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9 11:41 原文链接: 最新研究显示土壤在减缓气候变化中有巨大潜能

  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需要清洁能源和有效清除大气中的碳。近日,由自然保护协会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首次将土壤在全球森林、湿地、农业和草原上的碳减排潜力汇总在一起,计算出全球土壤在碳储存方面的巨大潜力。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可持续发展》(Nature Sustainability)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干旱、暴雨、洪灾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正在极大地改变人类生存环境,而减缓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内容之一。虽然大自然在缓解失控的气候变化方面有着强大的作用,但与对森林或红树林等减缓作用的关注相比,土壤作为自然气候解决方案在历史上所受的重视程度一直较低。

  由于具有农业方面的相关利益,增加土壤碳含量是增加碳汇和减少排放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土壤碳气候战略的实际实施滞后于其潜力,部分原因是人们对潜在规模以及如何利用这种机遇缺乏明确的认识。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中心的研究人员量化了陆地为主的土壤碳在自然气候解决方案中的作用,并回顾了一些可利用潜力的项目设计机制。

  研究表明,土壤占全球自然气候解决方案总潜力的25%,其中40%是对现有土壤碳的保护,而60%是对濒危种群的重建。土壤碳占森林缓解潜力的9%、湿地的72%、农业和草地的47%。除减缓气候变化外,土壤碳对于陆地上防止碳排放,清除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也很重要。

  研究及时提醒,人类不应忽视土壤和改良土壤管理具有储存碳的巨大潜力,以及这些生态系统能为气候、野生动物和农业带来的诸多好处。

  此外,农林复合经营是增加土壤有机碳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具有巨大的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力。以改善土壤健康为基础的良好农业生产,不仅可有效增加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生计多样化,还可提高农场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对农业部门来说,更有效地管理土壤,就是在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的最大贡献。

相关文章

长期施肥驱动黑土微生物介导土壤磷循环方面取得进展

在集约化耕作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施肥是快速补充土壤养分的重要途径。不同培肥管理形成各自土壤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种群。在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继续推进化肥减量化、化肥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构建......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培养结构体系培厚拔尖人才生长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基础研究,......

突破危险的界限——气候临界点究竟是什么?

气候临界点是气候变化研究的热门领域,也是全球面临的最大气候风险。关于气候临界点,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诺德豪斯曾有这样的一个比喻:一叶在水面上漂浮的独木舟开始倾斜进水的时候,尚能保持平衡......

城市环境所在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跳虫群落影响获进展

城市土壤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而重金属元素可伴随食物和可吸入颗粒等方式进入人类和动物体内,对生命构成危害。跳虫是普遍存在的城市土壤动物,其群落对环境污染反应灵敏,常被用作研究重金属污染对土壤......

广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

2月17日,广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工作启动仪式在容县举行。按照国家2023—2024年全面铺开、2025年完成成果上报的总体要求,预计全区要完成10万个土壤表层样点调查采样,今年要完成70%以......

气候变化扩大蚊子活动范围,致疟疾传播范围扩张

2月14日,一项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快报》(BiologyLetters)上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扩大了蚊子活动范围,从而扩大了疟疾的传播范围。根据这项研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烟台海岸带所在滨海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滨海湿地的蓝碳功能和增碳潜力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于自然的重要解决方案。滨海湿地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温升高、降水变异、大气氮沉降等环境变化决定滨......

稻田土壤碳铁复合物对有机碳保护效应与机制研究获进展

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铁矿物。有研究强调碳铁耦合对土壤有机碳长期储存和稳定的重要性,而由于碳铁复合物难以从土壤中分离,其对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认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团队以2线......

稻田土壤碳铁复合物对有机碳的保护效应与机制取得进展

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铁矿物,大量研究强调了碳铁耦合对土壤有机碳长期储存和稳定的重要性,但由于碳铁复合物难以从土壤中分离,其对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认识尚未深入。为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

三种地带性土壤外源铜移动性的时间效应获揭示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在秸秆和工程菌降低中国三种地带性土壤外源铜移动性的时间效应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Pedosphere。石含之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杜瑞英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