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评论:有多少教授能像饶毅那样“慢”

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就科学界如何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表示:“我自己的论文数量比较少,自从2004年有独立的国内实验室后,发表过3篇原始文章。2006年、2009年、2010年,我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 饶毅有“底气”,也有机会把自己的“慢”呈现出来。说其有“底气”,是因为他当年回国时,是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他的回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这样有来头的人物,学校是不会以其暂时“不出活”就让他走人的,否则不是说明当初学校引进他时看“走眼”了吗?但就是这样,饶毅也感到了压力。他表示:“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求快,对我也不例外。……好在我已有工作基础,而且2005年在中国发表过一篇《细胞》论文,我得到的支持可以持续一些时间,只要我不怕喝倒彩的压力,不脱离自己的特点转而追求急功近利,还可以承受慢一些带来的压力。” 很明显......阅读全文

评论:有多少教授能像饶毅那样“慢”

  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就科学界如何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表示:“我自己的论文数量比较少,自从2004年有独立的国内实验室后,发表过3篇原始文章。2006年、2009年、2010年,我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  饶毅有“底气”,也有机会

饶毅:处理学术不端 莫再坐而论道

  这些年,学术不端的风波在国内时有发生。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术不端表现最多的就是科学研究不端。对于科研不端,有三个问题需要解答:该不该处理?能不能处理?怎么处理?  该不该处理?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比较多的共识。现在,科学研究已成为一种职业,参与的人很多,不可避免会牵涉各种利益纠葛。仅靠科

饶毅:卸任才能检验学术体制的稳定性

  9月3日,饶毅正式辞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职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吴虹教授出任新一任院长。之后,饶毅在博客中用孟子的“尽其心、以事天”总结工作,结尾还写到“我个人感谢今天凌晨学院老师给我寄来的评语/悼词,活着听悼词乃人生一大幸福”。很多人对饶毅的卸任辞表示惋惜,在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

举报饶毅学术造假,竟然牵出学术圈的“惊天大瓜”

  学术圈有一个不成文的“共识”:饶毅一出,就是大事。  但偏偏有人不信邪,向有关部门举报饶毅,“罪名”还是科学家们的大忌:学术造假。  和饶毅同批被质疑“学术造假”的,还有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国科学院裴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以及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这一个两个,都在领域内颇有

熊丙奇:选院士饶毅出局 是否学术“逆淘汰”

  据报道,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享有国际盛誉的神经学科学家、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8月17日,这个“顶级海归”在科学网上发博客称“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饶毅的落选,中科院新闻发言人表示,“具体原因并不是很清楚。”   饶毅的首轮出局和宣布不

饶毅卸任北大生科院院长

  9月3日上午10点,北大宣布饶毅卸任生科院院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吴虹教授将出任新一任院长。   吴虹简历: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和医学药理学系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遗传技术中心主任。JCCC癌症干细胞研究项目联合副主任。JCCC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项目成员,信号转导研究及治

饶毅:转基因期待理性

   饶毅  2012年10月末,有感于公众人物郎咸平公然称广西大学生精子数下降是因为转基因所致的“无耻造谣”,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发文抨击,把此言行喻为“保龙种”,并与清末“扒铁路”的愚行相提并论,以反讽郎咸平在反对转基因上的“偏执”。  对于方舟子后来在微博中转述的“饶毅视郎

饶毅:从此不再参评院士

  一只鞋子掉下来了。8月17日清晨,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发布:饶毅出局。  没有太多的等待,另一只鞋子紧接着落地,饶毅宣布,从此不再参选院士。  两只鞋子立时引发了公众无数关注。  这或许是一种揶揄。  3天前,饶毅撰写长篇博客文章,呼吁降低科学界职称。  8月17

饶毅教授最新JNeurosci文章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求偶过程分子机制中的一种关键因素:J胺,这将有助于解析求偶现象中的神经生物学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饶毅教授,这项研究由饶毅教授实验

饶毅:国产博士的记录

  5月24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巨大突破的程亦凡应邀来到清华大学作学术演讲,这位跨越物理和生物两大领域的学者大器晚成,2013年,他与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的David Julius教授一起解析了近原子分辨率的膜蛋白TRPV1结构,成为冷冻电镜领域的重大突破。当时,在这项研究刚刚发表不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