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9 15:29 原文链接: 论文作者名气大影响审稿人评审

一项新研究证实,在科学界拥有知名度将有助于论文发表。当一篇论文的唯一作者不为人知时,只有10%的审稿人建议接收这篇论文,但当同一篇论文的署名者是诺贝尔奖得主时,59%的审稿人表示赞同。

这项研究招募了数百名研究人员来审查一份经济学手稿。“令人难以置信。”未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诚信与同行评议》主编Mario Malicki说:“这是我们见过的关于发表偏倚的最大随机对照试验。”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抱怨“马太效应”。马太(来自《圣经·马太福音》中一个关于富足的寓言)效应是社会学家Robert Merton和Harriet Zuckerman在1968年创造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地位高的研究人员往往不成比例地获得更多研究成果。

但记录这种偏见往往存在弱点,如样本量小或缺乏随机性。为避免这些问题,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Jürgen Huber领导的一个团队,向大约3300名研究人员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审查一份为期刊准备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有两位作者,都来自美国查普曼大学,他们分别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Vernon Smith,去年他在谷歌学者网站上有超过5.4万条引文;以及Smith以前的博士生Sabiou Inoua,去年只有42条引文。潜在的同行审稿人收到了论文的3种描述之一:第一,只点名Smith,把他列为通讯作者;第二,只有Inoua;第三,没有作者。

该团队近日在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同行评议和科学出版物大会上报告说,最终有821名研究人员同意进行评审(该研究结果也出现在上个月发布在SSRN服务器的预印本中)。Smith的突出表现似乎影响了人们的反应:在只得到他名字的研究人员中,38.5%的人接受了评审邀请;在没有收到名字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为30.7%;只有Inoua的人群为28.5%。

然后,研究小组进行了下一步研究,以避免在自己的研究中出现偏见。他们将重点放在313名最初没有收到作者姓名的自愿审稿人身上,并随机分配给他们3份手稿中的一份进行审稿,其中一份只列出Smith,另一份仅列出Inoua,第三份没有作者。该团队还告知评审者,他们的评估将是一项实验的一部分,该实验涉及多个受邀同行评审,而不是通常的两到三个。

Smith的手稿赢得了审稿人的最高评价,他们称赞其包含了新的信息和有数据支持的结论。24%的人在没有作者的情况下对该版本进行了评审,建议接收该版本(有直接或轻微修改)。同时,Smith和Inoua也正在修改这篇论文,他们随后将其作为预印本发表在期刊上。

这种明显的差异可能不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但新研究的一位作者却感到担忧。因斯布鲁克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Christian Konig Kersting说:“相同的工作不应该因作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评价。这使得年轻和不知名的研究人员很难在学术过程中迈出第一步。”

研究出版偏见的研究人员建议,作者和评审者身份都被掩盖的双盲评审可能会减少马太效应。但Kersting表示,这种策略可能行不通,因为审稿人通常可以从预印本或会议报告中识别出作者。

相关文章

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人才子项目拟入选案例公示

各有关单位:按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现对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优秀主编、编辑、审稿人案例遴选汇编项目拟入选案例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2......

论文作者名气大影响审稿人评审

一项新研究证实,在科学界拥有知名度将有助于论文发表。当一篇论文的唯一作者不为人知时,只有10%的审稿人建议接收这篇论文,但当同一篇论文的署名者是诺贝尔奖得主时,59%的审稿人表示赞同。这项研究招募了数......

论文作者名气大影响审稿人评审

一项新研究证实,在科学界拥有知名度将有助于论文发表。当一篇论文的唯一作者不为人知时,只有10%的审稿人建议接收这篇论文,但当同一篇论文的署名者是诺贝尔奖得主时,59%的审稿人表示赞同。这项研究招募了数......

历时7年发《科学》论文,审稿人为延迟发表道歉

2021年5月,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刘默芳团队向知名学术期刊《科学》递交了一份投稿。不久,编辑部就反馈了第一轮修改意见。看过之后,他们倒吸了一口凉气。其中一位......

青年科学家5年内拿不出成果就面临淘汰

中科院院士:青年科学家5年内拿不出成果就面临淘汰,有的单位已现“马太”效应,重复给某一人奖励“现在社会上经常说青年科学家要坐得住‘冷板凳’,可是有些研究成果都还没拿出来,‘板凳’就被人家抽走了,青年科......

全球审稿人实力排行榜发布,中国排名几何?

对每一位提交论文的作者而言,最忐忑的可能是论文提交后是否能被送审,以及能否得到修改的机会。同行评议,这个当代科技出版必经的过程,已经成为确保科学发表记录可信、严谨、品质的关键一环。诚然,对于同行评议的......

曝光!操纵引用?爱思唯尔调查数百名审稿人

爱思唯尔对涉嫌滥用同行评议来增加个人论文引用量的审稿人展开了调查。来源:Pixabay最近,荷兰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对数百名审稿人开展了调查——怀疑他们故意操纵同行评议流程,以增加自己文......

大学国际化:“马太效应”进行时

6年前的2013年,徐飞刚刚就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是时,该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闫月勤正在领导团队,编制我国首份大学国际化排行榜(以下简称“排行榜”)。当榜单编订完成,闫月勤......

Publons创始人:中国审稿人意见应被世界听到

去年被“国际人脑图谱学会”提名新一届理事会主席,让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左西年走入公众视野。他是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除了学术带头人、博导甚至科普科学家的头衔外,还有一个身份——脑图谱领域权威审稿人。安德......

自然出版集团将在旗下所有期刊推行“新政”

图片来源:《科学》杂志官网今日视点一旦你把论文提交到期刊编辑部,那么,让审稿人知道是谁写的这篇论文,到底有多重要?此前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研究者更愿意匿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对论文的评价更公正。然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