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9 13:41 原文链接: 污水处理知识篇之污泥干化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这就需要进行污泥干化处理,目前污泥处理工艺中,污泥处理的干化处理方式占比仍居首位。今天小编总结了一些关于污泥干化技术解答,以供大家参考。

  1、干化工艺中产品温度意味着什么?

  污泥是一种高有机质含量的超细粉末,污泥干燥的目的首先在于减量、卫生化。无论对于何种最终处置方法,污泥干化本身并不会改变污泥的性质,即温度并不会导致污泥产品的降解或质量问题。有鉴于此,无论从污泥产品的质量角度,还是干燥器的效率角度看,应该是温度越高越好。但是,由于安全性问题的存在,绝大部分干化工艺倾向于尽可能降低产品的温度,即降低所谓粉尘爆炸的点燃能量。

  然而,根据研究,污泥粉尘的点燃能量很低,当氧气、粉尘浓度达到一定量时,100度左右的温度下,其点燃能量低至几个到十几个毫焦。当点燃能量达到1焦耳时,70-80度也足以形成燃烧。当粉尘浓度更高时,即使20-30度的环境都可能存在风险。许多料仓的自燃和爆炸均属于这种情况。干化工艺为了保证一定的处理效率,温度是必然存在的,而且不可能很低,典型值在105-125度之间。工艺的安全性只能从降低粉尘浓度和抑制燃烧气氛入手。单纯依靠降低产品温度来保证安全性是不正确的想法。

  2、干化为什么要进行污泥成份分析?

  根据经验,对污泥成份做一定的分析,对于确定干化工艺、获得最佳设计参数、确认工作条件是必要的。

  与干化工艺相关的湿泥检测内容包括:含水率、粘度、含油脂比例、酸碱腐蚀性、含沙率等。

  与污泥最终处置相关的干泥检测内容包括:重金属含量、有机质含量、热值、细菌含量等。

  3、为什么说污泥干化是资源化利用的第一步?

  污泥无论来自工业还是市政,其处理的一个可行目标就是使所有来自工业中的污染物作为原料返回到工艺中去。所有的污染物事实上都是中间过程流失的原料,造成流失的媒介大多数情况下是水,去除水,将使得大量的潜在污染物可以重新得到利用。

  污泥所含的污染物一般均有很高的热值,但是由于大量水分的存在,使得这部分热值无法得到利用。如果焚烧高含水率的污泥,不但得不到热值,还需要大量补充燃料才能完成燃烧。

  如果将污泥的含水率降到一定程度,燃烧就是可能的,而且,燃烧所得到的热量可以满足部分甚至全部进行干化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无论制造建材还是图例利用,减少含水率是关键。因此,可以说污泥干化或半干化事实上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第一步。

  4、旋风分离器的固体回收率是多少?

  在许多热对流系统中,污泥干化必须将全部或部分产品通过旋风分离的方式收集起来,由于各个工艺的风量和风压不同,通过此方法进行回收的颗粒粒径和比例不同,造成其设计的千差万别。一般来说,旋风分离器的固体回收率在95-98%之间。含固率越高,产品的粒度越小,捕集的难度也就会提高。

  5、干化包括哪些必要的工艺步骤?

  污泥干化的目的在于去掉湿泥中的部分水分,以适应不同的处置要求。

  干化意味着在单位时间里将一定数量的热能传给物料所含的湿分,这些湿分受热后汽化,与物料分离,失去湿分的物料与汽化的湿分被分别收集起来,这就是干化的工艺过程。

  从设备角度来描述这一过程,包括上料、干化、气固分离、粉尘捕集、湿分冷凝、固体输送和储存等。

  如果因物料的性质(粘度、含水率等)可能造成干化工艺的不稳定性的(如黏着、结块等),则有必要采用部分干化后产品与湿物料混合的工艺(返料、干泥返混)。此时,在上料之前和固体输送之后应相应增加输送、储存、分离、粉碎、筛分、提升、混合、上料等设备。

  6、干化为什么要区分间接或直接加热方式?

  直接和间接加热方式的划分在于热源利用的形式区别,具体来说就是直接作为介质还是间接对换热的介质进行加热。

  干化是依靠热量来完成的,热量一般都是能源燃烧产生的。燃烧产生的热量存在于烟道气中,这部分热量的利用形式有两类:

  (1)直接利用:将高温烟道气直接引入干燥器,通过气体与湿物料的接触、对流进行换热。这种做法的特点是热量利用的效率高,但是如果被干化的物料具有污染物性质,也将带来排放问题,因高温烟道气的进入是持续的,因此也造成同等流量的、与物料有过直接接触的废气必须经特殊处理后排放。

  (2)间接利用:将高温烟道气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传给某种介质,这些介质可能是导热油、蒸汽或者空气。介质在一个封闭的回路中循环,与被干化的物料没有接触。热量被部分利用后的烟道气正常排放。间接利用存在一定的热损失。

  对干化工艺来说,直接或间接加热具有不同的热效率损失,也具有不同的环境影响,是进行项目环评和经济性考察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章

浙江发布首个生态环境地方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文件明确六十六项制修订清单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近日举行。发布会上,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出台了《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

Nature发文土壤修复新工艺,XRF分析证明无损土壤品质

现有土壤修复处理时间长,污染物多样化,处理技术缺乏通用性。因此,来自休斯顿莱斯大学的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种可快速修复土壤中多种污染物的高温电热工艺。通过脉冲直流电输入,使污染土壤在几秒钟内升至1000到3......

深圳先进院等建立杂合体的绿色生物制造技术

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高翔课题组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路璐课题组合作,在《自然-可持续发展》(NatureSustainability)上,发表了题为Solar-......

微塑料对重金属生物可利用度的影响研究获进展

土壤作为陆地环境的基础,并与其他生态系统广泛联通。土壤作为污染物的“源”和“汇”而备受关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微塑料和重金属通过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环节进入土壤,其复合污......

液质联用技术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现如今,人们对饮水水质安全越来越关心,而饮用水水质受到原水水质、处理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随着工业活动的日益频繁,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饮水安全,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对水质进行检测。......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审议通过

7月10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5—2020年)调查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调查评估报告》)、《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技术规范》(以下简......

不同吸光物质影响积雪反照率或进一步影响气候变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研究员郝晓华团队发现,积雪中不同类型、不同含量的吸光物质对积雪的光谱特征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积雪的反照率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地气能量平衡,......

关于多氯萘等5种持久性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要求的公告

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多氯萘等三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修正案》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

第十七届POPs论坛分会报告:有机污染物分析与污染特征

2023年5月17日-18日,第十七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暨化学品环境安全大会(以下简称“第十七届POPs论坛”)在山青海碧的青岛召开,本次论坛聚焦“新污染物治理”,以“新污染物治理与健康环境”为主题......

可重复使用的纳米颗粒涂层海绵去除水中的重金属

于一种实验性的新海绵可以让从水中去除重金属污染物的过程比以往更容易。只需一次处理,该设备就能将受污染的水降低到安全可饮用的水平。在之前两项研究的基础上,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开发这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