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26 14:44 原文链接: 温州医学院Cell子刊聚焦重要受体

  来自温州医学院、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对包含致病性K650E突变的FGFR3 (FGF receptor 3) 进行了结构分析,相关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8月22日的《Structure》杂志上。

  来自温州医学院的李校堃( Xiaokun Li)教授和纽约大学医学院的Moosa Mohammadi教授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FGFRs)属于酪氨酸激酶家族。这类受体在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血管发生及伤口愈合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当前最为重要的一类药物靶分子。

  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FGFR3)是FGFR的一个家族成员,其在骨骼发育过程中发挥负性调节作用。敲除FGFR3可因软骨内成骨增强导致严重的进行性骨骼发育不良。在人类,FGFR3突变可直接引起侏儒症,其中包括季肋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全、致死性发育不全等。研究证实,新生儿致命性的先天侏儒综合征:II型致死性发育不全就是由于FGFR3络氨酸激酶结构域K650E功能获得性突变所导致。另外,FGFR3的异常激活还与膀胱癌等癌症的发生有关。

  在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员确定了包含K650E致病性突变的FGFR3激酶结构域的晶体结构,证实这一突变导入了一个分子内氢键网,从而稳定了活化态构象。在晶体中,K650E突变FGFR3酶的一个激酶插入自磷酸化位点上发生了反式磷酸化(trans-phosphorylation),形成了一个反式磷酸化复合物,从而避开了活化环(A-loop)酪氨酸磷酸化这一激酶激活的必要条件。分析这一反式磷酸化复合物,研究人员阐明了络氨酸反式磷酸化特异性的决定因素。

  研究人员由此提出,通过利用小分子激酶抑制剂选择性结合FGFR3激酶的活化态构象,或许能够靶向性抑制这一致病的FGFR3激酶。

  李校堃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为代表的蛋白药物的工程技术、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研究,在以生长因子为代表的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领域颇有见地。

  不久前,李校堃课题组还在《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发表了另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他们在小鼠中证实,脂联素(Adiponectin)介导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1(FGF21)对血糖稳态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代谢效应,由此揭示了FGF21的一条生理作用分子机制,推动更深入地了解了人类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开发出有潜力的靶向性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文章

研究阐明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的相关进展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基因编辑创新应用团队研究阐明了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的相关进展。相关综述论文发表于Plants。生命体是生长发育与逆境应答的矛盾统一体。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

氧化磷酸化选择性地调节组织巨噬细胞稳态

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DavidSancho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氧化磷酸化选择性地调节组织巨噬细胞稳态。这一研究成果于2023年2月3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免疫》上。通过分析人类和小鼠......

大连化物所等团队利用生物分子模拟预测代谢酶新功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国辉团队与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巍维团队、广州大学教授王雄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李全林等合作,揭示了代......

磷酸化修饰蛋白质组学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获突破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晏石娟团队联合加拿大约克大学、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等研究人员在磷酸化修饰蛋白质组学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搭建全自动在线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

始料不及由众多大牛参与的2篇Science子刊被指控数据操纵

2016年5月10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RobertoMalinow,AlexandraC.Newton及哈佛医学院RudolphE.Tanzi共同通讯在ScienceSignaling在线发......

科学家揭示Hippo激酶引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机制

近期,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Hippo激酶导致转移性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在《CellStemCell》发表,题为:RegenerativeRe......

灵芝和桑黄食药菌抗神经炎症功能因子研究新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锦明教授团队在药食同源蘑菇功能因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两种人工栽培的灵芝、桑黄子实体中分子结构不同的两类代谢产物具有显着的抗神经炎活性和神经保护活性。研究成果分别以“......

想毁容,打一针生长因子就够了

目前外用的生长因子是安全有效的,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生长因子只能外用,注射或口服都是违法的,是被国家明令禁止的。李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整形与医疗美容科主任医师如今,在一些社交媒......

王志珍课题组等揭示分泌途径激酶调控新机制

尽管首个磷酸化蛋白酪蛋白(casein)在1883年就被报道,直到2012年第一个分泌途径蛋白激酶Fam20C才被鉴定,它催化包括酪蛋白在内绝大多数分泌蛋白的磷酸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am20C参与......

王志珍课题组等揭示分泌途径激酶调控新机制

尽管首个磷酸化蛋白酪蛋白(casein)在1883年就被报道,直到2012年第一个分泌途径蛋白激酶Fam20C才被鉴定,它催化包括酪蛋白在内绝大多数分泌蛋白的磷酸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am20C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