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9 19:11 原文链接: 学者鉴定出十株噬藻体,为巢湖蓝藻水华找到天敌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从巢湖成功分离五株侵染伪鱼腥藻Chao 1806的噬藻体Pam1~Pam5,揭示了Pam1~Pam5的进化多样性及它们在巢湖自然水体中的相对丰度,并以这五株实验室纯化的噬藻体基因组序列作为参考基因组,鉴定了10株尚未培养的噬藻体。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7日在线发表在《微生物群》上。

光合自养微生物蓝藻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参与调控碳氮等物质循环。然而随着全球变暖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全球淡水水体每年都大范围爆发季节性蓝藻水华,对周边流域的生态环境及人畜安全造成重大危害。噬藻体是一类特异性侵染和裂解蓝藻的噬菌体,是蓝藻的天敌,参与调控蓝藻的季节性消长,因此有望成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水华治理工具。相比于被广泛研究的噬菌体和海洋噬藻体,迄今为止只有少数的淡水噬藻体被分离、鉴定和测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噬藻体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在水华爆发季节从巢湖采集水样,研究人员首先从巢湖水体中分离和放大培养了一株伪鱼腥藻Chao 1806。以此为宿主,筛选分离得到五株尾部形态各异的淡水噬藻体Pam1~Pam5。全基因组测序表明,这五株噬藻体的双链DNA基因组长度在36到142 Kb之间。随后的比较基因组学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Pam1~Pam5具有不同的DNA包装机制,且在进化上是相互独立的。利用宏基因组学分析手段,研究人员计算了它们在巢湖南淝河口水体中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短尾噬藻体Pam1和Pam5占主体。研究人员进一步以Pam1~Pam5和先前报道的其他淡水噬藻体基因组做参考基因组,从巢湖水体的宏基因组数据中聚类出10个新的尚未培养的淡水噬藻体重叠群。

相关文章

研究发现迄今最古老类囊体化石

比利时列日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一个研究团队在距今约17.5亿年的一种蓝藻化石中发现了类囊体膜结构,这是迄今已知的最古老类囊体化石,比此前类囊体化石的最早纪录提前了约12亿年。新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蓝藻......

全球浮游植物水华地图显示:20032020年间水华事件加剧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完成的全球尺度的水华模式地图显示,近海浮游植物水华的规模和频率在2003-2020年间都有所增加。这项环境研究提供了评估此类事件的宝贵资源,可为制定相关......

《Nature》:科学家捕获了蓝藻光合作用的“触角”

研究人员帮助揭示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重要生物“触角”的图像。大自然已经进化出通过光合作用来利用太阳的能量的结构,但这些阳光接收器不属于植物。它们存在于被称为蓝藻的微生物中,蓝藻是地球上第一个能够吸收阳光......

扬大研发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在太湖下水

每年7-8月份是无锡太湖蓝藻易发季节。记者从扬州大学获悉,由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丛海兵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近日在无锡太湖下水,试运行取得圆满成功,其对湖面蓝藻控藻率可达到80%......

学者鉴定出十株噬藻体,为巢湖蓝藻水华找到天敌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从巢湖成功分离五株侵染伪鱼腥藻Chao1806的噬藻体Pam1~Pam5,揭示了Pam1~Pam5的进化多样性及它们在巢湖自然水体中......

学者鉴定出十株噬藻体,为巢湖蓝藻水华找到天敌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从巢湖成功分离五株侵染伪鱼腥藻Chao1806的噬藻体Pam1~Pam5,揭示了Pam1~Pam5的进化多样性及它们在巢湖自然水体中......

学者鉴定出十株噬藻体,为巢湖蓝藻水华找到天敌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从巢湖成功分离五株侵染伪鱼腥藻Chao1806的噬藻体Pam1~Pam5,揭示了Pam1~Pam5的进化多样性及它们在巢湖自然水体中......

治理蓝藻水华无需研究基础科学问题?大误!

“目前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蓝藻水华只是水体污染的结果,治理水华做好截污治污、消除污染,蓝藻水华也就消失了,无需研究蓝藻水华的基础科学问题。这种看法反映了对蓝藻水华问题认识上的不深入,是过于简单化......

城市环境所在产毒蓝藻的早期精准检测研究中取得进展

产毒蓝藻水华威胁水生态系统健康和饮用水安全,除了在浅水湖泊常见的微囊藻水华之外,新型水华蓝藻——拉氏尖头藻(Raphidiopsisraciborskii)由于其入侵性、高毒性、暴发性等特征日益受到关......

研究揭示疏浚以缓解湖泊蓝藻水华生态机制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沉积物疏浚作为有效缓解蓝藻水华的措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城市湖泊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疏浚背后的生态学机制研究不够深入。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