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4月22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动物身体彩色图案揭秘 动物身体上复杂彩色图案(如贝壳、热带鱼和豹子身上的图案)的形成,对发育生物学家来说是一个经典谜题。大多数试图解释图案信息的工作都是理论上的,着重于反应—扩散机制,按照这样的机制,可扩散性本地激发因子(形态发生素)与长距离抑制因子之间的互动被假设产生稳定的图案。但此前一直没有形态发生素或抑制因子的候选对象被识别出来。现在,Sean Carroll及其同事以果蝇Drosophila guttifera翅膀上的圆点图案为模型发现,翅膀上的斑点是由无翼形态发生素诱导的,这种果蝇翅膀上精致的斑点图案很可能是通过在新的地方选择无翼形态发生素的表达而从更简单的图案形成的。在本期封面的合成图片中,左翼所示为这种果蝇16个与条纹相关的点及4个条纹间的阴影;右侧图案将条纹点与条纹间阴影顺势调控元素的活性融合在这种果蝇的一只双转基因个体蛹期翅膀中。胰腺α-细胞可以 自......阅读全文

一文速览丨2019年曹雪涛团队在Science,PNAS发表成果盘点

  2019年,曹雪涛团队在Science,Nature Immunology,PNAS 等杂志上发表了13篇重要研究成果,在免疫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iNature系统盘点一下曹雪涛团队的研究成果:  【1】干扰素-γ(IFN-γ)对于细胞内细菌固有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非编码RNA和RNA结合蛋白

曹雪涛团队再发Nature——揭示新型非编码RNA调控网络

  先天性免疫反应可保护宿主免受病原体感染,并向病原体施加进化压力,以减弱这些反应并确保其存活和复制的策略。这些不断变化的压力导致了跨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先天性免疫稳态的复杂机制,但尚未得到全面了解。尤其是,更好地了解控制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并促进入侵病原体清除或逃逸的调节剂,可以确定传染病和慢性

扬州大学Nature子刊发文:揭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对畜禽养殖业危害严重,亦可引起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针对该病原菌的遗传演化和致病机制研究意义重大。  近日,来自扬州大学的焦新安教授研究团队与德国吉森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发表了题为“A hybrid sub-lineage of Listeria mon

营养与健康所发现李斯特菌劫持巨噬细胞线粒体自噬机制

  2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钱友存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Listeria hijacks host mitophagy through a novelmitophagy receptor to evade

钱友存组鉴定出新型线粒体自噬受体

  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是一类选择性自噬过程,通过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受损的或者多余的线粒体从而完成对细胞代谢水平和命运决定的调控【1】。然而生理或者病理条件下哪些物质可以诱发线粒体自噬反应,又由哪些分子特异性介导了线粒体自噬通路的激活,是此研究领域仍亟需解答的关键科学问题【2】。钱友存课题

Nature Immunology:李斯特菌劫持巨噬细胞线粒体自噬新机制

  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是一类选择性自噬过程,通过特异性降解细胞内受损的或者多余的线粒体从而完成对细胞代谢水平和命运决定的调控。然而生理或者病理条件下哪些物质可以诱发线粒体自噬反应,又由哪些分子特异性介导了线粒体自噬通路的激活,是此研究领域仍亟需解答的关键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

Nature、Science关注:用细菌治疗“癌中之王”

  尽管许多类型的癌症都取得了一些治疗进展,胰腺癌仍然是最难治的致命性癌症之一。由于这一疾病能够强有力地转移或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大约4%,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   现在来自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偶然发现了一种可以阻断胰腺癌扩散的新方法:利用基因改良细菌直接

第三军医大最新Nature开放性论文

  去年Nature出版社创办了一新的Open Access期刊:“Scientific Reports”,这是Nature出版社对开放获取的一种尝试,目前这一期刊主要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方面的内容。   近期第三军医大学,美国Frederick国家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

新奇!Nature揭示肠道菌能够“发电”的秘密技能

  科学家们曾发现,只有在像矿井和湖底等特异环境中,一些细菌才能产生电能。但近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肠道菌竟然也能“发电”!这一发现为将来欲研究微生物发电技术的科学家带去了极大鼓舞。  9月12日,《Nature》杂志以“A flavin-based ex

中科院再发文,中性粒细胞识别DNA分子机制

  中性粒细胞是天然免疫反应的第一道防线,当感染或炎症反应发生时,中性粒细胞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病发区域。目前已知的触发天然免疫反应的感受元件以TLR为代表,它们可以识别来自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分子,从而引发下游的信号传递过程。在DNA识别的研究领域,已经有研究发现TLR9可以识别CpG甲基化的DNA序

Nature子刊:T细胞,免疫系统的小蜜蜂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们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发生疾病或接种疫苗时,免疫系统的T细胞会聚集起来协调免疫应答,就像蜜蜂们彼此分享最好的蜜源信息一样。   “清晨,蜜蜂出发去分别寻找蜜源,然后它们回到蜂巢为其他蜜蜂跳一段舞来形容它们的发现,以便共同确定最好的蜜源,”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病理学教授M

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技术文献-2

12. 药物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Kinetics of regulated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revealed with firefly luciferase complementation imaging in cells and living anima

Nature、Science、Cell共探讨:实验室老鼠“脏”一点或许更好?

  谈及生物实验室培养的老鼠,多数都被安放在恒温恒湿、干净甚至于无菌室中,接受统一的处理和食物喂养。很明显,这与下水道、地洞、丛林等原生态环境有着极大反差。实验室老鼠被统一化饲养,是为了试验变量因素的可控制以及可重复性。但是,它也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这种理想化条件下获得的动物试验数据,是否能够同理转

药科大王琛组发现新型STING信号通路抑制剂

  病原微生物入侵宿主时,固有免疫可发挥保护作用并激发适应性免疫以清除病原体感染【1】。在宿主所表达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中,胞质DNA感受器(包括cGAS,DDX41,DAI,AIM2,IFI16等)的生理病理功能被广泛研究【2-6

吴浩教授Nature发布重要免疫成果

  抗生素对某些细菌感染不起作用这一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败血症也是如此——作为免疫系统的最后一搏,无法对感染发动攻击,其自身最终将是致命的。在发表于7月7日《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描述了控制败血症及引发它的失控性细菌感染的潜在途径。  波士顿儿童医院

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技术文献

1. 细胞凋亡与白血病Activation of Apoptosis in Vivo by a Hydrocarbon-Stapled BH3 HelixSCIENCE 2004,305:1466-1470 通过对BCL-2蛋白家族BID的BH3结构域进行化学修饰,使其容易穿过细胞膜,在活

与CRISPR/Cas系统相爱相杀的抗CRISPR蛋白研究最新进展 一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免疫系统,被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在CRISPR/Cas系统中,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

Nature报道指出:通过口服抗体,能有效预防肠道疾病

  大家都知道疫苗能保护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它们能诱导体液免疫产生一种保护抗体(antibodies,lgA)。  肠道的防御机能极为复杂,既包括一些非特异性防御机能,如肠道菌群的拮抗作用、肠蠕动与肠分泌物所共同形成的“冲洗”作用、肠上皮细胞的不断脱落与置换 等;也包括特异性防御机能,如肠道免

寄生虫:癌症治疗的新希望?

  说到寄生虫,我们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它们给动物和人类造成的损害。最近,有科学家发现,寄生虫——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分泌的特定蛋白质,可激发小鼠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已发展起来的卵巢肿瘤,或许可在未来的癌症治疗中大显身手。这项研究是由达特茅斯盖瑟医学院(Geisel Schoo

Nature:酶Cas13通过让宿主细菌进入休眠来阻止病毒增殖

  不能杀死细菌的东西让细菌变得更强大。一种被细菌用来对抗病毒的酶不仅靶向这种病毒,还靶向细菌本身。这种酶让细菌进入休眠状态,使得它成为病毒不适宜增殖的地方。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这可保护细菌免受突破其他免疫防御的突变病毒的侵害。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软凝聚态和生物物理交叉领域获重要成果

  最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973”项目的资助下,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实验室和物理学院教授、苏州大学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教授马余强课题组,在软凝聚态和生物物理交叉领域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其中两项成果分别刊登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和

CRISPR女王最新发现:一种抗CRISPR蛋白能减少脱靶效应

  去年12月,两组科学家发表了几种可以阻断CRISPR-Cas9活性蛋白质的重要发现,而7月12日,研究人员又再次指出,利用其中的一种抗CRISPR蛋白能减少Cas9介导的人类细胞基因组编辑中的脱靶效应。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e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