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提交了下一个7年(2021年到2027年)的科研资助框架——“欧洲地平线”(Horizon Europe)。据悉,该项目的临时预算约为1000亿欧元,是欧盟历史上最大手笔的科研资助费用,重点关注三大领域:基础研究、创新和社会重大问题。

图片.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欧盟委员会表示,“欧洲地平线”首次对所有国家(包括脱欧后的英国)开放,符合特定条件的国家可以通过谈判参与。

   千亿欧元聚焦三大使命

   据《自然》杂志报道,6月7日,身处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立法人员发布了“欧洲地平线”框架的首份详细提案,临时预算接近1000亿欧元(1170亿美元),而这一资金池并没有囊括来自英国(将于2019年脱离欧盟)的捐款。

   据悉,拟议的预算比目前正在进行的“地平线2020”(从2014年持续到2020年)高出约330亿欧元——排除英国的捐款。当然,新框架的预算可能会在未来两年的谈判磋商中缩水。

   “欧洲地平线”的三大使命分别为:为基础研究提供服务;促进创新;解决社会和提升工业竞争力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此框架下,基础研究部门将不再为新兴技术提供专门的资金,而且社会和创新潮流也将出现重大转变。

   其中,超过一半的资金(527亿欧元)将用于应对社会挑战,重点资助健康领域,创建包容而安全的社会;数字和工业;气候、能源和流动性;食物和自然资源5大领域的研究计划。

   据欧盟委员会研究与创新专员卡洛斯·莫代斯介绍,在应对社会挑战方面,欧盟委员会将拨出50亿到100亿欧元,创建“登月(moonshot)”式的研究任务,解决全球挑战,也希望更多公民能够参与其中。

   目前提交的文件没有列出这类任务的确切重点,公众、欧洲议会、专家和其他国家,都在设计这些任务方面拥有发言权,这些任务也将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完成期限。比如,以前的目标包括到2030年将100个城市变成碳中和城市、将海洋中的塑料减少90%等。

   而且,莫代斯表示,所制定的科学任务需要获得公众的理解。“纳税人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投入10亿欧元来绘制大脑图谱,但如果你告诉他们,你要借此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等,他们就理解了。”

   代表欧洲研究资助者的游说团体“科学欧洲”(Science Europe)政策主管懋德·伊娃瑞德表示,这些任务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但由于监管和政治因素,研究人员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任务还是个未知数。

   资助创新“根本性改变”

   该提案还对欧盟委员会如何资助创新进行了“根本性改变”。莫代斯表示,现有的自上而下的创新体系不起作用,只会带来渐进式发展。

   相反,“欧洲地平线”将鼓励创新者自己提出想法。拟议的预算中,将有超过100亿欧元流入新成立的欧洲创新委员会(EIC),该委员会的使命就是将开创性的新技术推向市场。目前,EIC已经作为“地平线2020”的试点计划开始运行,将为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资金,资助他们进行基础科学研究。

   EIC还将投资创业公司,帮助他们扩大“混合融资”(部分来自捐款、部分来自贷款)的规模。这一机制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克服“死亡谷”问题——即欧洲国家擅长做出重大发现,但很难将其转化为创造市场和就业岗位的产品。

   不过,欧洲大学联合会研究和创新主任莉迪亚·博雷尔-达米安认为,为公司提供融资不一定能确保公司正确合理地使用研究资金。

   此外,欧洲研究委员会的预算将增加26亿欧元,达到166亿欧元,这一增幅与“欧洲地平线”预算的整体增幅一致。但博雷尔-达米安指出,欧盟资助个人科研最高奖项之一、旨在增强欧盟科研人员竞争力的计划——“玛丽·斯科多斯卡-居里行动”计划的预算并没有跟上整体增速的步伐。“玛丽·斯科多斯卡-居里行动”计划将获得68亿欧元,仅比“地平线2020”中的62亿欧元略高一点。

   首次对所有国家开放

   “欧洲地平线”提案计划首次向所有国家开放,因此,英国在脱欧后也能参与。

   现行规则只允许与欧盟有特定贸易关系的国家、欧洲大陆东南部近邻国家或试图加入欧盟的国家参与,而新协议将允许任何符合特定标准的国家参与。现在提出的标准包括拥有良好的科研实力,且致力于创建“以规则为基础的开放市场经济”。不过,该提案称,这些参与国不会获得任何“决定权”。

   英国上个月明确表示,它愿意付费参与欧盟委员会的研究和创新项目,但希望投入与获得要相当。

   “欧洲地平线”的提案和预算将进行冗长的谈判和磋商,参与方包括欧洲议会和各国部长理事会。


相关文章

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发展协会发布三项团体标准

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发展协会发布《智慧园区设计和建设技术规范》、《云平台服务创新评估指南》、《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三项团体标准。公告如下:各有关单位:根据协会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管理办法,现批......

中国科学家首获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

2月22日,劳力士公布2023年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RolexAwardsforEnterprise)的五位得主获得者名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研究员刘少创凭借“运用创新技术拯救濒临灭绝的野......

选培2977名青年科技人才,新星计划30年硕果累累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以下简称新星计划)是1993年经市政府批准设立,以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骨干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30年来,已选拔培养30批2977名青年科技人才......

山西推动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近日,山西发改委官网发布消息,为推动《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实施,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2月18日,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联合出台《山西省氢能产业链2024年行动方案......

重磅!海淀出台15条措施,支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发展

2月19日,在2024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海淀区支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创新平台15条”)正式发布,各项支持措施的申报指南将于一季度陆续发布。政策实施后,海淀区每年......

北京率先发掘数字人产业价值明年营收规模预计超200亿元

化身守门员在工人体育场对抗顶级“球星”,跨越千年向“苏轼”求助解人生疑惑,主播一声令下不同款汽车“秒进”直播间……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让城市一个个角落成了元宇宙,虚实之间催生海量数字人。北京......

北京多举措,加快构筑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2023年以来,北京市陆续出台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通用人工智能若干措施等政策,建立并稳步推进市级人工智能专班工作机制,统筹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集聚,构建完整产业链条。人才资源国内领先在顶尖人才方......

北京将认定首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助力科技条件平台仪器开放共享

记者近日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本市将持续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从多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今年将认定首批30家左右市级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北京基础研究投入逐年增加。2022年......

2023年度12月份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公布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对2023年度12月份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进行公告的通知。原文如下:各有关单位: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63号)、......

分子影像与医学诊疗探针创新平台启动建设

日前,由北京大学牵头建设的分子影像与医学诊疗探针创新平台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该项目将实现全生物体尺度成像模态融合,补齐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大科学装置的功能短板和最后一块“拼图”,计划2026年验收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