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1-07 09:22 原文链接: 若尔盖湿地修复:生态噩梦盼苏醒

  若尔盖湿地草原是一个被众多名片包裹着的区域——“中国西部高原之肾”、“中国最美的湿地草原”、“中国黑颈鹤之乡”、“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曾经,它靠着水草丰茂、鸥翔鹤舞闻名于世。然而,随着湿地萎缩、湖泊干涸、草原沙化,使它渐渐失去往昔的丰腴与光泽。

  为遏制若尔盖湿地草原退化、沙化,2007年7月,由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若尔盖湿地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正式启动。

  经过3年多的努力,来自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学者,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急需的关键技术为核心,建立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综合技术体系,为若尔盖湿地生态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湿地草原的“多米诺”效应

  “红军长征时‘吃人’的沼泽地早就消失了,现有的沼泽地拖拉机都能平稳开过。”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志荣从事若尔盖湿地草原研究已近30年,他向记者描述了亲历的草原变迁:上世纪80年代初还处处“风吹草低见牛羊”,到了90年代特别是中后期,随着湿地萎缩、湖泊干涸,草原沙化现象越发明显,沙地由星星点点扩散为成百上千亩。

  “沙化速度让人触目惊心。”据杨志荣介绍,若尔盖湿地草原总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3720平方公里。近几十年来,核心区沙化地增长了约351%,现有沙化面积约143平方公里,占核心区总面积的3.86%。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张杰认为,湿地草原沙化其实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结果。上世纪70年代,为了向湿地要草地,若尔盖县累计开沟200公里,涉及沼泽1400平方公里。90年代又在辖曼乡等地挖沟50.5公里,涉及沼泽148平方公里。开沟排水使水位下降,泥炭层遭到破坏,致使若尔盖县800多平方公里的水沼泽变成半湿沼泽或干沼泽。“湿地、草甸、草原、沙地,整个演变过程一环扣一环”。

  资料记载,若尔盖湿地泥炭蓄水达56亿立方米,加上湖泊、草甸的蓄水,总蓄水量近100亿立方米,相当于6个滇池的容水量。每年,黄河流经湿地,平均径流量会增加30%,枯水季节则增加45%,湿地成为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供给区。

  但在人为因素的持续影响下,若尔盖湿地保持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消失殆尽。仅1975年到2001年的26年间,沼泽湿地萎缩20.20%,湖泊湿地萎缩34.48%,河流湿地萎缩48.03%。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已成为我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及东部下游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治理湿地草原初见成效

  “湿地的修复治理主要针对人工破坏而言。”张杰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沟排水、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可以通过相应技术措施有效治理,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则无法阻挡。“团队通过构建水、土、植被三者间的良性响应和互动,让湿地逐步恢复原有功能”。

  据了解,针对若尔盖湿地草原已造成的人工破坏,团队建立了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综合技术体系。

  该体系主要包括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边缘沙化草地治理、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等。“技术多是‘十五’期间项目的积累,此次对湿地治理主要是对原有技术的集成创新。”张杰说。

  3年间,团队通过人工筑坝堵沟让水位逐渐抬高,以保护泥炭层,涵养水源;并采用围栏封育,结合补播湿地、草地和沙地适生的菵草、虉草、稗子、批碱草、老芒麦、沙生苔草、阿坝燕麦等牧草,人工治理湿地及边缘沙化草地。

  工程与生物措施的双效结合,使2.85平方公里的11个示范区,草甸植被盖度达100%,退化草地的产草量提高一倍以上,沙化草地植被盖度达到50%以上。在花湖、红原、月亮湾等地辐射推广5平方公里,有效提高辐射区植被覆盖20%以上。

管理是湿地修复最大难题

  示范区和辐射区取得的成效让团队成员倍感欣慰,但也异常清醒。张杰告诉记者,要想真正改变若尔盖湿地草原现状,除了加强技术上的治理,更重要的是引导藏民改变放牧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张杰进一步分析说,藏族牧民世世代代在此以放牧为生,如果畜牧业断了,会严重威胁当地牧民的生活,“因此,在若尔盖进行湿地草原修复,最大的难题不在技术而在管理”。

  目前,团队已在示范区建立退化湿地修复的放牧管理模式,根据牲畜每天对牧草的啃食量和草场的草产量,确定载畜量、放牧时间、放牧强度,再分别采用禁牧、封育、轮牧的管理策略。

  “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并启动生态补偿机制,以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放牧之间的矛盾。”张杰说。

相关文章

张杰院士获第四届杰出教学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97.shtm4月9日,由教育部支持、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发起的第四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创新创......

RedoxBiology:DNA修复代谢产物可以治疗骨骼肌损伤

骨骼肌重塑是维持肌肉内环境平衡和运动能力的关键。在小鼠和人类中,肌肉重塑反应在体育锻炼后迅速开始,从而产生ROS,而线粒体是骨骼肌收缩期间ROS的主要来源之一。体育运动导致的ROS氧化蛋白质、脂肪和核......

揭示糖浆在微生物修复Cr(VI)污染地下水中的电子传递机制

地下水中的铬(Cr(VI))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巨大危害。微生物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Cr(VI)污染地下水修复工程。糖浆作为制糖业的副产品,因其成本低和生效快,目前成为了主流生物修复碳源之一。但糖浆成分......

鹿角再生机制与骨组织再生修复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鹿角快速生长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225009、31970392、82122043、32030016、32122083、U20A20403)等资助下,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

全球变化背景下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应骥、芬兰奥卢大学博士JorgeGarcía-Girón、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助理教授LarsL.Iversen合作,在TrendsinP......

RedoxBiology:糖尿病内皮细胞的糖酵解依赖DNA修复缺陷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正在迅速增加。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一个关键事件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ECs)丢......

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磷留存时间的时空规律获揭示

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陈洋博士在闫俊华研究员、王应平研究员的指导下,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磷留存时间的时空规律。相关研究发表于《农业与森......

环境修复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杨卓鸿团队联合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永涛团队在环境修复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近年来,尽管可再生能源产......

利用迄今最早DNA重建200万年前的生态系统

科技日报北京12月7日电(记者张梦然)200万年前的世界什么样?科学家通过分析迄今恢复的最早的古代环境DNA,绘制了格陵兰北部约200万年前生态系统的样貌,包括曾存在的动物和植物物种。该结果发表于7日......

国内首个二尖瓣介入修复器械:趟过暗河,前方就是光明

“二尖瓣介入治疗器械(TMV)研发难吗?难。难为什么要做?因为患者在等,行业在等。面对这一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如果团队过多地权衡利弊,那么这件事最后可能就无法成功。作为技术研发人员,我们必须相信趟过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