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具有自动学习环境中哪些刺激预测着潜在威胁的能力。而当刺激没有达到意识水平表征时,人们是否仍能够习得这些刺激与恐惧的联结?情绪准备理论(Preparedness Theory)认为,采用威胁性相关的情绪刺激(如恐惧的面孔)与负性刺激(如电击)进行联结,对于无意识恐惧条件化的建立颇为重要。然而,关于无意识的恐惧条件化的建立是否一定依赖威胁性情绪相关的刺激存在争论。

  考虑到空间频率特征作为视觉刺激的重要基本属性,在情绪信息加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对于威胁性相关刺激的处理被认为主要依赖刺激的低空间频率(Low Spatial Frequency,LSF)成分而不是高空间频率(High Spatial Frequency, HSF)成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蒋毅研究组与王亮研究组合作,检验了建立无意识恐惧条件化的另一种可能:相比于刺激的情绪效价,其空间频率信息在无意识恐惧条件化的建立过程中可能也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采用情绪上中性的光栅刺激作为条件化刺激(Conditioned Stimuli,CS),并操纵其空间频率。同时,研究使用闪光融合范式(Critical Flicker Frequency,CFF)来操纵这些刺激的意识水平。以电击刺激为非条件化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i,US)。研究通过记录皮肤电(图1 A-C)以及瞳孔的反应(图2 A)来比较不同空间频率和不同意识状态下的恐惧条件化过程。

  系列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在无意识条件下,情绪中性刺激的恐惧习得依赖低空间频率特征,即只具备低频率成分而不具备高频率成分的恐惧条件化刺激(CS+),相较于非恐惧条件化刺激(CS-),会引发更强的皮肤电反应(图1D-F)和更大的瞳孔扩张 (图2B-C)。此外,无意识的恐惧联结只需几个试次即可快速习得,但随着条件化的进程会逐渐习惯化(图2B),一旦移除US,已建立的恐惧条件化会迅速消退(图1E)。相比之下,在意识水平,高低空间频率的刺激均引发了相似的皮肤电反应差异(图1G),但恐惧习得发生得较慢,在移除US后,这种联结仍可以维持一些试次(图1H-I)。

  研究表明,无意识的恐惧条件化并不完全依赖威胁性相关的情绪刺激。即使是情绪中性的刺激也可以与非条件化刺激在意识下建立有效联结。这证明了无意识的恐惧条件化依赖刺激的低空间频率特征,而有意识的恐惧条件化则无空间频率偏好。研究显示,瞳孔反应与皮肤电反应一样敏感,可作为测量人类无意识恐惧条件化的有效生理指标。上述研究为无意识恐惧习得提供了新见解,揭示了空间频率在整个条件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未来研究的刺激选择提供了参考。此外,探讨无意识恐惧学习的机制,可以促进对焦虑障碍或恐惧症的深入理解。


相关文章

心理所发现无意识恐惧联结学习依赖低空间频率视觉信息

为了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具有自动学习环境中哪些刺激预测着潜在威胁的能力。而当刺激没有达到意识水平表征时,人们是否仍能够习得这些刺激与恐惧的联结?情绪准备理论(Preparedne......

不该因冠状病毒而感到恐慌的10个理由!

无论我们是否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归类为流行病,它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它已经蔓延到了几个大洲。大流行意味着疾病在三个以上不同地理区域同时持续和持续传播。大流行不是指一种病毒的致命性,......

NatNeuro|李翔团队揭示m6dA参与恐惧消除

恐惧引起的焦虑障碍影响着世界上数以万计的人。恐惧反应是机体基于对应激的判断而做出的一种具有自我保护性质的本能反应。然而,过度的恐惧则会导致包括焦虑症在内的一系列精神疾病,这类精神疾病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恐惧感来自哪里?Nature子刊文章改写教科书

BoLi教授致力于杏仁核两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杏仁核附着在海马末端,呈杏仁状,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基底外侧核群和皮质内侧群。通常成对出现,分别位于小鼠和其他脊椎动物大脑左右两边。杏仁核是集中参与学......

实验称人天生害怕蛇和蜘蛛:6个月大婴儿看见紧张

欧洲科学家的一项新实验发现,仅6个月大的婴儿看到蛇或蜘蛛的图片也会紧张,说明这种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而不是后天习得。对蛇和蜘蛛的恐惧是一种普遍现象,尽管现代社会许多人从未见过野生的蛇或毒蜘蛛。一些......

恐惧可影响整个食物链

一项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浣熊研究发现,对大型食肉动物的恐惧可以对其他猎物产生与被捕食者相同的效果,而且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并传递到整个食物链,这表明顶级捕食者在生态系统内的影响力比以前认为的更为深远......

研究人员用光来战胜小鼠的健忘症

恐惧记忆的行为表达。在初始(未学习的)状态,小鼠没有获得条件特异性的记忆印记。在学习过的记忆状态,小鼠得到了一种突触增强的恐惧记忆印记,它使得小鼠会在恐惧环境中表现出冻住行为。在遗忘状态,蛋白合成抑制......

科学家解析本能恐惧的脑功能联接图谱

4月9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包括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王立平课题组、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徐富强课题组、生物物理研究所陈霖团队、中国科学技......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利用“开”“关”控制动物本能恐惧反应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王立平团队近日在脑科学研究领域获得新进展,研究有望为进一步解析包括恐惧情绪在内的物种繁衍生存基本神经环路特征和精神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该......

研究人员发现记忆回路可通过新路径想起旧记忆

人们在经历恐惧事件后会形成脑回路支持这一记忆,而这种路径会慢慢变化。患焦虑症的人,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会经常体验到长期的、被夸大的恐惧。最近,由美国国家卫生院资助的两项独立研究表明,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