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0 12:00 原文链接: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将成太空中最大的“相机”

  预计于2023年发射的中国空间站望远镜非常有“气势”,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立起来有三层楼那么高。它的口径为两米,与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口径相当,而视场却比哈勃太空望远镜大350倍。

  刘继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中国空间站望远镜科学工作联合中心主任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明年我国计划发射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未来它将与中国空间站共轨飞行,带来全景式宇宙高清图。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科学数据责任科学家李然表示,该望远镜运行后将成为太空中最大的“相机”。

  那么,这个太空中最大的“相机”,究竟厉害在哪?

  太空望远镜能够更好地对宇宙进行观测

  由于大气的干扰和吸收作用,包括X射线、伽马射线和超长波等在内的许多光线都无法到达地面,只有在太空中才能接收到这些波段的信号。即使有些光线可以到达地面,但由于受到大气和地面光污染的影响,地面接收到的信号也会受到干扰。将望远镜发射到太空中,就是为了屏蔽大气污染和地面光污染等因素的干扰,进行更为清晰的观测。

  李然介绍,作为中国最昂贵的空间天文设施,中国空间站望远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解答宇宙中最基本的问题,如暗物质、暗能量是什么,星系如何演化等,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宇宙。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会给超过40%的夜空区域拍照,相当于把宇宙的一块“切回来”放到地球上,这些图像会被数字化,产生非常大的数据量,全球科学家都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开展研究。

  口径与哈勃相当视场却大350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中国空间站望远镜科学工作联合中心主任刘继峰表示,预计于2023年发射的中国空间站望远镜非常有“气势”,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立起来有三层楼那么高。它的口径为两米,与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口径相当,而视场却比哈勃太空望远镜大350倍。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巡天光学设施责任科学家詹虎介绍,从目前全球规划看,在2025年至2035年间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在其工作的近紫外至可见光波段内可能将是能力最强的太空巡天望远镜,其设计指标在很多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该望远镜采用离轴光学系统,安装了5台第一代观测仪器,包括巡天模块、太赫兹模块、多通道成像仪、积分视场光谱仪、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

  李然说,哈勃太空望远镜相机的探测器有手掌般大小,而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巡天模块的主焦面是由30块探测器拼起来的,每一块都比哈勃的探测器更大,也具有更多的像素数。

  “这就好比山上有一群羊,哈勃太空望远镜看到其中一只羊,我们可以把几千几万只羊都拍下来,而且每一只都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看到的一样清楚。”李然说。

  “离家万里”的精密仪器坏了怎么修

  望远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如果出现故障问题或者需要更新换代,该如何处理?

  詹虎介绍,这台望远镜最初被设计放在中国空间站上,但这样观测会受到限制,最终采取的方案是与空间站共轨独立飞行,它自身携带燃料,需要时可与空间站对接进行补给、维修和设备更新换代。它已规划的任务寿命是10年,通过维修可以不断延长其寿命。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设计师李新峰表示,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巧妙地采用了与空间站组合体部分共轨飞行的方式,由于在一个轨道上运行,仅需消耗较少的燃料即可实现与空间站组合体部分的对接停靠。

  “望远镜对于具有工作寿命限制的、可能出现故障的科学仪器与设备进行了可维修设计。如果出了问题或者需要进行燃料补充、设备升级,可在地面指挥中心的引导之下,对接到空间站组合体部分上,由常驻密封舱内的航天员出舱,将故障设备或需要更新的设备进行维修更换。”李新峰说。

  探索浩瀚宇宙、拥抱星辰大海,中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

从中国空间站返回的巴基斯坦植物种子交还巴方

2月8日,巴基斯坦植物种子从中国空间站成功返回庆祝仪式在伊斯兰堡举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官员在仪式现场将从中国空间站返回的植物种子交还巴科学家。据了解,在中巴太空育种合作项目框架下,巴方科学家选取了......

我国新发现挑战“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经典理论

1月19日,《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团队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发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超大光谱数据样本优势,结合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数据,科研团......

望远镜观测助手的24小时

时间:1月11日地点:河北省兴隆县连营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中心楼,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观测控制室天气:阴5:56,晨光始“来云了,请注意!”不到5点,司志育手边的音响发出刺耳......

天文摄影师刘博洋:跟拍记录中国空间站“成长”

刘博洋是一位90后天体物理博士,同时也是一位天文摄影师。刘博洋仰望星空,怀揣梦想,成功用自主开发的光学跟踪技术拍摄到了中国空间站,并用几个月时间完整记录了中国空间站建设时期的12种构型,留下了异常宝贵......

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

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加上问天、梦......

太空“牧星人”:联通天地守护中国空间站

今年,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运营阶段,这就需要实时与地面保持联络。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一群航天测控人负责着中国全部航天器的测控,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牧星人。今天的《“天宫”是怎么炼成的?》系列报道,一起去看看......

空间站系统总指挥:数字技术推动空间站高效发展

中国空间站是一个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组成的“T”字构型组合体,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介绍:这样一个近百吨的庞然大物,在设计、制造、测试过程中,完全是数字化制造和验证。数字......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可放出奇异红光星系

近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布了一张距离地球2.2亿光年的飞马座螺旋星系NGC7469图像。这个星系尘土飞扬,但通过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红外线观测可以观察到其明亮中心附近密集的恒星形成环等特征。NGC7......

中国空间站完成三舱状态设置长期运控稳定实施

中国空间站自梦天实验舱11月3日完成转位、空间站三舱基本构型建立以来,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空间站长期运控管理团队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三舱运行基本状态设置,在常态化运控中确保空间站安全稳定运......

打造宜居的太空家园专访航天员中心主任卞强

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顺利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会师”太空。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创造了中国空间站访客新纪录,同时也对空间站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周,《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