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23 14:29 原文链接: 研究人员提出诊疗肝癌门静脉癌栓介入分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瞿旭东副主任医师、张雯副主任医师在颜志平教授指导下,总结分析了近两年来接受以门静脉支架联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为主要治疗手段的肝癌门静脉癌栓病例,并借鉴门静脉癌栓日本分型和国内程氏分型,提出了一种能满足肝癌门静脉癌栓临床介入诊疗需要的全新分型方法——上海中山介入分型,同时针对各种分型提出了治疗策略建议。该研究论文近日发表于《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随着大众对健康体检的重视以及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团队对肝癌早诊断的试剂盒的应用,使部分患者可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但是肝癌发病隐匿,相当一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其中门脉癌栓就是晚期肝癌常见的恶性征象,一方面癌栓堵塞门静脉,影响肝组织正常的门静脉灌注,造成门静脉高压,增加了消化道大出血风险;另一方面,肿瘤侵入血管,增加了远处转移机会。

  门静脉癌栓是肝癌临床治疗的难点,是影响肝癌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子。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在王建华教授带领下,就非常重视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综合介入治疗。2008年初,颜志平教授在国内外医学界首先提出了“血管内近程放射治疗门脉癌栓”的理念并研发设计了“一种植入性碘-125放射性籽源条”,获得国家专利。碘-125粒子条联合门静脉支架腔内治疗门静脉癌栓取得显著疗效,使我国门静脉癌栓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临床常用的门静脉癌栓分型有日本分型和中国程氏分型,相对于日本门静脉癌栓的VP分型,程氏分型将微血管癌栓单独列出(为I0)并将临床上难以区分诊断的VP1和VP2合并为I型,将包含多级门静脉的VP4型细分为III/IV型,尤其是突出了肠系膜静脉内癌栓(IV型),有较好的临床预后评估的相关性和治疗方法的选择。这两种分型更适合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计划制定。随着近年来介入科门静脉支架联合碘125粒子条治疗门静脉癌栓工作的开展,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能满足介入治疗的分型方法。

  瞿旭东表示,这种分型不仅仅从形态学上考虑到门静脉癌栓分布的范围,更关注到癌栓近远端门静脉通畅情况、正常肝脏组织的血流灌注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门静脉癌栓介入治疗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性价值,有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使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获得更好地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JECCR: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团队发现肝癌发生新机制!

作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癌(HCC)已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1]。 肝癌的发病过程涉及众多异常表达的基因及相应信号通路,目前研究已表......

科研人员绘制肝癌组织乳酰化修饰图谱

乳酸(lactate)是哺乳动物糖酵解代谢中的主要产物,在肿瘤、败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状态下显著增多。其生物学功能因肿瘤细胞中存在的“瓦伯格效应(Warburgeffect)”而得到广泛关注。2......

樊嘉院士团队等绘制肝癌组织乳酰化修饰图谱

乳酸(lactate)是哺乳动物糖酵解代谢中的主要产物,在肿瘤、败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状态下显著增多,其生物学功能因肿瘤细胞中存在的“瓦伯格效应”(Warburgeffect)而得到关注。201......

Hepatology:浙大徐骁团队揭示肝癌免疫治疗失效关键机制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肿瘤,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酗酒和代谢综合征有关。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被用作临床一线或二线治疗晚期肝癌,但其延......

新型化疗方案可降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中新网广州12月17日电(蔡敏婕陈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7日发布消息称,该中心联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4家中心共同完成了一项临床研究。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辅助性FOLFOX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

新方案显著降低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死亡风险

近日,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大会/年会正式公布了在Ⅲ期临床研究HIMALAYA中,阿斯利康的Imjudo(通用名:tremelimumab)联合英飞凡(通用名:度伐利尤单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

做全方位“定制”我国肝癌研究“另道超车”

记者23日获悉,在肝癌治疗药物方面,以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疗法,正在改变中晚期肝癌诊疗格局,为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带来突破。今年10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

北大团队在《自然》发文为肝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11月9日,北大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团队与北大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团队、北大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继业团队紧密合作,在《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Livertumorimmune......

基于细胞外囊泡的表面蛋白检测方法实现肝癌早筛早诊

全球范围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在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在第六位,但死亡率却高居前三。肝癌的发病大多遵循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步曲”模式,肝硬化患者是肝癌最主......

肝癌仑伐替尼耐药的表观翻译调控机制获揭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匡铭团队对METTL1介导的m7G修饰在肝癌仑伐替尼治疗耐药的功能与翻译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仑伐替尼耐药的翻译调控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CancerResea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