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9 15:54 原文链接: 突破燃料密度极限核聚变基本定律修订

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等的国际科研团队,修订了核聚变领域的一条基本定律。新定律指出,科学家们实际上可以在核聚变反应堆中安全地添加更多氢燃料,从而获得比之前想象的更多的能量。相关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

核聚变是未来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涉及两个原子核合并成一个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的热量正源自氢原子核聚变成更重的氦原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旨在复制太阳的聚变过程,创造出高温等离子体,为聚变提供合适的环境,最终产生能量。

等离子体是类似于气体的物质的电离态,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密度仅为空气的百万分之一。将聚变燃料氢原子置于极高温度下,迫使其电子与原子核分离而产生等离子体,这个过程发生在名为“托卡马克”的环形结构内。

最新研究负责人、EPFL瑞士等离子体中心的保罗·里奇说:“在托卡马克内制造等离子体的限制之一是可以注入的氢燃料量。1988年,核聚变科学家马丁·格林沃尔德提出的定律将燃料密度与托卡马克的小半径和在托卡马克内部等离子体中流动的电流相关联,自此‘格林沃尔德极限’一直是聚变研究的基本原则,ITER的建造也基于此。”

里奇同时指出,尽管格林沃尔德的理论在某些研究中非常有效,但在某些情况下,如ITER的继任者核聚变示范电厂(DEMO),会极大地限制其运行,因为它表明不能将燃料密度增加到某个水平以上。

鉴于此,里奇团队与其他托卡马克团队合作,设计了一个实验,可使用高度复杂的技术精确控制注入托卡马克的燃料量,他们在现有世界上最大的几个托卡马克装置,如位于英国的欧共体联合聚变中心开展了试验,同时分析了限制托卡马克内氢燃料密度的物理过程,以推导出一个可关联燃料密度和托卡马克尺寸的第一性原理,并使用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计算机进行了模拟。

最终,他们推导出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的托卡马克燃料极限的新方程。新方程假定,就ITER内添加的燃料而言,格林沃尔德极限可提高近两倍,这意味着ITER等装置可以使用几乎两倍的燃料来产生等离子体,从而产生更多能量。DEMO将以比现在的托卡马克和ITER高得多的功率运行,因此也可以增加更多燃料。


相关文章

研究人员利用SOFIA天文台数据揭示了一个被摧毁行星系统

一旦一颗恒星演化到主序星阶段之外--这是恒星演化的最长阶段,在此期间,恒星核心的核聚变产生的辐射被引力所平衡--它可能拥有的任何行星系统的命运就是一个谜。天文学家通常不知道在这一点之后行星会发生什么,......

只为点亮一盏属于核聚变的灯

“万老师,EAST实现了403秒的H模等离子体运行!”“祝贺!祝贺!大家辛苦了!”4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该所科普主管蔡其敏向记者展示了这段他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元熙的......

我国首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面世

中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热电联供系统1日在徐州华清京昆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清能源)举行产品下线仪式。SOFC属于第三代燃料电池,是一种在高温下直接......

“人造太阳”照亮地球还要多久?

随着核聚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很多相关技术获得突破。在科技创新越来越需要协同作战的今天,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更有耐力、能长期投入的“国家队”和更灵活、试错成本更低的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推......

美能源部宣布首次实现“核聚变点火”,真突破还是搞噱头

北京时间12月13日23时,美国能源部(DOE)和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宣布,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团队首次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实现核聚变反应的净能......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实现核聚变净能量增益

北京时间12月13日23时,美国能源部(DOE)和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宣布,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团队首次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实现核聚变反应的净能......

核聚变技术获得突破?美国能源部将发表重大声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76.shtm中新网12月13日电综合外媒报道,消息人士称,美国能源部将于当地时间13日宣布,美......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

记者22日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获悉,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这标志着中国......

提高三乘积,让可控核聚变走向现实

依托现有核科技工业体系,凝聚核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经验和技术基础的相关研究单位和企业,逐步搭建聚变能的技术开发体系和工业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聚变工程和技术攻关,再经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2050年左......

这台设备把二氧化碳变燃料

2.1立方米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燃料电池技术团队与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5千瓦级CO2电解及其可逆一体机样机近日在浙江宁波下线,该设备每小时可转化1.5立方米至2.1立方米CO2。近日,记者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