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18 00:00 原文链接: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由西南石油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联合申请,1989年批准立项建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 放,是我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学科方向设置最为完整的研究实体。2000年、2005年、2010年三次以良好成绩 通过评估。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16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科学院刘宝珺院士。实验室主任由西南石油大学校长杜志敏教授担任。

  油气藏开发工程分室现有固定人员50名。固定人员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0名、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教授3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4人,45岁以下年轻 教授17人)。

  油气藏开发工程分室现有使用面积6000余m2。共建成了:岩石物理参数、油气储层组成及结构微观分析、油气层工作流体可视化微观模型实验、油气藏储层流 体及油井工作流体分析、油气及储层工作流体岩心流动行为实验、油气藏开发工程数字(数值)模拟、油气藏开发工程新技术大型实验架 等公共实验研究平台。形成了提高采收率、 油气藏渗流理论及应用技术、气藏开发理论及方法、油气井工程力学及过程控制、储层保护与欠平衡钻井、油气井安全工作7个主要的学术研究方向。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历经20年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油气藏开发工程实验室紧密围绕油气勘探与开发的国家重大工程技术任务开展科学研究,在服务于国民需要、推动石油与天然气科技进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 提高深探井、复杂井钻井成功率、储层保护、欠平衡钻井(尤其气体钻井)、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复杂油气层压裂酸化、天然气开发开采和新型油田化学剂研究 等方面形成了系列特色技术。




位置:

查看大图

相关文章

香山科学会议:大数据驱动中西医“相向而行”

“不用有创的组织活检,看了眼底就知道肾脏病变到了何种程度,而且还能判别血管硬化、肾小球病变的程度。”在短短一句话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陈香美既道出了中医、西医可互补的优势,又呈现......

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创作?科技部回应

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技术普及司司长吴远彬5日表示,要特别强调加强科普创作,要推出一批感染力强、影响力大的科普作品,特别是要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科普作品的原创能力。国新办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

科技部:把网络科普队伍作为重要新生力量来支持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5日指出,发挥好网络科普力量作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把网络科普队伍作为重要的新生力量来支持和培育,引导及传播正能量,增强科学性,更加便捷地服务广大群众。国新办5日举......

科技部:整治网络传播中反科学、伪科学等内容

国新办5日举行新时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发挥好网络科普力量作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把网络科普队伍作为重要的新生力量来支持和培育,引......

为超细晶金属材料的制备提供新途径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杨柯团队长期从事新型医用金属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近期,团队成员任玲、王海等人通过“双相壳层包裹超细等轴晶”的显微组织设计思想,获得了性能优异和热稳定性高的超细晶含铜钛合金。......

为超细晶金属材料的制备提供新途径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杨柯团队长期从事新型医用金属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近期,团队成员任玲、王海等人通过“双相壳层包裹超细等轴晶”的显微组织设计思想,获得了性能优异和热稳定性高的超细晶含铜钛合金。......

科技部解读为何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由中国科技部等九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18日对外公布,引发广泛关注。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就该方案制定的目的、意义以及定位与编制原则等情况,回应媒体提问并......

青年学术交流座谈会在京举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33.shtm正值习近平总书记致青藏科考贺信五周年,8月19日,科技部、中科院在青藏高原研究所召开......

新研究为碳/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设计提供支撑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国际权威期刊《腐蚀科学》(CorrosionScience)上发表了稀土纳米线改性碳/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校材料学院教授邓海亮......

研究生研发新方法,数分钟筛选99%高性能材料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碳捕获性能的端到端的人工智能预测方法”一文被选作《化学信息与建模杂志》封面文章万夕里课题组供图怎样在数分钟内完成对数十万材料的性能预测,从而寻找出具有优质性能的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