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11 16:58 原文链接: 《科学新闻》:基因体检,昂贵的鸡肋

  基因体检并不比传统的体检更优越,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要比做基因体检重要得多

  打着科学旗号开展基因体检业务的美国公司,正受到来自科学家的质疑。

  美国国会日前开始对从事基因体检服务的商业公司进行调查。包括23andMe、Navigenics、Pathway Genomics等业界知名企业都收到了国会的信函。信函声称“科学家对于这类检测的准确性有顾虑”。

  美国国会要求各公司提供基因体检在具体疾病和药物方面的基因风险数据;提供基因咨询和医药咨询合法性的相关政策;提供基因体检风险预测精确性方面的数据;提供对于样本DNA处理的详细规程;提供符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相关规定的材料等。此令一出,各大基因体检公司纷纷推迟了自己的业务扩大计划。

利益催生

  一滴血或者唾液就能让你知道自己将来会不会受糖尿病、高血压、胃癌、老年痴呆、肥胖、乙肝的困扰。这是基因体检公司最常用的宣传语。目前,在中国的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能提供基因体检服务的公司,只是其昂贵的收费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所谓基因体检在美国也叫DTC(direct-to-consumer genomic companies),这些公司通过检查“正常人”的一些多态位点(SNPs)来推算该正常人得各种疾病的可能性或者风险性。

  作为基因体检的发源地,美国从事该项服务的也都是一些商业性公司。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刘斯奇从未听说过“正规的医院提供这种检查”,基因体检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

  “美国的这类公司在被调查之前实际上都是在打‘擦边球’。”美国哈森阿尔法生物技术研究院(HudsonAlpha)的韩健研究员说:“一般的医疗服务都要经过医生或者医院这个必要的‘中介’。而医疗产品的生产厂家直接和病人打交道,直接为病人提供服务就是医疗产品的直销,这方面的法律并不那么完整。这就给厂家一个打‘擦边球’的机会。”

  比如,诊断技术公司可以不通过医院和医生直接拿到病人标本来做检测。这个过程中商业公司颇显心计:他们把一个诊断程序分成几步,把采取标本的步骤(一个棉签,一个塑料管加上保存液)当成一个产品放到一般的百货公司或者小药店售卖。病人可以自己采取标本(在口腔中用棉签刮一下,放到管里),然后寄给厂家。厂家做完标本的检测后,再把报告直接发给客户。这样就省掉了医院的中间环节。

  这样一来,由于FDA主要管的是跟医生和医院有关的医疗产品,百货商店的一般产品不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以这些基因体检的厂家能够躲避FDA的监管。而且,美国大多数的州和联邦(政府)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但是,一些监管比较严格的州如纽约州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来防止这种行为。

  而最终基因体检引起了美国国会的关注,FDA和联邦政府看来是下了规范这种商业操作模式的决心。

缺乏证据

  基因体检并非完全没有科学依据:谙熟基因技术的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多态相关比较研究(GWAS)技术可以发现有些遗传多态性与病人的某些疾病有关。科学家也确实发现人体基因组某些位点的突变和一些疾病相关,而基因体检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事实上,基因体检与基因诊断以及基因筛查并不相同。“基因诊断是基于DNA或RNA分析基础上对于某种疾病的诊断,”美国得克萨斯大学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副教授方炳亮告诉《科学新闻》,“像生物学中对抗原、抗体、酶的分析一样,DNA或者RNA的突变、缺失、增值,表达水平或者外源基因的存在(病毒感染)都能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信息。”

  基因筛查主要是指针对一些由少数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孕妇的基因筛查目的是为了看胎儿是否有遗传疾病,而且这些筛查指标都是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并且向FDA报批过。而所谓的基因体检,在科学上还没有得到足够多的验证,韩健表示。

  “如果基因体检真能够发现基因异常与疾病之间的确切关系,那有些疾病还是可以通过这种体检诊断的。”刘斯奇如是说。

  “但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并没有确切的关系,基因的多态性和疾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由于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导致基因体检的‘假阳性’(被检测者本来没病被诊断出有病)和‘假阴性’(本来病人有病,检测被漏掉了)的比率很高。”韩健认为这是基因体检误导的来源。“就像警察破案,有证人看到凶手是穿白衣服的,因此所有穿白衣服的人都成了嫌疑人。”

  “基因体检告诉你的是一个很模糊的信息,只是一个可能性,究竟这个可能性有多大,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刘斯奇说。“现在的糖尿病、高血压、癌症都是很多因素引起的,是人类寿命延长的伴生物,基因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韩健也表示,基因体检叫做“基因算命”可能更合适:一般基因体检不给出确切的结论,只是会在结果上写“因为查到你的基因有XX突变,你患YY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人增加ZZ%”。

  刘斯奇说:“到现在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家医院有这类基因体检诊断的具体标准。”

盛名难副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授、Genetics in Medicine的主编James P. Evans也曾经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表示,预测性的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上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在James看来,这类检测能够预防疾病的关键是,一旦发现(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马上就有相应的干预措施。“但事实上目前基因体检检测的大部分疾病根本没有相应的对策。人们倒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论断:当告知对方有某种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会使人顺利地改变生活习惯,但并没有证据的有力支持。况且我们自己本来就知道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对身体有益,不需要基因检测来告诉我们这样的措施。”James说。

  James进一步表示,基因体检并不比传统的体检更优越。传统的体检通过身高、体重、血压等指标的测量和家族疾病史、性生活等的问询都可以给出有效的建议。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要比做基因体检重要得多。“我认为FDA的立场也很清楚,基因体检在目前并没有什么价值。”

  美国亚特兰大基因与疾病预防研究办公室的Muin J.Khoury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即便是基因研究发展迅速,在可以想见的将来,基因检测的预测性仍然会不准确,而且预防的意义很小。毕竟疾病的发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

  据韩健分析,中国国内的基因体检技术比国外的更加简陋,往往只是做基因组若干个位点的分析,并不做全基因组多态分析。可是市场比国外做得还红火,各种“白领套餐”“粉领套餐”都有。“中国有很多有钱人,他们十分关心自己的健康,也能够承受得了这样的豪华消费”。

  对于基因体检在中国的巨大市场,刘斯奇认同韩健的看法,认为这是“给富人的消费项目”,中国人自古崇尚未病早防。至于能不能防,并没有人去真正深究。但他强调:“目前的医院体检项目已经足够,普通人大可不必去做所谓的基因体检。”

  James对基因体检的未来发展不抱太大期望。“我认为这种检测极少一部分能够在预测患病风险时有用,而且只是针对与疾病有紧密联系的罕见基因变异的病人。我们也能预期这种检测在孕前筛查、新生儿筛查和药物治疗指导方面的进步。但是这些进步必须是建立在科学发展成熟的基础上的,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

  “目前(基因)研究被过分渲染,在这个领域急功近利的现象也很严重。”James直言不讳。

  刘斯奇则认为,基因体检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会涉及到伦理道德。“如果你的基因信息泄露,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相关文章

避菌核病,这项研究让油菜更艳丽

实验室里培育的油菜花课题组供图近日,《植物通讯》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利用CRISPR编辑BnaIDA基因创建抗裂角、花器官不脱落和避菌核病甘蓝型油菜新种质》的论文。该研究利用CRISPR/Cas9系统成......

被氯酚污染后鱼类“女宝”更多的分子机制获揭示

2,4-二氯酚通过雌激素受体ESR2a依赖的信号途径导致斑马鱼原始生殖细胞数量增加兰州大学供图氯酚作为化工原料被广泛使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为水环境普遍存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氯酚类化合物可......

因美纳持续推动“加速器计划”,新投资6家新创业公司

因美纳近日表示,其因美纳“加速器计划”已投资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六家新创业公司。这些公司包括AcrobatGenomics,这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个衍生公司,它使用高通量CRISPR基因编辑来填补其新疗法的管......

科学家鉴定出“好斗”抑制基因

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确定了大脑中的一个基因和一组细胞,它们在抑制果蝇的攻击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结果7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或有助于解释帕金森病等疾病——帕金森病有时会导致行为改变......

四川农大在白三叶原花青素生物合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白三叶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优质豆科牧草,其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丰富,为各种畜禽所喜食。然而,白三叶原花青素含量极低,家畜过多单一采食后,蛋白质易在瘤胃中迅速发酵水解,导致大量气体和泡沫形成,引起臌......

灯塔水母保持永生的长寿基因被找到了

北京8月30日,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29日报道,西班牙科学家通过比较两种相似水母的DNA,发现了可阻止和逆转永生水母衰老的基因。研究人员称,这一基因可能与人类衰老有关,最新研究有望为再生医学以及治疗......

基因揭示人类骨盆如何进化以适应直立行走

与大猩猩和黑猩猩的骨盆(左、中)相比,人类的骨盆是弯曲的并向外旋转,以支持直立行走。图片来源:TERENCECAPELLINI宽而呈盆状的骨盆是人类的标志性物理特征,没有它,我们就不能直立行走,也不能......

天津工生所在维生素工业菌种基因编辑方面取得进展

苜蓿中华根瘤菌含有维生素B12的全部合成基因,可以高效合成维生素B12,但其同源重组效率低,缺乏有效的基因编辑工具,严重限制了菌种的改造。因此,亟需在苜蓿中华根瘤菌中建立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中国科学院......

英国生物银行在GWAS中发现了与人类特征的新关联

根据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一对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一套新的分析工具使系统地搜索拷贝数变异与复杂的人类特征或条件之间的联系成为可能。“我们提出了一个强大的CNV到表型发现过程,该过程......

基因检测并非万能,5000人测试10.9%漏检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对疑似患有心肌病或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更全面的基因检测会导致额外的诊断,而这些诊断可能会因疾病特异性检测而被遗漏。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通过更广泛的测试提高诊断率的可能性与收到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