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05 00:00 原文链接: 新疆生地所研究发现胡杨根系具有水力提升效应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衍生的自然植被中,并不是每一种植物都具有很深的根系。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深根系的植物较易生存,但有些浅根性的植物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同样可以存活。这除了其叶片结构等方面的适应性特点之一,可能更主要取决于浅根性与深根性的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水分供应上的寄生现象。也就是说,深根性植物通过水分倒流现象为浅根性植物提供了水分,即所谓的水力提升效应。水力提升具体讲,就是植物根层土壤存在一个明显下湿上干的水分梯度,在这种情况下,植物通过深根系吸收深层土壤中的水分,然后通过浅层根系释放于浅层土壤的水分被动传输过程。

  生长在塔里木河流域的荒漠河岸林植被虽长期忍受着高温和干旱的威胁,然而它们却能够一直延续并保存至今。除了植物深根系吸水作用外,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荒漠河岸林植被存在水力提升的效应。日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郝兴明博士的试验结果表明:胡杨根系液流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每天胡杨液流速率自上午开始达到峰值,在傍晚开始下降,至夜间则维持降低水平。胡杨主根液流速率无论白天夜晚均保持正值,而侧根液流速率则在夜间出现负向流动。这一结果直接证明了胡杨根系具有水力提升的效应。

  据观测,胡杨夜间水力提升水量可能达到其日蒸腾耗水量的10%左右,显著影响范围为距离主干4m范围内,60-120cm土层。在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超过4m地段,草本植物与胡杨伴生的群落格局与胡杨水力提升作用应该具有直接关系。据郝兴明博士介绍:“评估生态效应是我们目前的工作,现在还没办法给出完整的结论”。

相关文章

揭秘:植物根系竞争地下生存空间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普林斯顿大学CiroCabal等人题为“Theexploitativesegregationofplantroo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个理论模型以解释控制根系......

我国学者揭示植物根系生物地理格局和进化组织方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郭大立、马泽清和徐兴良的研究团队,通过14年的努力,构建了全球369个物种的根系属性数据库,系统揭示了植物吸收根功能属性的大尺度生物地理格局,首次阐明了植物根系进化的组织......

中美合作研究发现根系在植物进化中的关键推动作用

种类繁多、多姿多彩的植物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美丽,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植物不断适应着环境,发展出了39万余个植物物种。它们的进化历程,让无数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为之着迷。图片......

梁慧珍等定位24个大豆幼苗期根系性状基因

日前,在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和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资助下,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梁慧珍等人定位了24个大豆根系相关性状的QTL(数量性状座位)位点。相关研究发表在《理论与应用遗传学》上。以梁慧珍为首的......

中科院专家研发出水稻全根系无损检测新手段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和强磁场科学中心共同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利用造影剂加磁共振成像技术实现水稻全根系无损检测,为植物根系全生长周期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新方法。根系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南京土壤所在铵影响拟南芥主根向地性研究中获进展

根系构型对于植物适应不同水分养分及土壤物理结构的生长环境至关重要。根长,侧根数量与根的向地性是决定植物根系空间构型的主要因素。铵作为主要的土壤环境因子之一,对植物根系伸长与侧根形成的调控机制已有广泛研......

成都生物所揭示植物根系生命活动对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

植物通过根系和凋落物向土壤中输入有机质,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两种主要途径。目前,有关凋落物输入对土壤过程和功能的影响已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而有关植物通过根系生命活动对......

新疆生地所研究发现胡杨根系具有水力提升效应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衍生的自然植被中,并不是每一种植物都具有很深的根系。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深根系的植物较易生存,但有些浅根性的植物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同样可以存活。这除了其叶片结构等方面的适应性特点之一......

CI600根系生长监测系统

特点彩色188兆像素高分辨率的土壤剖面扫描不变形的线性扫描十分轻便﹑快速操作预装了彩色图像分析软件的笔记本计算机可现场分析和记录根系图像,数据和图像都可以直接存贮在计算机上可以自动快速地测量和分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