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9-09 17:22 原文链接: 蜱的特点及预防控制知识

  综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原分离情况,该病以蜱传播为主。

  因此,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

  预防该病的主要策略:指导公众避免或减少接触到蜱,并告知公众如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疑似症状或体征时,应及时就医。

  一、蜱的特点

  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

  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中原地区常见的有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等。

  蜱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成蜱、若蜱有8条腿,而幼蜱只有6条腿。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夏天较活跃,冬天基本不活动。

  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游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虫吸饱血膨胀后形状如同蓖麻籽。

  二、蜱的危害

  蜱叮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三、环境及家畜蜱的预防控制

  鼠类、家畜、家禽易被蜱侵袭,是主要的检视和防控对象。

  1、环境处理:清除杂草,清理禽畜圈舍,搞好环境卫生可有效预防蜱类的孳生。

  有些蜱类通常生活在畜舍的墙壁、地面、饲槽的裂缝内,应堵塞畜舍内所有缝隙和小孔,堵塞前先向裂缝内撤杀蜱药物,然后以水泥、石灰、黄泥堵塞,并用新鲜石灰乳粉刷厩舍;用杀蜱药液对圈舍内墙面、门窗、柱子做滞留喷洒,保持畜舍干燥。灭鼠的同时要进行杀虫处理,防止蜱类游离后攻击人群。

  2、家畜、家禽的处理:发现家畜、家禽携带蜱类,可及时检视,用镊子取下后焚烧。蜱类较多时,可喷洒倍硫磷、毒死蜱、顺式氯氰菊酯等杀虫剂,或对家畜进行定期药浴杀蜱。公众使用杀虫剂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3、城市以及我国无蜱分布地区居民家中饲养宠物通常无蜱寄生,如果携带宠物去有蜱地区出行,返回时应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四、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爬上;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每天的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他们的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清除。

  2、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当使用遮光剂或防晒用品时,先涂抹遮光剂或防晒用品,然后再涂抹驱避剂,睡觉前应把驱避剂洗去。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如氯菊酯、含DEET的驱避剂等。

  五、蜱的处理

  1、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烫蜱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

  2、发现蜱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

  3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相关文章

北京预防接种门诊超700家!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从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目前本市预防接种门诊超过700家,常规预防接种门诊已达到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标准。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

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关注风险积极预防

今年2月27日至3月5日是第二届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以“带状疱疹潜伏身边,关注风险积极预防”为主题的2023国际“带状疱疹关注周”圆桌会近期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指出,50岁以上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罹患......

中疾控提醒:冬春季预防流行性脑膜炎很重要

流行性脑膜炎,顾名思义是一种以脑膜炎为主的疾病,通常称作“流脑”。虽然流脑和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病,都是在冬春季节高发,但本质不同,流脑是细菌性传染病,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为什么要提醒宝爸宝妈注意在冬春......

香山科学会议:健康医学理论体系取得的新的共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162.shtm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9月5日—6日,以“健康医学的理论体系......

研究证实孕前增补叶酸可预防先心病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教授黄国英/严卫丽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内科学年鉴》(AnnalsofInternalMedicine)在线发表论文,首次阐明了母亲围孕期红细胞叶酸对子代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

刘丽萍等入选第一届北京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

第一届北京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评审工作于2021年12月28日启动。截止到2022年3月31日,共收到在京18家单位推荐的30个项目。通过两轮形式审查,共有25个项目进入初审。历时近5个小时,27......

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研究揭示作物中杀虫剂转运蛋白基因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汉虹与林菲课题组首次研究报道了作物中杀虫剂转运蛋白基因。他们克隆了噻虫嗪高效利用吸收转运蛋白基因OsAT......

猴痘到底是种什么病?该如何预防?

今年5月以来,世界多国接连报告猴痘病例。该病原本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然而最近这段时间,却在英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多个非流行国家接连出现,且存在社区传播,因而引发强烈关注。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出现猴......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

疾病预防控制事关人民生命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一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重大疾病防控水平提高明显,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艾滋病病......

杀虫喷雾剂无残留,昆虫泛滥的澳大利亚有新研究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款针对粉虱的可降解杀虫喷雾剂,希望可以替代化学杀虫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植物》上。粉虱是一种农业害虫,能给500多种植物带来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