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8 15:21 原文链接: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本底已系统查明

  在7月15日召开的第二次青藏科考防灾减灾学术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说,通过科考项目支持,我国首次系统查明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本底,并建立了完善的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数据库,此次科考的丰富成果正服务于高原地区重大工程和城镇建设的避灾规划设计和防灾减灾部署上。

  为进一步做好青藏高原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交流会上,崔鹏、徐祥德、许唯临等多位院士及相关专家,围绕青藏高原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及影响等交流了前沿科研成果。

  崔鹏说,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研究团队揭示了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重大灾害形成演化机制,建立了多尺度综合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创建了灾害演化过程精细监测与分级预警系统,并构建综合减灾理论与技术体系,把灾害宏观的分区分级预报提升到精细化险情预报。他提出,未来青藏高原灾害研究与防治应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科学主线,聚焦多圈层相互作用致灾机制,探索巨灾孕育、形成、运动、致灾的风险演化规律,创建符合灾害风险演化自然过程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与机制,构建多灾种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技术体系,提升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

  如何认知青藏高原灾害天气发生、发展的前兆性强信号?会上,中国工程院徐祥德院士以青藏高原动力、热力结构驱动机制为视角,剖析了青藏高原云降水过程、对流结构特征及丰富云水资源成因,并揭示了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水资源环境(如冰川消融与退缩)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科考成果。他说,通过对流活动构成的水汽垂直输送“窗口”研究,团队发现了“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与南、北极水分循环关联的“三极联锁”效应,拓展了“亚洲水塔”水分循环“窗口效应”特征及其对全球影响的新认知。

  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唯临院士则指出,山洪水沙耦合作用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灾害的重要原因,只有理清山洪水沙耦合灾害防治中面临的科学问题,揭示出山区河流非平衡态水沙耦合致灾机理和临界条件,才能解决山洪水沙耦合作用导致灾害风险显著增加乃至“小水大灾”动力学机制的认知难题。他说,通过科考中构建的山洪水沙灾害治理原则,团队研发的山洪水沙灾害工程治理系列关键技术等,正解决我国山洪水沙耦合灾害防治问题。

  青藏高原的活动断层不仅是地震潜在震源,也是地质灾害严重地带,涉及重大工程抗震和抗断两大问题。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徐锡伟说,科考期间团队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三维电性结构探测技术等,确定了青藏高原东南缘近南北向碰撞缩短与近东西向伸展区、侧向挤出区和边界斜滑缩短区等3个差异变形区域主要活动断层位置、滑动速率、大地震复发和同震错动量等定量参数。中山大学教授郑文俊则介绍了,通过科考对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时间尺度和重点区域的考察研究结果显示,有三组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活动断裂及其分隔的活动地块,组成了高原东北部最新的构造活动,这些活动地块的运动变形及边界断裂的活动,正直接促使高原东北部强震的孕育和发生。地块间的相互作用(逐步向北挤压扩展和向东有限挤出)是近年来巴颜喀拉地块周缘和高原东北部强震频发的主要动力机制。

相关文章

版纳植物园在青藏高原发现沫蝉科化石记录

沫蝉科(Cercopidae)包含178属约1561种,现生种类全球广布。迄今为止,沫蝉科的化石记录较多,从古新世到更新世报道了40多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和美洲地区。沫蝉科最古老的确切记录为报道于中国香......

研究揭示牦牛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新机制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象征,是高海拔地区不可替代的畜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国家,全世界约95%的家牦牛(Bosgrunniens)和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牦牛......

姚檀栋院士:用“芯”记录青藏高原的“天然档案”

如果不看天气预报,你还记得一周前的今天是什么天气吗?40年,甚至100年前,夏天下雨多不多?冬天下雪多不多?为了破解人与自然、生命与环境气候的密码,有一群科学家一直行走在青藏高原上,默默担当着时光侦探......

极度濒危植物“隐世”百年再现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中,科研人员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贡嘎山东南坡,发现了“失踪”百年的极度濒危植物——尖齿卫矛。1908年,英国植物学......

魏达:“碳”究青藏高原植被的“呼吸”

罗洪焱 陈科巍峨的雪峰、茂密的森林、徜徉在山坡上的牦牛与羊群……这是大自然赐予青藏高原的“礼物”。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富饶的自然资源,其对我国乃至北半......

青藏高原过去两千年气候如何变化?最新研究揭示

中新网北京8月21日电(记者孙自法)2022年夏天全球多地持续高温引发高度关注,而对全球气候有重要且深远影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环境及其变化,更是科学家们长期聚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过......

前沿对话|气候变化威胁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

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对下游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的生存发展有深远影响。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也是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 8月15日,一篇题为《气候变化威胁青藏高原陆地水储量》(Cl......

中国科考探秘地球之巅

2017年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第二次青藏科考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致力于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

青藏科考:高原上的“院士课堂”

“野外科考规范,首先要准确记录科考(采样)点名称、经纬度、海拔高度等信息”“对地层进行初步研判时,也可以舔一下砂石样品,尝尝粗细、咸淡和是否沾舌头”“可以把冰川划分为冰斗冰川、山岳冰川、山麓冰川和冰盖......

藏獒超强高原适应机制及遗传规律的密码被成功破译!

藏獒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种之一,其超强高原适应机制及遗传规律是高原医学界一道难以破解的密码。近期,青海大学格日力教授团队宣布该密码被破译,研究首次揭示藏獒与蒙古獒均起源于灰狼。8月2日,经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