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的分布情况

病害首先由Desvignes(1976,1980)报道,Flores等(1988,1990)证明是由类病毒引起的,在世界上种植桃树的地方广泛分布 (Desvignes等1986;Albanese 等,1992; Skrzeczkowski等,1996;Serio等,1999,)。欧洲地区:阿尔及利亚、法国、希腊、意大利、奥地利、罗马尼亚和西班牙。亚洲:日本、尼泊尔、巴基斯坦以及我国的陕西西安、辽宁兴城和大连等地。大洋州:澳大利亚。非洲: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南非。北美洲:墨西哥、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南犹他、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南俄克拉何马、西阿肯色、西科罗拉多、得克萨斯)南美洲:巴西......阅读全文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的分布情况

病害首先由Desvignes(1976,1980)报道,Flores等(1988,1990)证明是由类病毒引起的,在世界上种植桃树的地方广泛分布 (Desvignes等1986;Albanese 等,1992; Skrzeczkowski等,1996;Serio等,1999,)。欧洲地区:阿尔及利亚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的形态特征

病原为共价闭合环状的RNA分子 ,长336-339 nt。和其它类病毒核酸序列同源性较低。没有大多数类病毒具有的中央保守区,但具有锤头状的核酶保守区。PLMVd转录的正义和负义RNA都具有核酶保守区,在体外能催化自自我切割。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的传播途径

该病害可以通过嫁接或芽接传播,但不能种传和花粉传播(Desvignes,1986; Flores 等,1992;Howell等,1998)。病原能够气传,传播范围5-20m,每年传播率5%。接种桃树嫩枝(树龄3-20年),2-3年之内树枝全部传染。该类病毒在温室通过桃蚜(Myzus persicae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的防治方法

利用无毒繁殖材料: 种植健康的繁殖材料是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分析美国(科罗拉多和加利福尼亚)于40年代和50年代实施的根治计划之后,Thresh(1988)认为该计划能够有效地限制病害的传播,并将发病率降到较低水平。(1) 热处理方法:树苗种植在37℃温室中35-45天可脱去感病无性繁殖材料中的类病毒

桃潜隐花叶类病毒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桃潜隐花叶类病毒拉丁学名Peach latent mosaic viroid别名梨花叶病界病毒界

鳄梨日斑类病毒的分布情况

该病害原先被认为生理性或遗传病害,Horne等(1931)证明其可通过嫁接传播,因而很久以来被认为是病毒病,直到1979年才被证明是由类病毒引起的(Palukaitis等,1979;da Graca,1979;Dale等,1979;Thomas等,1979)在很多种植鳄梨的国家都有该病的发生,包括澳

类病毒的分类

根据类病毒RNA结构中是否含有保守区模块,将类病毒分为两个科,即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科(Pospiviroidae)和鳄梨日斑类病毒科(Avsunviroidae),后者在其结构中没有保守区,但可实现锤头中间体的自我剪切(hammerhead-mediated self-cleavage),根据保

类病毒的情况介绍

类病毒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T.O.Diener团队在研究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病原时,观察到病原无病毒颗粒和抗原性,具有对酚等有机溶剂不敏感,耐热(70-75℃),对高速离心稳定(说明其分子质量小),对RNA酶敏感等特点。所有这些特点表明病原并不是病毒,而是一种游离的小分子RNA,从而提出了一个

粪便隐(潜)血试验及其医学意义

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很少,肉眼不见血色,而且少量红细胞又被消化分解发致显微镜下也无从发现的出血状况而言。临床意义粪便隐血检查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消化性溃疡、药物致胃粘膜损伤(如服用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及胃癌、结肠癌等消化肿瘤时,粪便隐血试

椰子死亡类病毒的基本情况

Avsunviroidae类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单链RNA病原体。它比病毒要小,且没有典型病毒所有的蛋白质外壳。类病毒为严格寄生物,专一性很强,通常感染高等植物,并整合到植物的细胞核内进行复制。类病毒通常通过种子或花粉传播而椰子死亡类病毒就是出现在椰子植物上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