的产生具有科学性。这些年来关于大熊猫的基因组的分析支持这类观点。

  2009年大熊猫基因组精细图谱已经在Nature杂志公布,研究者之一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王俊研究员表示,从基因组图谱分析,大熊猫的确有近亲繁殖的迹象。

  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Hopi Hoekstra表示,在小鼠的基因组中,有125个基因控制色素沉积,对大熊猫而言,从基因组序列找出影响色素沉积的基因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王俊表示,他们目前正在开展大熊猫色素沉积基因的研究,从已知的50个基因中来寻找答案,他们将对比秦岭大熊猫和其他地域大熊猫的色素控制基因。

  地处陕西境内的秦岭地区是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根据1999年至2003年中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的结果,这里的大熊猫种群数量达273只。位于秦岭地区的佛坪县被誉为“秦岭大熊猫之乡”,是中国野生大熊猫种群密度和野外可遇见几率最大的区域,这里的生态环境等条件适宜大熊猫生存。

  第一只棕色大熊猫1985年发现于佛坪自然保护区大古坪村,当时它身患重病,经全力抢救成活后取名“丹丹”,于2000年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第二只棕色大熊猫是1990年2月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该保护区火地坝考察时发现的,它是一只成年大熊猫,当工作人员试图靠近观察时,消失在茫茫竹海中。

  第三只棕色大熊猫是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于1991年6月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光头山考察时发现的,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只黑白色的成年大熊猫,判断应是母子关系。

  第四只棕色大熊猫是1992年在佛坪周边的长青保护区发现的。

相关文章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线粒体呼吸链超级复合物的组装机制

真核生物通过线粒体中的细胞呼吸产生生存所需的能量,这一过程被称为氧化磷酸化。在这个过程中,营养物质和氧气被转化为一种化学形式的能量:三磷酸腺苷(ATP)。这是由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链建立的质子梯度实现的......

Nature高福武桂珍刘军在华南海鲜市场样本中发现新冠病毒

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与2019年12月发现的早期人类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存在关联,并于2020年1月1日关闭。为了调查市场内新冠病毒的流行情况,2020年1月1日至3月30日期间,市场内及周......

Nature高福武桂珍刘军在华南海鲜市场样本中发现新冠病毒

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与2019年12月发现的早期人类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存在关联,并于2020年1月1日关闭。为了调查市场内新冠病毒的流行情况,2020年1月1日至3月30日期间,市场内及周......

今年杀疯了!张锋团队接连发表Science、Nature和Cell

non-LTR逆转录转座子,或LongInterspersedNuclearElements(LINEs),是一类丰富的真核转座子,通过靶启动逆转录(TPRT)插入基因组。在TPRT过程中,一个目标D......

3篇Nature连发|出现不明原因儿童肝炎与这种病毒有关?

2022年春季,一场面向儿童的疾病悄无声息地涌现。短时间内,多个国家的儿童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急性肝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截至去年7月,全球35个国家共报告了1010例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病例,部......

3月Nature杂志不得不看的重磅级亮点研究!

时间匆匆易逝,转眼间3月份即将结束,在即将过去的3月里,Nature杂志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相关文章进行了整理,与大家一起学习!【1】Nature:揭示肠道菌群影响人类胰腺癌疗法疗效的分......

北大在Nature上演“帽子戏法”!

3月22日晚间,Nature官网发布多篇论文北京大学三项成果同时在线发表上演“帽子戏法”生命科学学院肖俊宇研究员研究组发表成果《FcμR受体对免疫球蛋白IgM的识别》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彭海琳教授课题组......

论文打破技术空白,30岁一作即将回国就职

刚刚博士后出站的胡鸿杰,以一作身份新发了一篇《自然》论文。结果,他的“电话被打爆”了。在论文发表仅一周时,下载量就已经超过了44000次。这篇论文由胡鸿杰所在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徐升团队完成,题目是......

科学界炸了!Nature凌晨发稿室温超导新发现报告厅被挤爆

物理学界又被扔下一枚核弹!还是因为那石破天惊、看上去分分钟要把诺奖斩获马下的四个字:室温超导。并且这次,来自罗彻斯特大学的RangaDias团队,给出的结果压强更低,临界温度更高:新材料在约21℃的室......

轰动业界的室温超导新材料是真的吗?Hindex作者发质疑

昨晚,科学界都在为室温超导的新发现而震撼。据Sciencenews报道,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RangaDias及其团队日前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材料,名为三元镥氮氢体系(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