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4 16:15 原文链接: 问天在轨近一月航天员为首次出舱做了这些准备

从盛夏草木笼,到离离暑云散,问天实验舱自7月24日起航,筑梦天宫,到今天已在轨稳定运行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夏尽有秋,凉风有信,中国空间站也送来了新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昨天发布消息,神舟十四号乘组目前已经投入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出舱活动的周密训练和准备当中,这也让我们对三名航天员从问天舱出舱活动充满期待。

出舱前的训练和准备工作都有哪些?过去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航天员们在问天实验舱这个“新家”都开展了哪些活动?一起看↓

航天员们出舱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出舱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航天员们在出舱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一次出舱前,航天员们都需要准备好出舱工具,比如组装脚限定器,准备好安全绳,还有个“大家伙”,就是电动螺丝刀。

还要锻炼身体,为出舱工作做好体能储备。航天员刘洋使用的锻炼工具就是“太空自行车”,不仅能蹬,航天员们还能用它来进行上肢训练,神十四乘组在进入问天实验舱后,就把这辆太空自行车搬到了问天舱里。

航天员蔡旭哲在做什么?正确答案是腕力球,通过腕力球的训练,可以增强航天员的手臂力量。

出舱当然还少不了试穿舱外航天服,并且需要对舱外航天服进行检查。做完这些,还需要熟悉舱外机械臂的操作,为出舱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准备工作,出舱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这些。

能量粒子探测器助航天员确定出舱时间窗口

出舱活动的重中之重是确保航天员在舱外高辐射环境下的安全,出舱时间窗口就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如何才能确定时间窗口?这就离不开能帮助航天员选择出舱活动时机的能量粒子探测器。

问天实验舱上的能量粒子探测器主要用于测量空间站轨道中各类粒子的能量、方向、辐射剂量率等,从而为空间站安全、航天员出舱、空间材料和生物实验提供关键参考数据。

问天舱上的能量粒子探测器是国际首台粒子种类最多、能谱范围最全最广的探测器,它具有4个探测模块,可以分别利用不同的原理实现多粒子种类、宽能谱覆盖。

粒子辐射是航天员出舱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准确定量的粒子辐射时空分布测量,为航天员出舱时间窗口选择提供准确的一手数据。

除了用于航天员出舱窗口预报,准确定量的粒子辐射探测,还可以用于空间站在轨安全管理,为新材料和生命实验提供关键参数,还可以用于发现重大前沿科学问题。

未来,问天实验舱能量粒子探测器将延伸应用于舱外暴露平台,持续为我国空间站的运营保驾护航。在它的助力之下,我们还将见证航天员更多震撼人心的出舱瞬间。

航天员将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执行出舱任务

上周,中国载人航天公布了一段航天员在轨工作的画面,其中,首次亮相的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备受关注。

航天员进入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拉着舱内的扶手,三两步就取走了一个大箱子,这段画面只有13秒,可以看到,气闸舱的内部空间很大,事实上,相较核心舱节点舱,问天气闸舱的内部空间确实更大,有将近10立方米,出舱口的直径就有一米。

不久的将来,航天员就将从这里执行出舱任。从气闸舱出舱,与此前相比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它跟核心舱是相反的,也就是说,此前航天员出舱的时候看到是外太空,而从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出舱的时候,航天员看到的将会是地球。

问天实验舱在轨近一个月 航天员都干了啥?

问天实验舱的升空,让中国空间站喜迎“新居”,航天员们迎来全新的科学实验室,也让太空生活和工作锦上添花。问天实验舱在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航天员们在问天舱里都忙些什么呢?

一段时间以来,《天宫TV》持续更新了航天员在轨工作和生活的画面,我们从中看到了航天员们进入问天舱开始装修“新家”,看到了舱外机械臂开展在轨测试,看到了航天员们完成在轨科学实验机柜的解锁与安装,以及问天舱内生活区设置等工作。


相关文章

倾尽热血献航天甘为人梯育桃李

倾尽热血献航天甘为人梯育桃李——追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光明日报记者张蕾光明日报通讯员孙国慧胡蓝月“殚精强国,一缕英魂存海宇;竭虑宇航,满腔热血贯云天”“倾尽热血献......

倾尽热血献航天甘为人梯育桃李

倾尽热血献航天甘为人梯育桃李——追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光明日报记者张蕾光明日报通讯员孙国慧胡蓝月“殚精强国,一缕英魂存海宇;竭虑宇航,满腔热血贯云天”“倾尽热血献......

回国花了3个月,在“可以发射”鉴定书签下名字

屠守锷(1917.12.5—2012.12.15),浙江湖州人,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

我国载人飞船黑障区跟踪测量取得重大突破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预备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图飞船返回地球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温度剧增,导致气体分子与飞船表面被烧蚀的材料均发生电离。这些不断产生的电离气体包裹在飞船周......

天舟六号瞄准今日21时22分发射

目前,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瞄准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

我国完成首次液态金属空间热管理在轨试验

近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的空间站航天技术试验领域完成我国首次液态金属热管理在轨试验,取得了系列关键技术成果。液态金属的导热和吸纳热量能力远大于传统导热剂,能够实现高热量的快速散发,在航空航天、先......

托举航天的青春力量!走进80、90后航天人

在中国取得的一系列航天成就背后,有这样一组数据:嫦娥团队平均年龄33岁,天问一号团队平均年龄35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1岁。《面对面》专访航天五院副总设计师黄震、航天一院紧固件室副主任冯韶伟、北京航天......

卫星互联网:让全球处处有信号

有了卫星互联网,就意味着天上成百上千颗卫星,能时刻与地球上的手机、轮船、飞机、汽车等交换信息——身处大山里,也不必发愁没信号,仍然可以尽情地网上“冲浪”,无论是在陆地、海上或者空中,都可以准确获取货物......

航天科技成果亮相航天创新创业大赛

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作为今年航天日的预热活动,第四届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今天(21日)在青岛开幕,一批航天科技成果集中亮相。这是一款能够在距离地表10公里至30公里平流层内长期驻留的太阳能动......

航天日重磅活动抢先看

今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今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主场活动将在安徽合肥举办。近年来,中国“太空之家”遨游苍穹、“祝融”“羲和”探火逐日……一次次飞跃与突破,刷新着中国航天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