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06 00:00 原文链接: 古脊椎所研究员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圆尾鱼化石

  

  东方圆尾鱼正型标本(左)和线条复原图(右)

  《古脊椎动物学报》最近报道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院士等首次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圆尾鱼一新种——东方圆尾鱼(Cyclurus orientalis)。东方圆尾鱼属于弓鳍鱼目弓鳍鱼科,标本采集于中国湖南省湘乡市下湾铺早始新世至中始新世下湾铺组。东方圆尾鱼化石的尾前椎为双椎型,除第一尾椎和第一尾下骨外,其余尾椎和尾下骨均一对一愈合,无膜质尾骨且背鳍较长,因此,可以确信为弓鳍鱼科的弓鳍鱼亚科成员。因其第一冠状骨上的牙齿顶端圆钝,而被归入圆尾鱼属。本新种与圆尾鱼属中其他种的区别在于:背鳍鳍条较少;身体短而高;脊椎和椎体较少。

  在始新世淡水鱼类的跨太平洋分布达到鼎盛时,由于弓鳍鱼亚科并非仅分布于太平洋两岸的类群,因此不能作为跨太平洋分布的指示类群。弓鳍鱼亚科在北半球的分布范围更广,与某些其他淡水鱼类群例如狗鱼科(Esocidae)和骨舌鱼科(Osteoglossidae)相似,张弥曼院士等认为这种现象只能用有别于形成跨太平洋分布的地质背景来解释。

相关文章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何以实证人类演化史?

位于湖北十堰郧阳学堂梁子遗址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于2022年12月提取出土,这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该发现是2022年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发现之一,入选中......

3.19亿年化石保存最古老脊椎动物大脑

近日,科学家通过扫描3.19亿年前的鱼化石,发现了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完整大脑。该大脑及其脑神经约1英寸长,属于一种已经灭绝的蓝鳃鱼。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这项最新发现,为摸清当今主要鱼类“鳍鱼”的神经解剖和早......

推动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践行二十大精神,瞄准基础研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依托亚洲最大的化石标本馆藏中心,不断探索新技术,正在把古生物学这个“冷......

湖北西部秭归盆地首现侏罗纪中期恐龙足迹化石

侏罗纪中期蜥脚类恐龙复原图。(课题组供图) 湖北恐龙足迹。(课题组供图)1月6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发布研究报告,在湖北西部的秭归盆地首次发现了侏罗纪的恐龙足迹化石。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至少包括1......

中国古老长吻海洋爬行动物化石现世

 奇异罗平龙化石。图片来自:尚庆华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尚庆华等介绍了一种新发现的古老长吻海洋爬行动物化石。该发现为海洋爬行动物的早期进化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成果1月5日......

云南楚雄启动9处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

12月28日,两名工作人员在禄丰恐龙化石发掘现场工作。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武定县和双柏县开始进行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工作,此次计划发掘三地共9处恐龙化石点。据介绍,自1938年在禄丰地区发......

石板滩生物群发现新的恰尼虫化石

恰尼虫(Charnia)是最具代表性的埃迪卡拉化石之一,在阿瓦隆组合(距今约5.75-5.6亿年前)、白海组合(距今约5.6-5.5亿年前)、纳玛组合(距今约5.5-5.39亿年前)三种面貌不同的埃迪......

螽斯化石解读2亿年前的“交响乐”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中生代螽斯声学行为的演化,为昆虫和早期哺乳动物的声学共演化假说提供了证据,也为动物的声学演化机制和中生代的声学景观提供了新信息。相关研......

世界上最早的一顿饭追溯到5.5亿年前

近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餐。在5.58亿年前居住在地球上的已知最早动物所消耗的最后一餐中,研究人员挖掘出有关最早动物生理学的新线索。研究结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埃......

教科书出错了?大脑进化认知被推翻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一种完整保存了神经系统的微小海洋生物的化石解决了一个世纪以来关于大脑如何在节肢动物中进化的争论,节肢动物是动物王国中物种最丰富的群体。一项新的研究提供了对Cardiodictyo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