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06 11:21 原文链接: 研究发现噬菌体协助细菌之间建立“界限”

  细菌是“高情商”的生物,懂得“社交”。他们以团结协作的群体形式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以抵抗来自外界环境的压力。同一细菌群体中还存在自我识别能力,可以区分哪些是同一家族,同时共同抵抗“异族”。具有扩散能力的化学信号分子和细菌的表面受体可作为细菌群体识别的语言和工具。

  噬菌体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病毒。噬菌体的生存依附于细菌,但它的繁殖和扩散又依赖于细菌的死亡。噬菌体与细菌永不停息的相爱相杀共同谱写了生物进化的篇章,而广泛使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和CRISPR系统是二者相爱相杀的最好证据。

  日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晓雪课题组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omas Wood 课题组在4月16日的Cell Reports 杂志上报道了细菌游动过程中使用感染它们的病毒(即噬菌体)进行自我识别的新方式。这是细胞使用病毒将自己与近源的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第一个证据。

  研究的想法开始于王晓雪等准备运动平板,科研人员发现当把不同大肠杆菌 K-12 BW25113菌株接种在同一运动平板上时,经过一段时间,菌株在相遇的区域建立起一道“防御线”,形成了一道类似于“国界”的分界线(图1,红色箭头)。

  为了揭示分界线形成的机制,科研人员对已有的大肠杆菌K-12突变文库的4296个单基因敲除的菌株进行筛选。幸运的是,他们发现当细菌中携带的突变影响到噬菌体复制所需的基因,分界就完全消失了。研究人员推测,“分界线”可能是通过烈性噬菌体引起的细胞裂解形成的。

  对边界线处的群体进行研究发现,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一个类似于T1的噬菌体(重新命名为SW1)被细菌捕获,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了细菌基因组上。在运动平板上,当携带SW1噬菌体的大肠杆菌与不携带SW1噬菌体的大肠杆菌相遇时,一部分细菌中SW1噬菌体会重新被激活,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去攻击不带有此噬菌体的细胞(外族,没有标记“SW1”)并杀死这些细胞,从而在“交战区”形成了没有活细菌而存在大量活跃的SW1的透明区,也就是平板上看到的分界线(demarcation line)(图2A)。

  分界线一旦形成,界内的细菌可以在这道屏障的保护下进行繁殖和搜寻营养物质,互不干扰。而携带有SW1噬菌体的细菌可以帮助细菌抵御其它噬菌体的入侵(图2B),并在特定的情况下提供争夺营养的优势条件。

  利用王晓雪等前期构建的大肠杆菌K-12中9个隐匿型噬菌体的缺失突变株(Wang et al., 2010 Nature Communications)进行检测时,研究人员发现其中1个古老的隐匿型噬菌体CPS-53携带的YfdM蛋白,是负责细菌自我识别的关键蛋白。他们发现,将携带SW1的细菌细胞暴露在YfdM中,会刺激噬菌体颗粒的产生,并导致缺乏SW1细胞的裂解。相反的,较高浓度的YfdM或噬菌体颗粒会在细菌细胞之间产生更为明显的分界线(图2C)。

  研究结果表明,SW1通过使用宿主中的CPS-53神秘防御蛋白YfdM进行控制“分界线”的形成。而神秘的防御蛋白来自于一个更加古老的噬菌体。

  这种新的自我识别机制允许细菌群体与“亲属”进行交流,同时对抗“外族”,这种交流在对营养需求、毒力表达、密度感应和生物膜形成中可能非常重要。细菌能够通过化学信号的交流将自己与其他细菌区分开来,这项新的研究展示了细胞利用病毒来区分自己和周围环境中密切相关的细菌。因此,应该重新评估病毒与其细胞宿主之间的关系,因为病毒感染可能在某些竞争条件下对宿主更为有利。

图1 大肠杆菌自我识别的“分界线”(红色箭头)

图2 SW1病毒对大肠杆菌竞争优势的贡献。(A)游动过程中,无SW1病毒的细菌与携带SW1的细菌相遇,被对方释放出的SW1裂解,从而形成分界线;(B)携带SW1病毒在其他噬菌体入侵时为细菌提供保护;(C)原噬菌体CPS53的YfdM促进SW1的繁殖。

相关文章

有望治疗耐药菌感染,纳米“光镊”可捕获和操纵噬菌体

近日消息,瑞士和法国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芯片上的纳米“光镊”,能以最小光功率捕获、操纵和识别单个噬菌体,有望加速甚至改变基于噬菌体的疗法,治疗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感染。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

Nature: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揭开病毒对抗细菌CRISPR免疫系统的全新方式

噬菌体(Phage)和其他可移动遗传元件(MGE)对细菌施加了巨大的选择压力,作为回应,细菌也发展出了广泛的防御机制。其中最我们熟知的就是——CRISPR-Cas系统,这是一组在细菌中广泛存在的RNA......

科研人员揭示一种噬菌体抵抗宿主防御的机制

噬菌体是地球上数量最庞大的生物群体,是原核生物的病毒,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行意义重大。在噬菌体和宿主漫长的竞赛中,为抵御噬菌体的入侵,原核生物进化出多种系统进行防御,如限制修饰系统、CRISPR......

生物物理所揭示一种噬菌体抵抗宿主防御的机制

噬菌体是地球上数量最庞大的生物群体,是原核生物的病毒,对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行意义重大。在噬菌体和宿主漫长的竞赛中,为抵御噬菌体的入侵,原核生物进化出多种系统进行防御,如限制修饰系统、CRISPR......

新方法可利用噬菌体精准治疗尿路感染

瑞士一项新研究说,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等改造一类侵袭细菌的病毒——噬菌体,可以高效杀灭引发尿路感染的细菌,这比抗生素治疗更为精准,有助于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每种噬菌体只侵袭特定的目标。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

新研究开发出超精准内毒素分离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研究组(1824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超精准内毒素分离材料。该团队通过“量体裁衣”的材料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种基于噬菌体展示......

植物病原体的生命之树

一个开创性的植物病原体在线资源已经被开发出来,旨在帮助全世界的研究人员识别、检测和监测嗜酸菌的种类。这些病原体引起了各种植物疾病,从19世纪40年代灾难性的爱尔兰土豆饥荒到正在影响西海岸橡树的橡树猝死......

对抗土传病害:来杯噬菌体“鸡尾酒”

噬菌体是专门“吃”某一种细菌的一类微生物,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通常它们不会侵染非宿主细菌。由于这种专一性,科学家一直想利用噬菌体防控土壤中那些对作物生长有害的病原细菌。2月1日,《微生物组》(Mic......

高效简化方法让噬菌体“更小更强大”

抗生素曾一度是致病菌的天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高于新抗生素研发的速度,导致了“超级耐药菌”的出现,堪称细菌中的“小强”。噬菌体是一种病毒,这种病毒专门“感染”并杀死细菌。在发现伊......

噬菌体消毒剂部署“十亿小兵”抗菌

科技日报北京12月6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能抗细菌污染和感染的强大新武器。他们开发出一种方法,可诱使噬菌体(吃细菌的无害病毒)连接在一起,形成微小的珠子,每个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