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硅降低白背飞虱的寄主喜好性、SRBSDV接毒率与获毒率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供图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首次揭示水稻施硅降低白背飞虱的寄主喜好性,同时降低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的接毒率和获毒率,从而降低白背飞虱对SRBSDV的传播。相关研究结果在国际期刊《害虫治理科学》上发表。

  植物病毒绝大多数通过刺吸式昆虫的刺吸行为传播。病毒侵染往往导致严重的作物产量和品质损失,而针对作物病毒病本身没有有效的治理技术。目前主要通过传毒介体的化学防控来治理作物病毒病,但是化学防控容易产生抗药性resistance、环境残留residue和害虫再猖獗resurgence的3R问题。调控传毒介体的寄主选择行为和寄主刺吸行为来降低病毒传播是作物病毒病治理的新型绿色防控技术手段之一。

  该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带毒白背飞虱向不带毒水稻接毒还是在不带毒白背飞虱从带毒水稻获毒的过程中,白背飞虱对施硅水稻的喜好性均下降;施硅水稻上白背飞虱的接毒率和获毒率均降低。这两者可能与施硅介导的水稻硅化程度的增大有关,后者与水稻施硅导致的白背飞虱的唾液分泌和韧皮部汁液刺吸时间的缩短有关。

  该研究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其它作物病毒病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水稻主动吸收和储存硅,硅可大幅提升水稻的农艺性状和抗逆性。因此该研究揭示的施硅降低SRBSDV的传播是具有良好效应的绿色防控技术。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文章

华中农大建成全球首个水稻基因索引数据库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张建伟教授课题组近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建成世界上首个基于同源基因的水稻泛基因组综合数据库——水稻基因索引数据库。据介绍,这个数据库如同一本近义......

水稻杂种优势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杂种优势已经在多种作物和动物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分子作用机理和有效预测方法仍不明确。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杂优中心团队在水稻杂种优势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ThePlantJo......

基因编辑水稻或能在火星生长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5日报道,火星土壤一般不适合种植植物,但美国科学家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使水稻的OsSnRK1基因发生突变,经过基因编辑的水稻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发芽生长。研究人员称,......

聂守军代表:攥紧粮食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把种质资源、创新品种作为推动水稻生物育种创新的关键核心,通过科技与产业化双轮驱动,提高黑龙江水稻产业整体效益及农业综合竞争力。”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副院长聂守军研究员向科......

土壤紧实了,如何培育钻地能力强的水稻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揭示了脱落酸与生长素协同调控水稻根系响应外界土壤硬度的分子机制,为培育适应不同土壤硬度作物新品种提供了新的分子途径和有价值的基因资源。相关......

水稻泛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分子育种团队在水稻泛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基因组学研究知名杂志GenomeBiology。该论文第一单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王健博士为第......

水稻抽穗期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首次发现FLZ(FCS-LIKEZINCFINGERPROTEINS)家族基因参与调控植物开花时间,并部分揭示了OsFLZ2基因调控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机制,为后续培育不同......

水稻抽穗期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首次发现FLZ(FCS-LIKEZINCFINGERPROTEINS)家族基因参与调控植物开花时间,并部分揭示了OsFLZ2基因调控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机制,为后续培育不同......

“最美农业专家”钟昌穗:守望稻菽浪千重

中新网福州12月12日电(记者林春茵)福建福清的田野起伏连绵,风中带着晚稻的甘甜气息。钟昌穗和同事们又下乡了,他们的身影定格在田埂上,成为守望稻田的最美风景。记者日前跟随福州市妇联“领头雁计划”专访了......

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多年生水稻品种

粮食作物多年生化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云南大学的研究团队培育出可用于实际生产的多年生水稻品种。相关成果在《NatureSustainability》发表,论文的标题为: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