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首获多项重大发现

记者2日从设在同济大学的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中国办公室获悉,由中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导的新十年科学大洋钻探首航——“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49航次(IODP349航次)在历经62天紧张而忙碌的科学钻探后,于3月30日在台湾基隆港靠岸,标志着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圆满结束。 IODP349航次共同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李春峰表示,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首次获取了南海中央水深4000米深海海盆的岩芯纪录,仅从船上的初步分析看,就已获得多项重大新发现: 一是首次获得南海形成年龄的直接证据。迄今为止,南海的形成过程和年龄都是根据地球物理探测间接推断的。此航次首次突破软性沉积岩,钻取到海底扩张时期形成的硬性玄武岩,并在南海东西两大海盆都获得了非常新鲜的洋壳玄武岩样品。由此,科学家们可精确确定海盆扩张时代与岩浆活动过程,并初步标定南海东西两大海盆的年龄。 二是发现南海形成过程中有多期次大规模火山喷发。钻探发......阅读全文

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告捷 我国跻身深海研究前沿

  6月11日,随着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停靠上海南港码头,由中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导的我国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圆满完成了2个航次、历时4个月的科学考察任务。这也是国际大洋钻探船首次停靠中国大陆港口。  12日,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中国办公室、同济大学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此次南海新一轮大洋

南海是怎么成为南海的

  6月11日,伴随着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停靠上海南港码头,由中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导的我国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至此圆满完成了两个航次、历时4个月的科学考察任务,这也是国际大洋钻探船首次停靠中国大陆港口。  这次钻探,掀开了3800万年前南海一带地球大陆板块分裂奥秘的神秘一角。虽然从南海深处钻取的

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进入“下半场”

  这一次,要讲述的,是南海如何从陆地变成海洋的故事。故事的挖掘者,是正停在香港招商局码头的“决心”号大洋钻探船;故事的解读者,则是来自全世界各个领域的科学家。  这是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由我国科学家主导,它包括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7和368两个航次,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66名科学家参加

钻到海底“窥探”地球:大洋钻探有多牛

  一望无际的美丽南海再次迎来了蓝色的“决心”号,中外科学家在这里开展第三次大洋钻探。近半个世纪以来,利用大洋钻探的先进技术,科学家钻到海底“窥探”地球,创造了深海和地球科学一个接一个学术亮点。  从夭折的“莫霍计划”到大洋钻探  打一口深井,打穿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看看“原位”的地幔究竟长

我国科学家主导的南海大洋钻探即将实施

  1月23日,同济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持的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49航次(英文简称IODP349航次),将于1月28日从我国香港启航。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春峰教授、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林间教授联合担任此航次首席科学家,上船参与科学考察的中

汪品先: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年轻想做事情的时候做不成,老了该谢幕的时候反而要登场。”汪品先开玩笑说,“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那是1959年的夏天,一辆从高加索山上下来的卡车底朝天翻倒在黑海岸边,被压在底下的莫斯科大学地质队员里,有个叫汪品先的中国学生。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绝没有想到,前面等待着他的,是要比翻车更糟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岩石圈“脱碳换骨”的秘密

  地幔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储库”,封存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碳。通过大洋钻探,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岩石圈“脱碳换骨”的秘密:南海地幔深部存在一种高度富碳的新型岩浆,可在岩石圈的作用下“脱碳”,连续转化为碱性玄武岩。  地球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圈层有机组成的一个整体,碳元素在这些圈层之间

我国科学家主导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起航

  1月28日,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持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49航次(英文简称IODP349航次)从我国香港起航。这是新十年(2013~2023)“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首航,也是我国时隔15年后第二次在南海实施大洋钻探。     据悉,IODP349航次由美国深海钻探船“决心”号执行,将历时

日本在海底钻探1.6公里 收集地震数据

  钻探用的导管   正在海上作业的地球号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上月末,日本科学家成功地在世界上最活跃的海底地震带钻探约1.6公里深,这是第一个用于收集地震数据的深海钻探工程。   深海钻探船“地球”号使用一种叫做隔水导管钻井的特殊技术钻探距离日本东南部约58公里处的地震带

我国科学家主导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

  2月8日,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挪威、日本、印度等国家的33名科学家在香港的招商局码头登上美国“决心”号大洋钻探船,即将奔赴南海执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第367航次任务,探寻地球海陆变迁之谜。这也标志着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正式拉开序幕。  此次南海大洋钻探计划在南海

记汪品先院士:求解深海之谜

  “你看,大西洋是这样裂开的……”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指着办公室墙上的一幅海底地形图,引导记者理解深海的概念。他有一个观点,就是海洋强国一定要体现在深海大洋上。  这位年逾古稀的科学家是推动中国深海研究的先行者,是首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的首

南海大洋钻探:南海海底两百万年前浊流激荡

  根海底岩芯样品中既有四十万年前的化石,又有两百万年前的化石,是“时空穿越”,还是另有内情?     “看,取出来了!”伴随着一阵欢呼声,2月1日凌晨,钻探船“决心号”成功在南海4250米深处获取了第一根近10米长的岩芯。    “第一周的工作完全颠覆了南海‘安静’的形象,200万年前这里曾发生剧

“决心”号“探海神针”深度达全球第七

  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在南海北部海域顺利进行。截至目前,在IODP367航次第二个钻探站位,“决心”号插入南海海底的“探海神针”已超过1500米,这一钻井深度在国际大洋钻探历史上达到全球第七。  “决心”号目前正在进行钻探的这一钻井编号为U1500B。3月25日,“决心”号在该孔13

中国科学家积极开展南海科学研究

  探索大陆岸边的边缘海形成机制,是国际前沿的地球科学基本问题。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南海盆地演变、深海沉积、微生物与碳循环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  边缘海介于陆地和海洋之间,是海陆相互作用的界面。边缘海的发育,改变了大陆和大洋之间的物流和能流。南海作为亚洲岸外的最大边缘海,探寻其“前世

大洋钻探:半世纪后迎来更大机遇

   50年,3700多口井,取芯40多万米,大洋钻探计划是迄今为止深海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地球科学研究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国际合作项目。  展望未来,大洋钻探作为“航母”和“旗帜”的作用仍将继续,但是未来还有没有新意?科学上的突破口在哪里?中国科学家能够在其中发挥什么重要作用?《中国科学报》记

从上海,到海上:中国海洋科考的“上海印记”

  如果将我国漫长海岸线比作一张满弦的弓,万里长江就好像一支蓄势待发的箭,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正是箭头。每年,我国有许多考察船都从上海起航,奔赴蓝色的大海或白色的极地,探索地球科学奥秘,在建设海洋强国进程中,烙下深深的“上海印记”。  上海是我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的家。自从1984年我国首次

南海所一项成果入选2019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

  日前,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航海学会及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评选出了2019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由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孙珍研究员、林间特聘研究员和徐敏研究员领衔的科技团队牵头实施的成果“国内最长最深海底大地电磁探测完成”入选。南

“海洋六号”深入南海北部区域再探可燃冰

  □ 可燃冰又称甲烷水合物,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结合形成的白色结晶体,能像天然气一样燃烧,通常存在于大陆架海底地层以及地球两极的永久冻结区域。可燃冰被看作是有望取代煤、石油的新能源     □ 经研究人员多年研究,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共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含矿区总面积

82岁院士深潜南海海底

自己认为顺理成章的一件小事,却引起巨大社会反响。“82岁高龄深海下潜3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最近成了“网红”。近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其他院士们不仅为他点赞,还详细询问他的下潜感受。上世纪70年代末,海南岛西边的莺歌海打南海第一口探井时,汪品先在岸边为石油井做

“蛟龙”明年或赴南海采集可燃冰样品

“蛟龙”号海试队员挥举红旗向码头上的人们致敬。   “蛟龙”号机械手。   母船上的“蛟龙”号。   ■“蛟龙”归来   可能人们对201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海底插上五星红旗的一幕还记忆犹新。明年,“蛟龙”号将有望再探南海,对南海的形成、环境、地质地貌进行研

台探测船将赴南海找油

  据台湾《中国邮报》25日报道,台湾在南海地区动作频频,除了加强在太平岛和东沙岛的军备外,台湾最新设计建成的海洋探测船即将正式启用,首要目标是前往太平岛周边海域,实施“海域震测及钻探”,展开台湾在南海油气开发的前置作业。   台湾《中国时报》的报道说,这艘名为“海研5号”的海洋探测船,隶属于台湾

“深部生物圈”古菌揭示生命起源

   生活在阳光下,我们看惯了飞禽走兽、树木花草,不会对“万物生长靠太阳”产生怀疑。最近几十年,随着海洋科技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发现在海洋底部一些黑暗的极端环境下,也有微生物活动的迹象。  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海洋学实验室教授王风平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

揭秘中国深部探测计划:资源短缺成最大动因

  编者按   在7月刚刚公布的中国“科技十 二五”中,强调了对“三深”、“三极”的科学考察。深海、深地、深空,以及南极、北极、青藏高原,这些过去只能在科幻书籍中研读的领域,正吸引着中国科学 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指出的,“空间、海洋和地球深

我国在南海建立“野外实验室”

  深海沉积是地球表层系统演化重要的“信息载体”。在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基础研究计划——“南海深部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南海东北部建成全球先进的深海沉积动力过程观测“野外实验室”,目前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   据该项目负责人、正在“决心”号参加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的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刘

李小森:中国可燃冰商业开采有多远

  天然气水合物,又名可燃冰,这个原本只为专业人士了解的新能源,随着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供应的日益短缺,近年来为广大民众所关注。我国可燃冰的研究进展如何?何时能实现商业化开采?近日,《科学时报》专访了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李小森。各国期待:储量

汪品先:深海研究将从南海破冰

  近日,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在参加由中国地质大学举办的“地球生物学国际研讨会”时向《科学时报》记者透露,我国科学家正在积极推进一项关于南海深部的基础科学研究计划,“如果获得成功,这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深海研究计划,我们希望有更多单位共同参与”。   据介绍,南海是我国最大的外海,平

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举行 17位院士出席

  7月2日,“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举行,千余名海内外华人学者参加研讨。  这次大会强调“回归学术本位”,没有开幕式,不设主席台。与会者不论头衔一律平等,出席大会的17位院士和学生一起参加讨论,一样在分组会上作报告。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追记海洋地质科学家秦蕴珊院士:向海洋地质进军

①2013年1月,秦蕴珊题字于青岛汇泉弯畔,科学与艺术 在山下分手 在山上会合。②2006年,秦蕴珊与陈丽容,青岛中山公园,樱花树下。③1994年,与博士们在一起。(前排自左向右:陈丽容、秦蕴珊、翟世奎、石学法;后排自左向右:姚德、阎军)2015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

日本率先开发可燃冰 各国已经展开竞逐

  日本经济产业省近日公布,已成功从近海地层蕴藏的甲烷水合物(一般称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中分离出天然气,这一消息让非常规天然气再度趋热。   相比过去两年全球热炒的页岩气,可燃冰蕴藏的天然气资源量还要多出很多倍。可燃冰,是否会继页岩气之后再度引发新一轮能源革命?   各国竞逐   可

印度洋缘何成为 中国大洋科考前沿阵地

  穿越马六甲海峡、航经安达曼海,正在执行中国和巴基斯坦首次北印度洋联合考察任务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科考船近日驶入印度洋。  浩瀚的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也是中国大洋科考的前沿阵地。印度洋的魅力何在?为何吸引了中国海洋科学工作者的关注?  “年轻气盛”——地质年代在所有海洋中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