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4-11 08:31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报:通识教育如何采取拿来主义

在哈佛大学开设的通识课“《圣经》鉴赏”的课堂上,学生们在翻阅《圣经》古本。

  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说:“教育不是一个把各种事实塞满大脑的过程。”对于大学的本科教育来说,“冲破头脑中现实的束缚”至关重要。这种声音对于中国当下的高等教育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署名王文浩的文章《哈佛的通识教育不能盲目拿来》(以下简称王文),针对中国高校在通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指出了通识教育的中心任务,也提出了其课程改革的方向。笔者认同文中所提出的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缺乏“问题意识”等观点,但对于哈佛等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能带来怎样的启发,似乎还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国内通识教育“没学到家”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应该承认,国内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还处在初创阶段,出现问题在所难免。而王文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哈佛通识教育的拿来主义采用了“不管不顾、盲目仿效、拿来即用的做法”。

  其实,世上很难真有这样的“拿来主义”,中国的通识教育也是如此。但如果这一论断的本质是说,我们还远没有把哈佛通识教育学到家,并且由此造成诸多问题,相信这样的判断是准确的。

  众所周知,美国高校极其重视本科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所谓“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简单地说,就是“人文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代名词,指的是传授更为广泛的知识,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智慧,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外语、哲学、数学与科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它们与强调“专业化”的专业性、职业性与技术性课程大不相同。

  那么,美国为何如此重视通识教育呢?大体上有如下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通识教育与大学的性质有关。凡是综合性大学或者文理学院,本科阶段都主要以提供通识教育为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哈佛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艾略特(Charles Eliot)说,“大学是非功利性的”;其次,通识教育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有关。耶鲁大学前法学院院长科隆曼(Anthony Kronman)说:“一所高校,首先是培养品性的地方,是培育智识与道德修养习惯的地方。”通识教育提供的是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恰恰强调的是个人、责任与社会。

  我们不妨来看看哈佛是如何构建其通识教育的。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在过去的70年中历经了三次变化。上世纪40年代,该校开始了“通识教育”课程。到了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通识教育”课程过时了,哈佛作出修订,出台了“核心课程”。新世纪,哈佛在70年代所制订的核心课程内容,同样显得不合时宜。于是,哈佛再次作出改变。

  2009年新学期开始时,哈佛的新调整正式实施。名称回归为最初的“通识教育”。在这次修订中,哈佛把通识教育分为八个大的学术类别,包括:美学与阐释性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的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中的美国。每个大的类别提供了数门乃至数十门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从每一个类别中至少选择一门课。他们既可以每学期选修一门,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在毕业之前修完八门课、达到学校对通识教育所提出的毕业要求就行。

  上述八个学术门类看上去非常抽象,它们的具体建设目标是什么呢?以“美学与阐释性理解”为例。该类课程的目标是将学生看做文化与信仰的继承者与参与者,帮助其理解自身和他人。同时,了解一些语言与观念,可加强学生对文化产品的美学反应与阐释能力。而探讨涉及诸如意义的产生与接受、美学价值判断的产生等理论问题,无疑能提高学生对文化产品的敏感性。

  大学生需要知道怎样阐释文化作品,比如要了解怎样区分字面意思与象征意义,这对于评价和解释周围一切事物都至关重要。但是,上述理念又是如何在课程中加以体现的呢?或者说,与此相关的课程能教给学生什么能力呢?首先是批评技巧,即美学反应能力与阐释能力;其次是在分析原始文本的基础上,理解其语言、语言结构、艺术形式,同时能够理解其书面、口头、声像以及其他的形式;再次是教给学生如何在语境框架内分析文本;最后,还要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有实践的机会。

追问精神最值得借鉴

  那么,中国的通识教育应该从美国的通识教育拿来些什么呢?

  第一,中国的通识教育应该与大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即便在美国,也有人不断拿“有用”与“无用”的标准来质疑人文教育的价值。对此,哈佛“通识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之一西蒙斯(Alison Simmons)教授这样回应:“人文教育并非与现实生活相脱节,而是通向现实生活的一座桥梁。”而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Drew Faust)的讲话中更是点透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不是一个把各种事实塞满大脑的过程。”对于大学的本科教育来说,“冲破头脑中现实的束缚”至关重要。这种声音对于中国当下的高等教育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第二,中国的通识教育应该直面学生的现实与未来。通识教育所提供的人文教育并不是专业性的、职业性的和技术性的,为什么人们还要学习这些人文知识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文理学院在其网页上这样回答:“大学所授予的学位是某一特定领域的,但生活却是不分专业的。”由此说来,“教育”首先是个人(智性、潜能)发展的过程;其次是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使其能够融入到当代社会中;再次是锻炼个人的创造性与批评性思维的能力;最后则是学会各种基础科目所传达出的思维能力。几乎没有人会否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所学的内容会在毕业后很快忘记,但从中所学到的思维方式则不大会忘记,而且有可能会受用终生。因此,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学生所接受的人文教育与其大学之外的生活之间的联结点”。这一点,在当下中国的通识教育中还没有显现出来。

  第三,中国的通识教育应有更广阔的目标。王文说,有学者指出,西方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应对20世纪西方文明的危机而建,其目的是要捍卫西方文明的认同。与此相对应,中国的通识教育中心任务应该定位在“接续断裂的文化传统”和“加强中国的青年对华夏文明的认同”上。笔者以为这一论断有些狭隘了。哈佛大学本科生学院院长哈蒙茨(Evelynn Hammonds)说,哈佛本科教育由三个核心部分所组成,其一为专业,要求学生像学徒般集中于某个单一学科;其二为选修课,要求学生学习那些使他们在各种知识领域内探索的课程;其三为“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在校园知识追求的基础上,学着向外看世界。让学生学着向外看世界而不仅是向内看,这至少也可以成为中国通识教育的建设目标之一。

  就在哈佛改革通识教育的2009年,斯坦福大学也在研究如何改革本科教育,因为后者同样认为,无论是斯坦福还是世界格局,如今都发生了巨变,因此斯坦福应该研究在新的世纪里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该校组织了一个“本科教育研究”委员会,花了两年的时间研究如下的问题:到2020年时,人文教育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对于大学本科生的诸项要求,数量是少了、多了还是恰如其分?在专业之外,是否所有学生都要遵照统一的标准?简单地说:斯坦福给予了学生什么东西、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学生对斯坦福有怎样的期待,他们在毕业时又能从斯坦福带走些什么?

  无论是哈佛还是斯坦福,他们对于上述大学教育中最基本问题孜孜以求的追问精神,才是真正值得中国高等教育采取“拿来主义”认真学习的地方。

相关文章

会呼吸的“痛”!哈佛医学院:证明少吸氧气,延长50%寿命

2023年5月23日,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PLOSBiology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Hypoxiaextendslifespanandneurological......

Nature:哈佛大学开发出通用型癌症疫苗,或治疗多种癌症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人口的老龄化等因素,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癌症作为主要死因的情况日益突出。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数据,中国......

ChatGPT或将上岗医疗!哈佛医学教授亲测其表现接近医生

近期,ChatGPT因其高超的自然语言任务处理能力在各行各业爆火出圈。在编程、翻译、写论文等领域的应用,ChatGPT已经算是游刃有余。然而,在高壁垒的行业如医学领域中,ChatGPT却显得不够活跃。......

哈佛新研究:吃得越咸,死的越早

高盐饮食被明确定义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与高血压、肝肾疾病和肥胖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2022年7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EuropeanHeartJournal"......

超89%的学生使用ChatGPT作弊?斯坦福率先打响反击战

在去年的一篇雷帕霉素抗老应用的论文中,ChatGPT被列为改论文的一作,引发了业内的争议。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于去年11月发布ChatGPT,这种聊天机器人能根据简短的提示生成文采斐然的文字。现......

近12万人数据|哈佛:这四种健康饮食模式能降低死亡风险

饮食是健康的基础,好的饮食和习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健康状态。数据显示,不健康饮食导致了全球26%的“可预防死亡”。因此,日常饮食采用更为健康的饮食模式成为营养促进与维护健康的关键。近日,哈佛大......

哈佛博士,不配进上海小学家长群?

各个圈层,机构,组织,无不在“卷”,甚至连家委会,也卷得风起云涌。家委会的存在,原本是推进家校共育的纽带,但在很多地方,却因为家长话语权的纷争,成为了家长互“卷”的大型秀场,更因此滋生了不少矛盾,甚至......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吃得越咸,死的越早

民以食为天,饮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高盐饮食被明确定义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

清华、哈佛联合发起全球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联盟

4月22日,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111周年校庆之际,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和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发起全球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联盟,并在线举行2022年会议。据悉,全球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联盟旨......

丘成桐已从哈佛退休,全职任教清华

4月20日,清华大学宣布,被《纽约时报》称为“数学皇帝”的“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从哈佛大学退休,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这意味着丘成桐将全职任教清华。2019年4月,清华大学设立“讲席教授”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