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30 10:22 原文链接: 应对臭氧污染需更广泛观测体系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近20年欧洲和北美采取的应对空气污染举措效果显著,地表臭氧水平稳中有降,但东亚地区的臭氧水平仍在持续上升。为此,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建立更广泛、更系统的地表臭氧观测体系。

  根据最新发布的《世界气象组织反应性气体公报》,自2000年以来,得益于空气质量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一系列应对空气污染措施的实施,欧洲和北美地表臭氧浓度的平均值和峰值都已趋于平稳甚至开始下降。但是在东亚地区,数量有限的观测站测量到的臭氧水平仍在不断上升。

  报告强调,对流层臭氧对人体、农作物及生态系统都有害,因此有必要建立更为广泛和系统的地表臭氧观测体系,对臭氧的全球分布和影响进行更科学的评估,但目前全球许多地方缺少这类观测体系。

  报告还建议加强城市地区的臭氧前体监测。臭氧前体指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氮氧化物等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的挥发性有机物。这也是对流层臭氧的重要来源。报告说,即便在欧洲一些国家,在有热浪发生的年份,臭氧水平也会飙升。

相关文章

过程所在单原子界面活化臭氧机理研究中获进展

催化臭氧氧化是深度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方法,但其界面催化机理尚不明确。近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曹宏斌团队开发了一系列石墨相氮化碳负载钴、锰、镍过渡金属的单原子催化剂,加速臭氧(O3)分解......

2023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用配额的通知

名称关于核发2023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和使用配额的通知索引号000014672/2022-00509分类大气环境管理发布机关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生成日期2022-12-22文号环办大气〔2022〕33......

臭氧污染威胁植物健康并阻碍传粉

在过去几十年里,臭氧污染的加剧一直在阻碍授粉,影响了植物和传粉者的生计。现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教授金小龙(EvgeniosAgathokleous)和冯兆忠合作,解释了过量臭氧如何破坏植物......

Science:皮肤表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变成有毒的化学物?

COVID-19的大流行引发了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新兴趣。人们如今正在考虑病毒颗粒如何在室内传播,但室内环境的危害并不限于造成大流行的病原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说法,空气污染是世界上最大的环......

科学家提出监测臭氧层恢复新指标

科学家描述了一种新指标,用于监测臭氧恢复,评估非法或不受监管的臭氧消耗物质排放对臭氧层的影响。这一新指标或可额外提供一种有用的工具,让政策制定者和科学家可以评估特定臭氧消耗物质的影响。相关研究8月24......

把自然讲给你听:如何应对臭氧污染?

到2025年,要实现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的结构,实行污染管控、增加新能源使用,才能有效治理臭氧污染阳光灿烂的晴热天气,天空常常湛蓝如洗。但是,如果你在看似空气清新的户外闻到一......

今年上半年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中新社北京7月22日电(记者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22日通报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339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4.6%。当日通报全国重点城市排名显示,1月至6......

最新研究:春季北极臭氧层损耗改变北半球气候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气候科学研究论文称,在北极反复出现的春季臭氧损耗(因人类排放破坏臭氧层气体所致),会暂时改变北半球的气温和降雨模式。该论文介绍,来自太阳的紫......

新研究发现长期臭氧暴露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周脉耕课题组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阚海东课题组合作,在一项历时9年,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涵盖约10万成年人的全国性队列研究中发现,长期臭氧暴露可引起心......

臭氧长期暴露或引起民众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

14日获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研究员课题组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课题组合作,在一项历时9年,覆盖全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涵盖约10万成年人的全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