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突破奖:2位科学家因CRISPR技术获奖

“科学突破奖”是由俄罗斯亿万富翁Yuri Milner等企业家共同设立的一个巨奖,旨在奖励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科学家,给他们提供更自由和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每年的获得者将加入评选委员会,参与下一届获奖者的评选。 自去年这一奖项首次颁发以来,已有多位科学家荣获了巨额奖金,最新的突破奖在物理和生命科学外还增加了数学奖项,Milner本人表示我们的世界总是围绕体育和娱乐名人转。但科学名人可能进入不了前200或300名,这相比他们的贡献来说完全不相称。 此次荣获生命科学突变奖的分别是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的Alim Louis Benabid,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C. David Allis,麻省大学医学院的Victor Ambros,麻省总医院与哈佛医学院的Gary Ruvku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Doudna和瑞典于默奥大学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的Emmanuelle Charpen......阅读全文

科学家研发出新的“基因捕获技术”

  11月28日,华大基因和罗氏公司联合宣布已成功研发出全新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区域基因捕获技术,该技术突破了常规扩增和捕获方法的瓶颈,首次实现了对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区域的高度覆盖。此技术和新一代高通量技术的完美结合,将有助于科研人员从基因水平深入探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区域相关疾病的病因及遗传机制,

科学家分享基因测序技术研发成果

  临床类   杜克大学分子遗传学教授David Goldstein   David Goldstein提出运用精准医学治疗神经系统疾病。Goldstein专注于几个癫痫患者大规模研究的课题,其中包括一项对超过350个患病的儿童及其父母进行测序来发现新突变的项目。尽管许多发现的突变属罕见突变,但是它

科学家首次用TALENs技术编辑线粒体基因

  美国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来清除线粒体内的突变DNA,从而有望治疗多种线粒体病。据介绍,这也是TALENs技术首次用于线粒体基因的编辑。这项研究成果于8月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线粒体病通常是由突变的线粒体DNA(mtDNA)引起的,在大部分情况下它与

科学家尝试用基因编辑技术挽救生命

  2015年,一个名叫Layla的小女孩曾采用基因编辑免疫细胞治疗正在逐渐侵蚀她生命的白血病。Layla的治疗仅是一个案例,到2017年底,这种技术或将挽救数十人的生命。  基因编辑技术涉及改变或让现有基因失去活性,这种方法过去非常困难。研究人员花费多年才研发了挽救Layla的基因编辑技术,但由于

2013突破性科学技术之“产前基因测序”

  产前基因测序(Prenatal DNA Sequencing),是《MIT科技评论》评选的2013年十大突破科技之一。  胎儿产前DNA测序将是基因革命的下一个研发重点。你是不是也想知道肚子里的孩子长大后的命运?  2013年初,因生产全世界最广泛使用的基因排序机器而闻名的技术公司Illumin

科学家开发新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

  贝勒医学院、德雷克赛尔大学医学院、德克萨斯儿童医院以及RareCyte公司的研究人员近日在《Prenatal Diagnosis》杂志表明,基于母体血液中罕见胎儿细胞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可行的,他们估计,这种方法将在未来1至2年内向公众开放。  本文资深作者Arthur Beaudet博士说,“

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抑制果蝇性欲防治害虫

  果蝇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近日报道,科学家已经发现使用基因技术抑制果蝇性欲的方法,他们希望这一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人们采用环保的方式进行害虫防治。  据悉,这个国际研究小组由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的Yoonseong Park教授带领

华人科学家Nature操控基因表达的新技术

  尽管人类细胞中有着大约2万个基因,根据细胞的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只有一小部分的基因表达开启,且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改变。要弄清楚这些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需要一些工具以同样短的时间尺度来操控它们的状态。   现在,麻省理工学院和Broad研究所开发的一项新技术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只需用光照射细胞就能够

转基因技术是科学造福人类重要体现

  6月10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以《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题作综合学术报告,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安全问题。6月10日,陈晓亚作题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主题报告  “在过去几十年里,转基因技术经历了诞生、成长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基因探索-|-Sci-Rep: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艾滋病

   CRISPR/Cas9系统为编辑HIV-1病毒基因组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潜力的工具,近日来自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院感染疾病中心及健康科学研究生院国际卫生系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RNA引导的CRISPR/Cas9以靶向HIV-1调节基因tat和rev,其中的引导RNAs(gRNA)都基于CRISPR的特异

科学家改进基因编辑技术CRISPR-有望加速细胞基因组编辑

  CRISPR作为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其能够帮助科学家们以惊人的精确度对DNA进行修剪,但追踪这些改变对基因功能的影响常常比较耗时,研究人员当前仅能一次对一种编辑进行分析,而这个过程需要花费数周时间。图片来源:www.phys.org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

英科学家申请用基因编辑技术编辑人类胚胎

   基因编辑领域最热门的技术——CRISPR很快将被用于研究人类胚胎。近日,一个英国监管委员会评估了一项敲除几天大胚胎中发育基因的申请。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伦敦弗朗西斯·科瑞克研究所科研人员Kathy Niakan讨论了其提议项目背后的基本原理,并且希望这些研究或许有一天能改善对不孕症的治疗。

《科学》:基因组大规模筛选新技术助力癌症研究

3000种基因经初次筛选后,大约24个符合要求  多年来生物学家一直在搜寻癌细胞的弱点,以期找到对付癌症的线索。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出了一种基因组大规模筛选技术,有望提供一种强大的经济有效的方法以挑选出对付癌症的新药靶。相关论文发表在2月1日的《科学》(Science)上。 2005年,美国国立卫

科学家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酿造啤酒,口感更带劲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们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来酿造啤酒,味觉测试发现这种不用啤酒花的特制啤酒比用啤酒花酿制的酒更带劲。  为了实现这一点,研究者对酵母菌株进行基因改造并用于酿酒,结果成功模拟出用啤酒花酿制的口味。  查尔斯·登比(Charles Denby)发表论文称,酿

革命性基因编辑技术CRISPR渐成科学家新宠

当病毒攻击细菌时,细菌会作出以DNA为目标的防御反应,生物学家利用此机理研发基因工程技术。   如果只是一份报告发表的话,仅会获得一些关注。但是当有6份报告同时发表时,这便意味着它是大势所趋。   细菌也会生病,这对于乳品业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大问题。乳品业通常依靠细菌(诸如嗜热链球菌)生产酸奶和乳

深受科学家的热爱斑马鱼基因编辑技术介绍

  斑马鱼又叫蓝条鱼,因为其体表有暗蓝色和银色的类似于斑马一样的条纹而命名。斑马鱼属于鲤科鱼类,同属鲤科的还有我们十分熟悉的鲤鱼、鲫鱼等。斑马鱼的体型较小,成鱼体长约4-6厘米,而且成鱼常年产卵且产卵量大,可达300-1000粒,还是体外受精并发育,因此十分适合进行实验室的大规模养殖与筛选。

科学家建立工业产油微藻基因敲低技术

  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光和水转化为油脂,因此,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生产和二氧化碳高值化方案,工业产油微藻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藻类高效遗传工具的匮乏,一直是工业产油微藻分子育种和光驱固碳合成生物技术的重要瓶颈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合作,以

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调控技术有望攻克棉花“癌症”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郭惠珊领导的研究组经过8年努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在防治被称为棉花“癌症”的黄萎病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期刊《自然—植物》杂志在线发表。  棉花黄萎病是我国新疆等地棉花生长最严重的病害,棉花患此病必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传统防治手段几乎不起作用。

深受科学家的热爱斑马鱼基因编辑技术介绍

  斑马鱼又叫蓝条鱼,因为其体表有暗蓝色和银色的类似于斑马一样的条纹而命名。斑马鱼属于鲤科鱼类,同属鲤科的还有我们十分熟悉的鲤鱼、鲫鱼等。斑马鱼的体型较小,成鱼体长约4-6厘米,而且成鱼常年产卵且产卵量大,可达300-1000粒,还是体外受精并发育,因此十分适合进行实验室的大规模养殖与筛选。

黄大昉:转基因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必然

  自转基因技术出现的那一天起,围绕它的争论就一直不绝于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是力挺发展转基因技术的专家之一,在刚刚闭幕的第五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黄大昉又一次指出:“转基因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

《科学》:科学家解码肥胖基因

今年春季,当第一个隐藏在肥胖症背后的关键基因被发现后,科学家们无不感到欢欣鼓舞。然而不久他们便搔起了头皮。没有人——甚至包括发现这种基因的糖尿病专家——知道这种名为FTO的基因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如今,一个研究小组向着破译FTO蛋白质让人发胖的原因迈出了关键一步。 研究人员对影响肥胖的FTO基因

体验自创基因新技术-俄科学家欲活到150岁

  俄罗斯生物物理学家阿列克谢·卡尔纳乌霍夫(Aleksey Karnaukhov)希望借助自己发明的基因技术和自体骨髓延缓衰老,并在10月中旬成功完成了第一阶段实验。  现年55岁的俄罗斯科学院细胞生物物理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列克谢·卡尔纳乌霍夫希望能再活100岁,前提是亲自尝试由其本人发明的使用

美国科学院发布最新基因技术相关研究报告

  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近日联合发布研究报告“Gene Drives on the Harizon”。该报告主要针对当前迅速发展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体修饰中的应用,分析了基因技术修饰物种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认为将基因技术物种释放到野外为时尚早,或致不测后果。报告呼吁,应该开展针对基因技术的跨

中国科学家运用碱基编辑技术修正胚胎基因突变

  广州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运用碱基编辑技术(base editing)纠正了组成人类基因 30 亿个密码排列中的一个错误。   他们用这种方法对胚胎的基因进行改变处理,排除了可以导致 β -地中海贫血疾病的错误。但该胚胎并没有被植入人体,它只供试验室使用。研究人员说这项技术将来可以用于治

《环境科学与技术》:转基因烟草可清理TNT炸药污染土壤

8月15日出版的美国《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科学家发现,经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的烟草,可以有效地清理被TNT炸药污染的土壤,说明转基因烟草植物对环境有益。 英国约克大学的尼尔·布鲁斯博士及其同事将一种可以降解T

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剔除小鼠艾滋病病毒

  美国天普大学华人科学家胡文辉等人近日报告说,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有效剔除了一种人源化小鼠多个器官组织中的人类艾滋病病毒,朝着开展人类临床试验的方向迈出一大步。  此前,胡文辉等人已成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有效清除了体外培养的人类细胞系、艾滋病患者体内取出的T免疫细胞以及转基因小鼠体内的艾滋病病毒

科学家强调:基因组编辑技术不能安全用于人类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日前报道,一个由多国科研机构组成的国际委员会3日发表报告称,可遗传人类基因组编辑(HHGE)当前还达不到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人类的相关标准,各国在决定是否批准这类技术进入临床应用前,应展开广泛的讨论并进行严格监督。 这一国际委员会名为“人类生殖系基

日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灵长类动物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了侏狨的受精卵,使新生的侏狨出现先天性免疫缺陷。由于侏狨是一种灵长类动物,这将有助研究人类的免疫缺陷疾病。  日本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和庆应义塾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侏狨受精卵中一个名为IL2rg的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搅局者”,将给生命科学带来巨变

  3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Gladstone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s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的遗传学家Bruce Conklin想到了一个能够改变他们实验室工作流程的新办法。Conklin的研究方向是DNA变异与人类疾病的关系,但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进大肠杆菌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大肠癌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吃完夜宵就睡觉、久坐不运动等都会导致大肠癌。大肠癌早期易于治疗,但是患病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病症发展到后期,数据显示,患者的存活率很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大肠癌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吃完夜宵就睡觉、久坐不运动等都会导致大肠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