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生活方式分数”,与结直肠癌风险...

众所周知,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近日一项研究致力于将个体生活习惯对结直肠癌风险的影响进行量化。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3位,是一种“现代病”、“富贵病 ”,主要症状是便血、腹痛、大便异常、乏力和贫血等,其发生原因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类型直接相关。但如果及时筛查和纠正生活习惯,它也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根据血液和生活方式数据中某些生物标志物的水平,为近29000人分配了“生活方式评分” 。他们发现,分数较高的人更容易患结肠癌。这项研究于3月31日发表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年度会议上。 为了计算生活方式分数,研究人员使用了参与美国癌症协会癌症预防研究第二阶段“Lifelink”队列的数据。 炎症通常被认为是生活方式影响结直肠癌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当前的研究中,他们查看了生活方式数据以及从参与者收集的血液样本中三种生物标志物的水平。即炎症标志物hsCRP、胰岛素上升的标志物......阅读全文

从不治之症到对“基因”下药:结直肠癌百年寻因路

  2018年8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一家餐厅,斯蒂芬· 埃斯特拉达(Stephen Estrada)先生和他相恋十年的恋人终于十指相扣,走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婚姻殿堂。在场的亲朋好友为他们欢呼祝福的同时,也为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年仅32岁的埃斯特拉达是一名晚期结肠癌患者,四年

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结直肠癌篇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属于世界上第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建立合适、可靠的结直肠癌动物模型,对于其病程机理研究和临床药物治疗都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结直

直肠癌诊治水平提升刻不容缓

  “未来,直肠癌仍应坚持综合治疗的模式,在精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力争最大限度的保留器官功能。”  “的确,新辅助治疗直肠癌,能够降低局部复发率,但是却无法达到生存获益,这也是我们外科医生心中永远的痛。”  两段话,前面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武爱文教授的观点,后面是北京协和医院肖毅教授提出的

结直肠癌发病率为何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

  如今,结直肠癌在美国依然是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的主要来源,据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将会有14.56万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而且会有5.102万人因此而死亡,这就使得结直肠癌成为了美国第四大被诊断的癌症类型,同时也是第二大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图片来源:iran-daily.com  从20

结直肠癌研究体内外模型综述

  引言: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拥有国内最大的慢病毒文库,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疾病关键基因科研服务供应商,在疾病研究领域的实验积累已逾14年!在这里,我们为大家特别整理了10多个研究领域的经验所得,将最实用的精华分享给大家!上一期帮大家总结了胃癌研究中体内外模型的选择,以及病毒

结直肠癌诊治还须“早”发力

   一例早期结直肠癌,只需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即可治疗,人均住院天数为5天,相关医疗费用在1.05万元。但如果是一例IV期结直肠癌,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放化疗+靶向用药等手段治疗,人均住院天数为140天,相关医疗费用至少在30万元。  前不久,在第三届国家癌症中心结直肠癌国际高峰论坛上,山

五十岁后要警惕结直肠癌

   有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我国结直肠癌的患病率增长了53.3%,每年净增长4.2%。因此有专家认为,结直肠癌未来可能超过肺癌,成为第一癌症杀手,而且越是发达城市,患病率相对越高。值得关注的是,近一半患者首诊即为晚期或由于手术后复发转移进入晚期疾病状态,无治愈机会,只能以延长生存及提高生活质量为

科学家发现肠道微生物导致结直肠癌的直接证据

  作为胃肠道中的一大常见恶性肿瘤,结直肠癌(CRC)已经跻身全世界所有癌症中发病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紧随其后,位于第四。每年有至少140万人被确诊,死亡人数也超过发病人数的一半[1],其中,我国的患者均占到1/4左右!  对于一个癌症,要想找到治疗方法就要先知道为什么会发病。对于结直肠癌来说,它的

炎性息肉并不影响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直肠肿瘤风险

  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时间较长的患者,发生结直肠异型增生和结直肠癌(CRC)的风险显著增加。  目前的IBD临床指南建议,对病史较长患者的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筛查结直肠肿瘤(异型增生或癌变)。  欧洲最近的临床指南提出,根据已知的几种风险因素,将IBD患者分为结直肠癌低、中或高风险。  炎性

结直肠癌诊治“中山模式”获国内外专家高度称赞

  “11年前,是他们把我这个肠癌晚期伴肝转移的患者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才能在今日与大家一样拥有健康的体魄。现在的我心情开朗,精神抖擞,对今后的生活更充满了信心。”6月17日至19日,在一场云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韩国、日本、港澳、中国台湾以及大陆1200人次

2018年第十四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举行

  在6月15-17日举行的第十四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上,发布了2018版《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手术及综合治疗。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结直肠癌领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号召力,本次会议同时举行了国际首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治指南

科学家揭示长寿基因SIRT3调控结直肠癌机制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余巍研究员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崔龙教授课题组合作,发现长寿基因SIRT3调控一碳单位代谢酶参与结直肠癌发生的新分子机制,为开发治疗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大便中的肠道细菌或能预测结直肠癌

   说起大便,很多人可能会掩鼻皱眉。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试图从粪便中分析肠道菌群的特点,以期获得有关疾病的线索。  肠道菌群是指生活在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体,它们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的发生。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是女性第二大常见癌症,也是男性第三大常见癌症。  近日,一国际科学家团队

专家呼吁重视大肠癌早期筛查

  6月15日,记者从在沪举行的第九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上获悉,结直肠癌(又称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升高,其中发病率在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5位。而大肠癌的高发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尤其是饮食、环境的改变有很大关联。   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秦新裕介绍,过去20年里,我国结直肠

GUT揭示癌症治疗靶点调控RNA可变剪接的分子机制

  来自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RSF6-Regulated Alternative Splicing that Promotes Tumor Progression Offers a Therapy Target for Colorectal Cancer”的文

不容低估的中国癌症趋势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是各国政府严阵以待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男女前五位死亡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图/视觉中国)  控制癌症,不但被列入政府的卫生战略重点,全球科学家们也殚精竭虑,试图攻破这一顽疾。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

3D腹腔镜:为结直肠癌手术打开新世界

  周海涛医生(左二)和助手正在为患者做3D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李瑜摄  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强劲杀手。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结直肠癌病患数约为136万人,其中,约有70万人因此失去生命。中国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大国。在我国城市地区,结直肠癌是发病率第三高的恶性肿瘤。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

解读为何肠道菌群是开发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疗法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曾经在研究中被他们所忽视的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被再次重视起来,多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和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有关联,比如风湿病、机体衰老、炎症甚至癌症等;当然了肠道菌群也是研究人员治疗多种人类疾病的关键靶点,科学家们往往会利用机体肠道菌群来治疗诸如肥胖、糖尿

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发现晚期肠癌化疗新方案

  徐瑞华教授团队成员合影。杨森 / 摄   3月22日上午,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教授徐瑞华领衔的中日韩研究者团队历时3年多的努力,首次证实改良的双药联合方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简称XELIRI)有效且耐受性良好。该方案有望改变现有的临床实践,为晚期肠癌患者提供新的二线化疗标准方

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发现晚期肠癌化疗新方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果发布会现场。徐瑞华教授汇报研究成果进展。徐瑞华教授团队成员合影。3月22日上午,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教授徐瑞华领衔的中日韩研究者团队历时3年多的努力,首次证实改良的双药联合方案(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简称XELIRI)有效且耐受性良好。该方案有望改变现有的临床实

院士共议:将早期筛查列入防癌国策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报告中指出,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动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  而国内外的经验早已经证明,采取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治疗等防治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10年前的3月5日,“在农村

盘点:Nature推荐的2月研究亮点Top10

  【1】Scientific Report:利用大数据(“Big Data”)提高流感预测  美国患季节性流感感染的人口占到5—20%,每年造成20多万住院治疗的病例。分析哪些地区有较高的感染风险,预测感染水平都可以帮助针对性的流感预防和治疗。而研究人员将大数据,以谷歌流感趋势(Google Fl

深度解读饮食与机体健康的密切关联

  长期以来,我们都知道,饮食的摄入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摄入过多不恰当的食物会诱发体重增加,引起肥胖,比如一些高能量低营养的食物,包括快餐等,这些食物通常都富含大量的饱和脂肪酸、精致碳水化合物、糖类和钠类,其能够增加个体患糖尿病、心脏病以及某些癌症的风险。  近年来,科学家对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联进行

Nivolumab用于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显著优于传统治疗

前言:dMMR/MSI-H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传统治疗方法疗效欠佳,临床需要更为有效的新治疗方案。研究表明,dMMR/MSI-H结直肠癌患者,由于其错配功能缺失,肿瘤内在突变数目较多,产生了大量的新生抗原,导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到了肿瘤中的微环境之中,所以,以PD-1为代表的免疫拮抗点抑制剂可能会对这部分

世界肠道健康日 多篇文章共同解读肠道健康研究进展!

  5月29日是即将到来的世界肠道健康日,肠道健康对于我们的幸福生活非常重要,近年来,科学家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对机体肠道进行研究,那么目前在肠道健康方面的研究进展如何呢?本文中小编整理了相关研究,分享给各位!  【1】Cell:肠道细菌或可影响结肠癌治疗效果  doi:10.1016/j.cell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等4个院士为肿瘤防治支招

四院士共同探讨肿瘤防治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 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 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 4月15日,一个普通的周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门诊楼前的广场上却是人头攒动。 一场由该院各科主任以及正副主任医师组成的百名专家团队的义诊活动正在进行,以往可

大肠癌悄然跃居深圳新发癌症第二位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2014年度深圳肿瘤登记报告显示,结直肠癌(大肠癌)已经悄然跃居深圳每年新发癌症的第二位,去年新发病总人数达到1823例,且在男性和女性的癌症排位中均靠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顾问医生、港大临床助理教授司徒伟基表示,从大肠息肉发展到大肠癌往往需要7—10年,大肠癌比大部

阎海:精准医疗技术平台及发展趋势

  未来,治愈肿瘤不是靠药的发明和创造,最重要还是要早期发现肿瘤的存在,用最简单而精准的方法进行治疗。  △阎海 美国杜克大学卓越教授,泛生子首席科学家  以下是正文:  很高兴能在阳春三月来到美丽的广州,也非常荣幸受到舒院长和组委会的邀请,与各位领导及专家分享我们在癌症基因组学、包括相关技术在未来

2019年9月6日Science期刊新成果

  1.Science:新方法极大地延长细菌抗癌基因回路的功能性寿命  doi:10.1126/science.aaw0542; doi:10.1126/science.aay3157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可以显著延长用于引导微生物发挥功能---

肠道菌群和人类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

  人体中最多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基因还是细胞呢?NO,NO,是机体的微生物!它们的数量与人体细胞的比例达到10∶1。仅在我们人体肠道中,就含有超过10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有助于人体消化食物,产生维生素以预防食物中细菌所诱发的疾病。  肠道菌群是指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群的总和,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