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10 10:45 原文链接: 南京古生物所等发现新的晚白垩世琥珀生物群

  近年来,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化石,引起学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些琥珀大多数产自缅甸北部克钦地区,地质时代为白垩纪中期(9900万年前)。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通过深入缅甸琥珀产地调查,发现一个不同于克钦琥珀的晚白垩世晚期(7200万年前)琥珀生物群。研究结果为了解缅甸地质、现代亚洲热带雨林的形成、蚂蚁的演化等提供了新证据。8月9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近几年,南京古生物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博士郑大燃、研究员王博等,多次对缅甸琥珀矿进行地质考察。近日,该研究团队与香港大学、英国、法国和印度的科研人员合作,在缅甸中部马圭省提林地区发现一个新的琥珀生物群——提林琥珀生物群。通过对含琥珀地层进行详细的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和生物地层学年代限定、琥珀的成分分析以及内含物研究,确认提林琥珀生物群的时代为晚白垩世晚期(7200万年前)。

  研究团队经过实地调研,发现提林琥珀保存在一套煤矸石中,其上覆盖有一层凝灰岩。研究人对采集的凝灰岩处理并在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上进行年代学测试。凝灰岩中分离出的锆石具自形、环带特征,反映其岩浆岩来源和未经明显搬运沉积特征。在随机选择的25颗锆石中有15颗协和度>98%,用来决定凝灰岩的沉积时代。其中10颗具最年轻年龄的锆石给出的加权平均年龄为72.1±0.3Ma(MSWD=0.6),表明凝灰岩的沉积时代接近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界限,为下覆琥珀生物群提供了坎潘期最晚期时代限定。此外,研究团队在琥珀层之下砂岩中发现结核保存的菊石,这些菊石被鉴定为Sphenodiscus属。Sphenodiscus最早可能出现于坎潘期晚期,并在马斯特里赫特期广泛分布,为提林琥珀提供了坎潘期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的时代下限。结合放射性同位素年龄和菊石的时代,提林琥珀时代应为坎潘期最晚期。因而,提林琥珀的时代要比克钦琥珀年轻至少2700万年。

  对提林琥珀的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分析表明,该琥珀来自于裸子植物,并经过明显的后期成岩改造。晚白垩世提林与克钦地区相隔较近且都位于西缅甸板块,但提林琥珀的化学组成明显不同于克钦琥珀,后者来自南洋杉或者松科植物。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迅速扩展,并在马斯特里赫特期在森林组成中逐渐占据主导。裸子植物来源的提林琥珀表明在坎潘期最晚期裸子植物仍然在近赤道热带雨林地区非常丰富。现今,东南亚低海拔森林以被子植物龙脑香科为主,而龙脑香科化石及其树脂在始新世时期的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才开始广泛出现。因而,东南亚地区裸子植物森林被龙脑香科植物替代最可能发生在马斯特里赫特期到古新世时期。

  提林琥珀透明到半透明,以红、黄色为主,琥珀原石尺寸很少超过10厘米。研究人员采集5公斤琥珀原石,经过打磨抛光处理,发现大量节肢动物和植物内含物,且以昆虫化石为主。昆虫化石包括至少8目12科,膜翅目、双翅目、啮虫目、半翅目、鞘翅目、蜚蠊目、螳螂目和脉翅目等,以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主,多数是白垩纪常见的昆虫分子。最重要的发现是,7枚现生亚科蚂蚁化石。尽管白垩纪蚂蚁化石并不稀少,但仅有3枚白垩纪蚂蚁归属到现生亚科,其余皆为灭绝亚科。提林琥珀中的蚂蚁化石明显增加了白垩纪蚂蚁冠部类群数量,表明蚂蚁由干部类群向冠部类群转变在坎潘期最晚期已经开始,进一步支持热带地区是蚂蚁多样性的摇篮这一假说。

  尽管有大量中、新生代昆虫化石记录,但从白垩纪坎潘期早期(8000万年前)到始新世早期(5600万年前),昆虫化石的记录及其稀少,因而存在一个2400万年的昆虫化石间断,这限制了对白垩纪末大灭绝事件前后昆虫演化的了解。提林琥珀生物群的发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代表目前已知中生代最晚期的昆虫群,为恢复晚白垩世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提供了珍贵的窗口。提林琥珀的时代、化学组成和内含物均不同于传统的克钦琥珀,反映了白垩纪中期到晚期热带生物群的转变。

  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香港大学基金的资助。

相关文章

研究发现热河生物群古神翼龙类新成员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和巴西国家博物馆等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热河生物群翼龙研究的最新成果。报......

世界上最早的一顿饭追溯到5.5亿年前

近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餐。在5.58亿年前居住在地球上的已知最早动物所消耗的最后一餐中,研究人员挖掘出有关最早动物生理学的新线索。研究结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埃......

3500万年前琥珀中,发现最古老行军蚁

琥珀中的行军蚁。图片来源:ChristineSosiak一块3500万年前的波罗海琥珀中,藏着世界上最古老的行军蚁。这一发现表明,行军蚁曾在欧洲存在。行军蚁喜欢群体生活,通常每个群体的行军蚁数量以百万......

6.02亿年前生物如何长“大”?

人们现在所见的大多数生物,由数以亿计的细胞组成,有着复杂的身体结构。然而,地球上的生物刚出现时,只有几微米长,肉眼无法看到。长“大”这一变化是何时发生的?近日,中、英科学家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生物......

“85后”教授夫妻终发Nature子刊封面!

鲜花来拜年喽。这可不是一朵普通的花,它在地球上存活了约1亿年,在此期间容颜未改。这朵花的主要发现者是青岛科技大学一对“85后”夫妻教授——王硕和施超,他们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1亿年前的琥珀化石。2月......

琥珀中的松果,科学家眼中的瑰宝

俄勒冈州科瓦利斯——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揭示了第一例植物早熟的化石证据。种子在离开果实之前发芽,被称为植物早熟。俄勒冈州立科学学院的GeorgePoinarJr.在历史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描......

缅甸琥珀发现甲虫体内原位立体保存的肌肉

肌肉、神经等软组织为重建生物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一般的印痕化石中,内部软体组织罕见。即使偶有保存,也通常表现为被压扁的痕迹,立体信息几乎完全丢失。琥珀作为一种特异埋藏化石,具有远高于印痕化石的保......

严谨!中国建国以来,国内学者首次从Nature撤回封面文章

 来自缅甸北部约9千9百万年历史的琥珀中的骨骼内含物提供了对微小动物的软组织和骨骼解剖结构的空前洞察力,而这些动物通常不会在其他沉积环境中保存。在各种各样的脊椎动物中,先前已经描述了七个保存......

新研究发现亿万年前琥珀折射古老生态状况

英国《科学报告》期刊近日发表的一项古生物学研究,科学家报告了对保存于“宝藏”琥珀中的已知最古老动植物的分析。该研究结果不但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晚三叠纪至古近纪时期(2.3亿—4000万年......

琥珀化石藏“小强”

这块琥珀化石中的蟑螂和自己的排泄物困在了一起。图片来源:《自然科学》琥珀化石中的颗粒状物质很可能是昆虫的排泄物,而倒霉的昆虫有可能为之所困。本月,来自斯洛伐克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