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11 17:49 原文链接: 细菌的人工培养

人工制备营养充足的培养基并提供适宜的温度、气体、pH等培养条件,即能使细菌  在体外环境迅速生长繁殖。细菌培养对临床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制备抗生素、制备疫苗等生物制品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培养基的制备原则:
1、必须有充足的营养。
2、合适的酸碱度。
3、绝对无菌。
二、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是用人工方法将多种营养物质按照各类微生物  生长的需要而合成的一种混合营养料。
常用的培养基有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等。
按照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可分为液体,固体和半固体三类。
以下介绍常用基础培养基的制备。
(一)肉汤培养基:
制法:称取营养肉汤粉1.8g(含牛肉膏0.3克g,蛋白胨1g、氯化钠0.5g)加入100ml蒸馏水中,用玻棒搅拌加热溶解。按需要分装于三角瓶或试管,瓶口或管口塞棉塞,包装后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在0.11Mpa(1.05公斤/厘米2)压力下,温度达1210C,维持15~20分钟。冷却后贴好标签,40C冰箱贮存备用。
制成后的肉汤呈浅黄色,清晰透明,pH 7.1+0.2
肉汤培养基常用于增菌培养。
(二)肉汤琼脂  固体培养基:
在上述肉汤培养基中加入2~3%琼脂即成。经高压灭菌后,趁热将试管斜置、冷凝,即成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或趁热取出后,稍冷,以无菌操作倾入灭菌的空培养皿,冷凝后即为普通琼脂平板。制作琼脂平板时,每一空皿(9厘米直径)需培养基15~20ml。
普通琼脂平板用于分离培养繁殖细菌;普通琼脂斜面用于纯培养和保存菌种。(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类中提取的多糖物质,当温度达到98℃以上可溶化,45℃以下则凝固。琼脂对细菌一般无营养作用,用做斜面、平板、高层等不同类型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琼脂通常呈酸性,加入液体培养基中可使酸碱度下降pH 0.2左右。)
(三)肉汤琼脂半固体培养基:
在上述肉汤培养基中加入0.3~0.5%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于小试管(10×100mm),每管约3ml,高压灭菌后直立冷凝即成。
半固体培养基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和细菌菌种的保存。
三、常用培养基介绍
(一)基础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含有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时所需要的氮源、碳源、无机盐类、水份等最基本的营养成份,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并可作为营养、鉴别及选择培养基的基础原料。常用的如肉汤培养基。
(二)营养培养基
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一些其他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血液、血清、酵母浸膏、生长因子等,可供培养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例如血琼脂平板、血清肉汤培养基等。
(三)鉴别培养基
利用各种细菌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观察细菌在其中生长后分解底物的作用,从而鉴别和鉴定细菌。例如,单糖发酵管就是在无糖的基础培养基(蛋白胨水)中加入某种糖类及指示剂,因不同细菌对各种糖类发酵作用不同而鉴别之。
(四)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某一类细菌生长,而有利于另一类细菌生长,从而将后者筛选出来,常用在含有杂菌的标本中分离某种致病菌,例如SS琼脂平板。
(五)厌氧培养基(见实验十-厌氧性细菌,P.80)
四、细菌的接种技术和培养方法:
一般细菌都可用人工方法进行培养,以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各种生物学特性。培养细菌时,根据研究目的和细菌生长条件的差异,需采用不同的接种技术和培养方法。
(一)细菌的接种技术
接种技术一般分为分离培养接种法和纯种细菌接种法,正确的接种技术是获得典型的生长良好的细菌培养物所必需的。

相关文章

超千万预算山东大学采购质谱仪等

山东大学2024年4至5月政府采购意向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0号)等有关规定,现将山东大学2024年4至5月政府采购意向......

全自动药敏鉴定仪细菌自动化鉴定系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

项目概况2023年度攻坚第六批医疗设备购置项目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同方大厦(浑南三路1-8号)B座1402-1403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4年04月01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

Cell:某些遗传性眼病中的视力丧失可能是由于肠道细菌进入眼睛引起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小鼠中发现,某些遗传性眼病中的视力丧失可能是由肠道细菌引起的,而且可能可以通过抗菌剂治疗......

核糖体结合“预组织”的抗生素克服了超级细菌

哈佛大学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合成抗生素,可以非常有效地对抗困扰许多现代抗生素的抗菌素耐药机制。一篇新的《科学》论文提供了该抗生素的设计、合成和评估的详细信息,题为“一种预先组织用于核糖体结合......

微型“龙卷风”为何能导致作物传染病扩散?

病原体和细菌不仅会使人类和动物生病,也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破坏,每年造成全球农作物减产超过20%。近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科研团队在《科学进展》发表成果,通过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真菌孢子的散播过程,揭示了健康植......

突破|新抗生素显著增强抑制耐药菌功效

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正在使许多现代药物失效,甚至可能引起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抗生素克服了抗生素耐药性机制。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合成化合物克雷霉素(cresom......

金纳米颗粒有望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团队研究获得了直径约3纳米的多肽修饰的金纳米颗粒(Au_C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特异的抑菌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杀死细菌。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纳米......

细菌耐药难解决?揭秘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新机制

近日,NucleicAcidsResearch杂志发表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顾兵教授、刘晓晓副研究员一项题为“希瓦氏菌通过H-NS蛋白乙酰化降低氮代谢调控因子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文章。该研究以细菌......

人鼻中发现新型抗生素物质,可对抗病原体

德国图宾根大学研究人员从人类鼻子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生素物质,可用来对抗病原体。这种名为epifadin的分子是由表皮葡萄球菌的特定菌株产生的。他们将epifadin归为一类前所未知的新型抗菌化合物,它......

新发现!细菌RNA代谢调控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承才团队关于细菌中RNA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蓝藻中RNaseE受一个保守蛋白调控》(Aconservedproteininhibitorb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