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1 14:04 原文链接: 最新研究:气候变暖或使高山植物暖化适应性下降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一项气候变化模型研究论文称,未来气候变暖或使石竹、矮小肥皂草等高山植物各个物种内适应暖化的个体数量减少。这一潜在适应不良会进一步增加这些植物面临的风险,因为其分布范围因气候变化而发生了改变。

该论文指,气候变暖带来了温度改变,本地植物物种可能会面临灭绝、适应新的环境,或跟上不断变化的气候等情况。预测不同生物体未来迁移的研究,通常将物种视作一个适应自身生长生存最佳温度范围的整体来看待,但这一范围极为忽视物种内变异。

基于此,论文通讯作者、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约翰内斯·韦塞利(Johannes Wessely)和同事开发出一个模型,纳入了包括石竹、矮小肥皂草和马先蒿等6种欧洲阿尔卑斯山高山植物的气候耐受种内变异,以了解它们在21世纪面对气候变暖将如何反应。

与此前研究一致,他们开发的模型预测即使有种内变异,每个物种都面临地理生存范围的丧失。而随着气候变暖,该模型预测其中5个物种(除了石竹)对更高温度具备遗传适应的个体的出现频率降低了。

论文作者认为,这一反直觉现象可能是由前沿定植和优先效应所致。换言之,已经在一个物种地理范围前沿的适应寒冷的植物,可以拓展到它们未定植的区域,但随着气候变化,它们也会阻碍适应温暖的植物完成定植及生存。

相关文章

珊瑚应对气候变暖的驯化适应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晖团队联合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和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揭示了珊瑚应对气候变暖的驯化适应及其生理和分子......

湖泊生产力和气候变暖对多环芳烃积累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博士万难难和研究员冉勇等人,探讨了中国东部湖泊水体有机质和全球变暖对多环芳烃积累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of......

首次发现气候变暖引起鳗草南界北移现象

 气候变暖使温带海域鳗草地理分布南界北移  课题组供图9月18日,记者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国际学术期刊Cell子刊iScience在线刊发了该所研究员周毅团队新研究成......

研究首次发现气候变暖引起鳗草地理分布南界北移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子刊iScience在线刊发了中科院海洋所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发现了气候变暖致使鳗草地理分布南界北移的现象,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海草床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为确定鳗草地理分布北......

研究发现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发出响应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副研究员马倩倩与合作者研究发现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相关研究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ChangeBiology)。马倩倩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黄建国研究员为通......

全球气候变暖,格陵兰冰盖海平面升逾270毫米

北京8月30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的一项气候科学研究指出,无论在哪种气候变暖预测情景下,格陵兰冰盖的整体冰损失加上降水量、冰流排放和融水径流的增加都将使海平面至少......

异常高温为气候变暖再敲警钟

入夏以来,北半球多个国家遭遇持续高温热浪天气,欧洲多地都突破高温历史纪录。气象学家们普遍认为,今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节奏、程度、高温的极端性与破纪录频次十分罕见。北半球极端高温由多重因素导致。一是大气环流......

过去40年,热浪所致死亡风险迅速增加

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热浪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断加剧。近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高级工程师赵亮和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黄存瑞课题组合作......

全球气候正在显著变暖,中国该怎么办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气候正在显著变暖。全球平均温度增速达0.15℃/10年,我国平均气温升温速率达0.26℃/10年。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

“中华水塔”青海省年平均气温升温率高于亚洲升温率

青海省气候中心16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1961年至2020年,青海省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温趋势,每10年升温为0.36摄氏度,升温率高于亚洲的升温率。地处世界屋脊的青海省,平均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