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实验3号科考船出航执行09年开放航次任务

为完成南海北部开放航次预期的任务和目标,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于2009年8月31日离开广州新洲码头,赴南海北部海区执行海上科学调查和研究任务。 本开放航次由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王东晓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参加该航次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上海市地震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13个科研教学单位的57名科研人员。考察内容包括海洋水文观测、海流及气象观测、上层海洋光学参数测量、海洋生物与生态化学参数观测、气溶胶测量、海洋沉积物取样等。调查区域位于北纬18度以北的南海北部海区,共设站位87个,其中CTD大面站87个、海流观测潜标系统4套。本次海上调查约22天,总航程2400海里,计划于9月......阅读全文

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东海海洋科学观测浮标站通过验收

验收会现场  根据中国科学院创新三期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的建设要求,11月3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对海洋研究所承担建设的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黄海站)和东海海洋科学观测浮标站(东海站)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  验收会由资环局副局长常旭主持。验收专家组组长

海洋所启动大连溢油应急灾害海洋环境调查项目

  针对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起火引发部分原油泄漏入海,对海洋环境造成威胁的情况,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协调各领域专家,积极调配仪器设备,以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为依托,启动了大连溢油应急灾害海洋环境调查项目。  大连溢油灾害发生后,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60年来,地处祖国南海之滨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无论是筚路蓝缕中勇于求索,还是春涌神州时的敢闯敢试,都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将国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学研究紧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大气磅礴、绚烂辉煌的优美华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6329米!刷新世界纪录

  “海翼”号在“探索一号”科考船的螺旋桨附近做了一个漂亮的回旋后,潇洒地驶离母船,如同游子远行前的告别。  之后便是12小时的漫长等待。当接收到下潜深度6329米这个数据的时候,大家都激动得欢呼起来。  近日,又一条属于“世界之最”的消息从中国科学院传出: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海翼”

海洋所再次进行大连溢油应急灾害海洋环境调查

  继顺利完成第一次大连溢油灾害海洋环境应急调查后,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进行了第二次大连溢油灾害海洋环境应急调查,同时开展了暴雨洪水入海后对獐子岛海域海洋环境影响调查。   依据前期制定的大连溢油灾害应急调查方案,海洋所13名科技人员和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长渔科研19

海洋所召开“应急调查数据综合分析协调会”

  大连溢油灾害发生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领导极为重视,在与合作伙伴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紧急协商后,成立了以副所长张国范为组长、所长助理王凡为副组长的“中科院海洋所大连溢油灾害海洋环境调查科技工作组”,工作组由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态、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相关专业人员组

我国在热带西太平洋前沿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强调。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我国成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要求为指引,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瞄准聚焦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需求,解决自主创新核心关键问题,引领

海洋调查到底能产生多少有价值的数据

  “我们往往只闻众多调查项目轰轰烈烈地启动,调查船奔赴各大洋考察继而凯旋,鲜有人关心取得了多长时序的有效调查数据,质量又如何。”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许建平14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发问,“这些年国家海洋调查投入增加,真正产生了多少有价值的数据?”  多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健康海洋”联合航次启航

  6月1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健康海洋”联合航次启动,“创新一”号、“创新二”号和“科学三号”、“实验2”号四艘海洋科考船分别从青岛、烟台与广州同时启航,对渤海、黄海、长江口及珠江口海域开展多学科综合性调查,为开展生态灾害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近海“健康海洋”示范工程

吴立新院士:中国需要建设“透明海洋”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在新世纪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是关乎国家资源、环境、气候和国防安全的核心战略海区,实时或准实时地获取这一海区不同空间尺度的海洋环境信息,预测未来特定时期内海洋环境、气候及资源的变化,实现海洋状态透明、过程透明、变化透明,使海洋成为“透明海洋”, 是建设海洋

研究人员对胶州湾及邻近海域开展综合调查

  近日,胶州湾国家野外站2020年季度月综合调查航次在青岛顺利启航。本航次搭乘“创新”号科考船,针对胶州湾及邻近海域,聚焦多重压力下的近海生态系统健康,开展水文、化学、生物、底质等多学科综合调查与研究。  据介绍,胶州湾国家野外站始建于1981年,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中唯一一个温带海

我国首个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正式建成

   近日,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科学”号上的科考队员将中船重工七一〇所研制的HM2000型剖面浮标缓缓放入海面。这是我国新一代海洋实时观测系统(Argo)计划自2002年实施以来布放的第400个剖面浮标,也是我国布放的第30个国产北斗剖面浮标。  至此,我国正式建成首个全球实时海洋观测网。这些浮标主

我国最先进科考船“科学”号交付使用

  9月29日,青岛奥帆中心港口,红白两色的“科学”号披着朝霞,静静停泊在岸边。  这艘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总吨位4471吨,续航力1.5万海里,造价5.5亿元,当日由武船集团交付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使用。  “‘科学’号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上了

2018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揭晓

   近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组织学会分支机构、学会理事,以及海洋与湖沼领域相关单位推荐2018年“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项目,共推荐了24项。经学会理事投票,评选出2018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  一、首次确认了北太平洋存在千年尺度的淡水事件  项目进展:该

“实验1”科考船赴印度洋执行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

  3月10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1”号从广州新洲码头基地启程,赴印度洋海域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东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航次,南海海洋所相关负责人,研究室及课题组负责人等到码头送行。   据介绍,本航次计划约65天,总航程10500海里,设计观测站位92个,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大

海洋先导专项:铸科技利器 探深海大洋

   8月29日,“科学”号圆满完成对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的考察任务返航。“这是人类首次对这座海山进行科学考察。”航次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徐奎栋难掩内心的激动,“我们采集到许多未知新物种,像高度超出1米的海绵和珊瑚……”  该航次执行的是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船时新机制“首航”成功

  海洋科考船出海费用实在太高了,每天仅油费平均就需7.5万元。十余年来,当很多海洋科研人员因无钱、无船出海而望洋兴叹时,有船单位也在发愁——船舶和设备即使闲置也需花钱养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海洋科学考察船运行管理机制,提高船舶使用效率,推进考察船资源和调查数据的共享?5月25日,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科发展之路

  刘秦玉教授在指导学生  中国海洋大学八关山气象观测站  4月3日晚,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星光璀璨,吸引着全球华人的目光,由凤凰卫视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14~2015年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此举行。当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系教授王斌第一个上台领奖的时候,远在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师生们为这位19

我国投放多种仪器观测南海海洋现象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日前在恶劣海况下,首次在南海吕宋口海域大浪区投放了一批多功能潜标观测系统,将对南海海洋内波生成、传播和演变等海洋现象,进行半年以上的全程观测。  中科院这一南海秋季航次主要承担的任务是:在秋冬大浪恶劣天气下,进行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该航次历经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定址鳌山卫 投资10亿三年建成

昨天,由省政府组织的青岛海洋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基建方案论证会在黄海饭店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首个国家级实验室已经确定在即墨鳌山卫建设,今年上半年将开工建设。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是由教育部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农业部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青岛

“科学三号”执行2010年秋季开放航次任务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三号”海洋科学考察船驶离青岛前海海事局码头,赴黄海、东海海域执行2010年秋季开放航次任务。   海洋研究所刁新源担任本航次首席科学家,48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科考。本航次考察内容包括海洋水文观测、海流及气象观测、海洋生物与生态化学观测、海洋地质等。调查区域位于北纬

“科学三号”赴黄、东海考察

  11月19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三号”海洋科学考察船驶离青岛前海海事局码头,赴黄、东海海域执行2010年秋季开放航次任务。   海洋所刁新源担任航次首席科学家,48名科研人员参加科考。本航次考察内容包括海洋水文观测、海流及气象观测、海洋生物与生态化学观测、海洋地质等。调查区域

南沙群岛美济礁中科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正式启用

  记者1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位于南沙群岛美济礁的中科院岛礁综合研究中心于2018年12月31日正式启用,为长期开展热带海洋环境下的深远海生态、地质、环境、材料、海洋能利用等现场原位观测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试验基地。  据悉,该中心始建于2008年,其前身是中科院设立在永暑礁附近海域的海洋观测潜标站,主

“科学一号”胜利返航

  1月5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海洋科学考察船圆满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次西太平洋海洋科学共享航次考察任务,顺利返回青岛奥帆基地码头。   海洋所所长孙松、党委书记王启尧等到码头迎接。   “科学一号”自2010年11月15日从青岛起航,历时52天,航程8300多

2010年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共享航次再度起航

  7月9日,2010年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考察开放共享航次再度起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代亮和科研处、科考船队负责同志到码头送行。  本航次使用“科学三号”海洋科学考察船,航期约10天,将开展多学科综合性海洋调查,深入认识黄海、东海和南海海洋物理、地质环境与资源变化规律与机制,围绕“

“海星6000”下潜深度首破6000米

   10月26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在多个海域获取了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其间,“海星6000”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再创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航次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李智刚研

科技部发布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6年度项目指南

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6年度项目指南的通知国科发基〔2016〕228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军委科技委:   根据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科技部、财政部按照需求导向和分类整合的原则,在原“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础上,重新整合设立“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现将

海洋环境工程研究与发展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

     海洋环境工程研究与发展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   9月19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境工程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环境工程中心)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海洋所副所长代亮和各部门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   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封锡盛院士及副主任、副所长侯一筠主持。代亮代表海洋所致辞,

海洋灾害高发 何时精准预知

  6月3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6号热带风暴“温比亚”7月1日前后在广东台山到海南万宁一带沿海登陆。而就在上周,今年第5号热带风暴“贝碧嘉”波及我国广东、广西沿海及海南南部,对当地旅游、渔业等造成较大影响。每年夏季,我国都深受台风之害,而相对于天气预报,我国海洋预报在精确度、时效性

访姜景山院士:微波遥感助力海洋动力探测

  “‘海洋二号’卫星装载雷达高度计、微波散射计、扫描微波辐射计和校正微波辐射计4个主载荷,这4种微波遥感器联合起来担任‘主角’,监测和调查海洋动力环境。” 中科院空间中心微波遥感部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景山接受《科学时报》专访时表示。  据介绍,微波遥感是新型的对地观测手段,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