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5 10:28 原文链接: “只要有需要,我责无旁贷”

  “只要沈阳市政府和企业有需要,我责无旁贷,一定尽力!”

  8月11日下午,在创新沈阳建设院士座谈会上,能源动力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院士的话引起全场共鸣。

  曾经,第一台车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个铸造用机械手……新中国工业史上的数百项“第一”记录着沈阳发展的辉煌;今天,沈阳人谈起家乡却总有些许感慨:她如今的发展落后于广东、江浙一带的城市,GDP甚至远低于南方一些小城市。

  在这场院士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近20位院士纷纷向沈阳市政府建言献策,他们希望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城市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好。

  “从材料、航基电热,到力学、土木、能源、环境、交通和矿山,技术科学部的很多专业领域和沈阳的产业发展都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探索一些有针对性的咨询合作,推进沈阳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常务委员会主任杨卫院士说。

  谈航空,打造全国“龙头级”产业

  “沈阳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今天,与成都、西安相比,在中国的三大航空工业基地中,沈阳仍然是最强的。”会上,航空制造学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朱荻院士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沈阳人,朱荻为家乡航空业的发展而自豪。

  时光回溯至1956年7月19日,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战斗机在沈阳首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具备了独立研制空军武器装备的能力。

  今天,朱荻表示,在飞机制造方面,我国综合能力最强的是中航沈飞;在发动机研发方面,中航发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也承担着多项新型国家发动机研究任务,主打的几型发动机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这些都非常了不起。”朱荻说。他建议沈阳市在当前城市科技创新规划中,更加重视航空工业,把它做成“招牌级”、“全国龙头级”的产业。

  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员祝学军院士同样生长在沈阳,尽管已离乡40多年,她在工作中与沈阳的联系从未中断。 她表示,自己从事的很多关键技术的研发或联合攻关,沈阳的相关研究单位给予了大量支持,如中科院金属所、沈阳自动化所等在国防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说明沈阳的工业基础和科学基础是非常好的,在一些新技术方面走在前列。”祝学军希望,通过创新沈阳生态建设平台,营造更好的创新氛围,把沈阳的特色和优势真正变成名片和品牌。

  航天科工集团研究员江涌院士认为,沈阳在航空研究领域有着比较密集的创新群体,特别是雄厚的工业基础,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助其以创新链牵引,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通过把创新成果转化到产业,形成产品和稳定的供应,最终实现经济和区域价值。

  他同时建议,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工业云与航空工业紧密结合,将数字技术纳入从设计、制造到实践的全生命周期。在此基础上,把相关设计、制造通过云的形式组织起来,发挥不同机构的最大优势,提高效益,助推领域跨越发展。

  话材料,打通创新—产业链很关键

  作为一名碳材料学家,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成会明院士从四川到沈阳学习工作已40余年。

  成会明见证了金属所很多原创材料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如高端轴承钢、金属复合漆、耐腐蚀钛合金等成果转化后,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此过程中,他发现,虽然沈阳在基础研究创新链以及高端制造链条上都有很好的基础,但两者之间却缺乏有机的串联。“如果能把金属所的新材料创新技术,跟中国航发、沈飞、沈鼓以及汽车制造等高端制造链有机结合起来,就有可能让我们的成果为国家服务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成会明说。

  “研制一个新材料,当然是创新。”磁学和磁性材料学家、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沈保根院士也认同这一观点,“但更深层次的创新还是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让先进的技术、零部件和系统应用连接起来。”

  目前,沈阳已经建立了1280多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沈保根表示,要让这些平台发挥好作用,连接创新链和产业链是其中的关键。

  “这些年,沈阳在材料领域为国家深空、深地、深海的探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院士说。

  会上,申长雨透露了一组数字:过去5年,辽宁省授权的发明ZL6万余件,其中新材料领域1.5万余件,沈阳在该省新材料授权发明ZL中占比43%以上,在全国相关占比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说明材料产业是辽宁省和沈阳市的优势产业。

  不过,他表示,与国际上相比,沈阳新材料ZL仍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改造ZL多、延伸ZL多、创新ZL少。下一步“补短板”需高度重视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重视科技成果ZL就地转化,以及优化海外ZL布局,促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说跨越,除了引凤还需留才

  像东北很多城市一样,沈阳人才的流失与引进,也是市政府极为关注的问题。

  座谈会上,物理学家、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直言:“要打造高水平的创新高地,必须要有尊重人才的政策,形成重视人才的气候。”

  薛其坤举例说,上世纪50年代,“导弹之父”钱学森先生在参加一次国宴时没找到自己的桌签,后来工作人员告诉他,毛主席座位旁不加桌签的位置就是给他留的,这让钱学森非常感动。“要吸引人才就要重视人才、支持人才,打造人才生态。”他说,“有时候一句话的鼓励就会让优秀人才冲到一线,爆发更强的创新力。”

  在他看来,一个城市是不是有活力,能不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对实现宏观部署非常重要。同时,一个产业的布局发展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除了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打造非常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体系之外,就是要强力打造人才高地。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吸引人才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针对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制定出全新的、一揽子的人才政策,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感觉到沈阳是个热爱人才、尊重人才的城市。”薛其坤说,沈阳曾经吸引了师昌绪等老一辈战略科学家,培养了卢柯等新生代科学家,打造了我国材料和金属产业中心,新时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更需要如此。

  材料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院士也认为,构建人才生态,除了筑巢引凤,也要立足现有的龙头企业形成集聚的效益,把现有的人才留下来,为推动新的产业孵化构建人才基础。

  此外,座谈会上,刘维民、张红卫、何雅玲、高德利等多位院士还就新型储能、智能化制造、节能产业发展等新发展方向的布局向沈阳市政府建言献策。

  沈阳市市长吕志成十分认同院士们的“把脉问诊”。“沈阳的发展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就是要通过创新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问题,这个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他说,针对东北人才引进的难题,沈阳已经推出4.0版人才政策,从研发平台、薪资待遇、子女教育等方面为人才创造良好创新环境,下一步人才政策将继续加大力度。他希望与会院士未来继续关注、支持沈阳,促进科技成果在沈阳落地,培育带动更多的青年才俊在沈阳绘就创新的篇章。

相关文章

四位院士领衔!50多位顶尖专家齐聚首届天津生物及临床质谱论坛共襄盛举

7月17日,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分析测试百科网[安特百科(北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和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指导,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药学......

中国科协发布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十不准”

中国科协目前正在组织开展2023年两院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为净化学术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使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不受非学术因素干扰,维护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7月4日......

院士坦言:如果没有项目或“帽子”,不足以让科研人体面

周忠和院士曾表示:在我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学生们的接触中,深刻地感受到,稳定支持不仅仅指科研经费的稳定,也指要能让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有稳定的保障。据我了解,目前大多数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或多或少要与项目或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在日被捕!外交部最新回应

6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本警方近日逮捕了一名中国籍的研究员。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毛宁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此高度关注。我们已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表达严重关切......

席南华院士:构建汉语中的科技语言体系

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有几个非科技的问题值得关注,那就是语言体系、学术自尊和学术骨气。语言是社会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交流的基础工具。汉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承载着博大精深的......

如何实现创新突破?钱七虎院士寄语“不要受权威束缚”

6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武汉大学主办的“第三届钱七虎讲座暨第二届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武汉举行。在“大咖面对面”环节,针对现场年轻人关心的“青年学......

王守武院士两大基金已资助多名国科大学子

6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国科大基金会)获悉,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守武及家人捐赠千万余元设立的王守武奖励基金、王守武科教发展基金,已资助多名......

三峡大学全职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

6月12日,“新时代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暨三峡大学水利工程学科发展专家咨询会”在湖北宜昌举行,中国工程院李焯芬院士正式全职受聘三峡大学。开幕式由三峡大学校长王炎廷主持,来自全国水利工程领域的十多......

院士论碳:可再生能源主导能源转型,政策是首因

直立人学会用火这一技能时,人类历史上的能源发展也迈出了重要一步。随后的发展进程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主导了全球能源结构,“下一阶段,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前进的方向,那就是新能源主导的能源时代。”在6月1......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连聘3位院士

6月7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首届学生学术论坛暨院士聘任仪式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申能集团(上海电缆研究所)技术总指导黄崇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