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png

  11月3日,《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刊登了一篇题为“An optical nanoreporter of endolysosomal lipid accumulation reveals enduring effects of diet on hepatic macrophages in vivo”的论文。来自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发现,食用高脂肪、高糖饮食会导致有害的脂肪积累在肝脏。最让人头疼的是,即便之后切换到更健康的饮食,对肝脏的伤害也可能无法扭转。

  具体来说,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能够检测及无创追踪肝脏中脂肪积累的纳米传感器。利用这一新技术,他们首先分析了高脂肪、高糖饮食对小鼠肝脏的影响;接着,分析了当小鼠回到“健康的饮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回到健康饮食后,脂肪积累下降了,但即便很久以后,一些残余的脂肪依然在某些肝脏细胞中。

  论文的通讯作者Daniel Heller博士说:“进行一个短期的、不健康的‘饮食狂欢’是一个坏主意!肝脏会记得!”

图片.png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影响多达30%的美国人。这类患者肝脏中积累着过多的脂肪。其中,将脂肪积累在“Kupffer细胞”中(尤其是积累在这类肝脏细胞的溶酶体中)的人似乎更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的肝脏疾病。

  目前,一些成像工具(如超声、磁共振成象)能够帮助识别患脂肪肝的人,但是这些技术往往提供较少详细的信息。而新研究中,Heller博士团队开发的纳米传感器是首个实现无创检测Kupffer细胞溶酶体中脂肪的工具。这一突破有望帮助识别出病情最可能会恶化的人。

  据介绍,这一微小的传感器比人类头发宽度小约1000倍,由单链DNA缠绕在一个单壁碳纳米管(a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上制成。当检测到脂肪在溶酶体中积累后,纳米传感器发出的光的颜色会变化。因此,光的颜色对应了肝脏中的脂肪含量。

  科学家们认为,除了测量疾病进展,这些纳米传感器也许还能帮助加速与脂肪肝疾病及其治疗相关的研究。


相关文章

3位青年登《科学》,他们感谢曾经历的科研挫折

一次次失败会给科研工作者带来致命的打击,但也让他们正确认识到某条道路走不通。这就像爱迪生测试了约1600种材料才最终研制出电灯,此前成千上万次失败的意义在于,证明了之前的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在挫折中尝试......

Science:性经验如何引起大脑内部状态改变?最新发现...

大脑无疑是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它能够将各种感觉信息转换为不同的神经信号进而调控运动。这种感觉-运动转换与个体的内部状态密切相关,并受过往经验调节。已有研究表明,社会经验,尤其是性经验,可以引起社会行为......

硬核!南京大学再发Science!

极端野火威胁着人类生命、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气象学在野火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野火和气候之间的联系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目前还不完全清楚火灾天气反馈如何影响短期野火变化,这削弱了人们减轻火灾灾害的能......

上海交大携手Science: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

2005年,在庆祝创刊125周年之际,Science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对指引近十几年的科学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携手Science杂志发布了“新125个科学问题”——《......

先Science后Cell,少吃延寿的机制找到了,减少衰老蛋白

衰老,是一个复杂、多阶段、渐进的过程,发生在生命的整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体的器官、肌肉会逐渐衰老,一些疾病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近几年......

29岁美女科学家发6篇Science论文获百万大奖,决定不出国

10月31日消息,据报道,2022达摩院青橙奖名单公布,首次有4位女青年科学家获奖,每人奖金为一百万元。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白蕊,位于获奖名单之中。据报道,29岁的西湖大学女科学家白蕊是完全由......

一个月连发NS!华人学者:论文“通关”有诀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88.shtm文|《中国科学报》记者张晴丹几年前,江志伟的朋友从国内给他带了一瓶茅台,他当时发下......

最新《科学》研究开辟哺乳动物染色体编辑新领域

 染色体连接小鼠“小竹”课题组供图8月26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李伟研究员与周琪研究员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哺乳动物完......

历时7年发《科学》论文,审稿人为延迟发表道歉

2021年5月,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刘默芳团队向知名学术期刊《科学》递交了一份投稿。不久,编辑部就反馈了第一轮修改意见。看过之后,他们倒吸了一口凉气。其中一位......

C9高校,再发Science!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荣斌、江维教授团队与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唐任宏团队合作,在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Pituitaryhormoneα-MSHpromo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