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1 15:13 原文链接: 研究揭示大湖塘成矿区的深部结构及可能的成矿过程

  作为世界级的多金属矿床,位于赣西北的大湖塘成矿区的成矿规模及形成机制引发学界关注。已有较多针对该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作用的研究,例如,同位素定年及矿物学的研究认为该区的成矿表现为晚中生代(燕山期)的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事件,成矿的物源和热源可能由晚中生代岩浆侵入到新元古代九岭花岗岩围岩的过程提供,且流体和氧逸度在成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华南地区有较多大尺度的地球物理成像,但针对大湖塘成矿区的深部结构仍无较详实的研究资料。近年来发展的基于密集台阵的天然地震学方法可以对近地表及地壳尺度的速度结构与泊松比结构进行精细刻画,这些深部结构可能有助于解译该区的成矿机制。

  为了获得大湖塘多金属矿床的深部结构及可能的成矿机制,2018年10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张周和特任研究员邓阳凡等在跨大湖塘矿区布设50台短周期地震仪器,构建了台间距~2 km的线性密集地震台阵(图1),利用密集台阵采集得到的地震数据开展背景噪声成像、接收函数分析和联合反演等工作,对大湖塘矿区下方的多尺度剪切波速度结构、Vp/Vs值及莫霍面深度进行了估计。

  多尺度剪切波速度(图2)的分布显示,大湖塘矿区所在区域存在上地壳低速、中下地壳高速的模式。研究人员通过重力正演计算,认为该速度分布的特征与大湖塘矿区低的重力异常相互匹配。然而,相对矿区外部,Vp/Vs值在矿区内部有较高的特征。此外,联合反演的结果和接收函数H-κ叠加的结果(图2)均显示沿密集台阵莫霍面的深度从南到北逐渐加深,这可能与晚中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的伸展环境有关。

  依据上述结果,该研究提出了大湖塘多金属矿床壳幔尺度的可能成矿模式(图3)。该模式认为,在晚中生代岩石圈拉张减薄的背景下,上地幔热源的作用导致下地壳底部物质出现部分熔融。热的熔体向上迁移并发生分异过程,高密度物质在中下地壳冷却形成地震学观测到的高速区域;低密度的组分侵入新元古代花岗岩中,形成晚中生代的花岗岩体,为钨铜钼锡多金属矿的进一步富集提供了热源及物质来源。

  广州地化所硕士生宗建业、研究员姚军明和陈华勇是该研究的合作者。相关研究成果以An array based seismic image on the Dahutang deposit, South China: Insight into the mineralization为题,发表在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支持。

图1.(a)研究区所处位置和区域地质简图(改自Zhang et al,2018),红色方框标记了该研究的区域。(b)研究区地形底图,带黑线的浅蓝色三角形表示布设的地震台站,蓝点表示大湖塘矿区的采矿点,蓝线表示断层(Deng et al.,2003),黑色虚线(标记JSF)表示扬子地块和江南造山带之间的地质边界(Yao et al.,2013b)。缩写:DHT:大湖塘矿床,JSF:九江-石台断裂,TWF:铜鼓-武宁断裂;JJF:九江-靖安断裂,YJF:宜丰-景德镇断裂

图2.联合反演得到的沿测线剪切波速度。图的顶部显示了地形(棕色线)和布格重力异常(蓝线)。红色箭头表示较大的低重力异常值,蓝色三角形表示断层(JJF和TWF),黑色三角形表示地质边界(JSF),带白线的红点表示H-κ叠加得到的地壳厚度,底部的黑色圆点表示联合反演的点

图3.大湖塘矿区可能的成矿机制示意图。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减薄过程为下地壳的熔融提供了热源,岩浆向上迁移并分异。致密组分在中下部地壳冷却形成高速区域。轻的组分在晚中生代侵入到新元古代形成的花岗岩中,为大湖塘地区钨铜钼锡多金属矿的富集提供了热源和物质来源

相关文章

广州地化所发展出单细胞SIP反向基因组学技术

微生物是地球上丰富且分布广泛的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对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发挥着关键作用。微生物降解是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中,降解功能微生物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无毒化合物,是有机污染物降......

单台1200万!南京大学拟采购一套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

南京大学2023年10至11月政府采购意向-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预算金额1200万元,预计采购时间为10月份。详细情况如下: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项目所在采购意向:南京大学2023年10至11月政......

46亿年前古陨石,发现早期太阳系

澳大利亚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分析了一块来自约46亿年的古老陨石,发现该陨石形成时存在的铝-26(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太阳系分布不均匀。该发现增进了人们对早期太阳系的理解,或能改进确定非常古老陨石年龄时......

新成果揭示地球地幔运转模式的演变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邓正宾特任教授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的研究成功揭示,地球地幔的运转模式是呈阶段性演变的,现代板块构造体制下接近全地幔对流的模式只是地球演化近期的过渡......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数据标准化新方法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是目前不断发展的古温度代用指标,在地球科学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分析测试方面,要获得准确可靠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组成(如Δ47值),通常需要使用合适的标准物质进行数据标定。近年......

下一代电磁同位素分离器

为了使美国在稀有的外来元素方面自给自足,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开发了最新一代的电磁同位素分离器(EMIS),以收获整个周期表的稳定同位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致力于为盟国开发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首次实现在原子尺度上研究同位素界面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高鹏、陈基、王恩哥院士课题组等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磊等课题组合作,首次实现了在原子尺度上对同位素界面的研究。该研究成果以《同位素界面上的声子转变》为题于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极稀有同位素钙41实现单原子灵敏检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卢征天等人,利用原子阱痕量分析方法实现了对极稀有同位素钙-41的单原子灵敏检测,将该同位素丰度的检测极限压低至10-17(十亿亿分之一)量级,并演示了对骨头、岩石、海水等典型样品的......

同位素考古溯源揭秘玻璃生产流通模式

合肥11月24日电(记者吴长锋)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副研究员吕骎骎,通过考察丝绸之路沿线中亚、伊朗、两河流域与考古相关的地质环境状况,汇集锶、......

中核秦山生产基地开工,此为国内最大同位素生产基地

 日前,中核秦山同位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浙江海盐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同位素生产基地。据介绍,中核秦山同位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位于浙江省海盐县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