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PDPN蛋白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潜在治疗靶点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分子病理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曾凡博士等一项研究发现,PDPN蛋白在脑胶质瘤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及分子治疗的潜在靶点。这项研究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刊发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 Podoplanin(PDPN)是一种跨膜糖蛋白,主要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被作为淋巴管内皮和淋巴管生成标志物广泛使用。近年来研究发现,PDPN蛋白也表达于一些恶性肿瘤组织(包括黑色素瘤、肺癌、乳腺癌等)。目前,关于PDPN蛋白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报道甚少。 研究者纳入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mRNA芯片数据库中301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NA芯片数据,分析PDPN蛋白的表达特征,其中Ⅱ级(WHO分类)122例,Ⅲ级51例,Ⅳ级128例。在已统计有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状态的297例胶质瘤......阅读全文

PDPN蛋白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潜在治疗靶点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分子病理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曾凡博士等一项研究发现,PDPN蛋白在脑胶质瘤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及分子治疗的潜在靶点。这项研究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刊发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  Pod

PDPN蛋白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潜在治疗靶点

  中国网健康讯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分子病理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曾凡博士等一项研究发现,PDPN蛋白在脑胶质瘤的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及分子治疗的潜在靶点。这项研究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刊发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治疗性抗癌疫苗与CAR-T疗法在脑瘤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治疗性抗癌疫苗  高级别神经胶质瘤(glioma)是最具侵袭性的脑癌之一,尽管手术、化疗和放疗能够让病情有所改善,但是这类患者存活超过5年的不到10%。3月2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提出的新一代细胞免疫疗法或将为战胜脑癌带

脑胶质瘤病例报告

脑胶质瘤指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按肿瘤的恶性程度,世界卫生组织将胶质瘤分为Ⅰ~ 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s,LGGs),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s,HGGs)。其中,LGGs约占脑胶质瘤的15%

药物研究有望抑制脑胶质瘤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教授团队、香港科技大学王吉光教授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樊小龙教授团队合作,阐述了首次在继发胶质母细胞瘤中发现MET的第14号外显子跳跃(METex14),以及PTPRZ1-MET(ZM)融合基因和METex14等MET基因相关变异可促进脑

脑胶质瘤研究体内外模型综述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60%。 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顽疾之一,有着预后差、复发率高等特点,现有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效果均不满意。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肿瘤的基因治疗已成为当前神经外科领域的热点课题。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DMAMCL有望成为脑胶质瘤治疗药

  目前非常缺乏具有选择性的靶向肿瘤干细胞的小分子化合物,而且已知的一些化合物也没有共同的结构特征。本研究发现愈创木倍半萜内酯(GSLS)及其衍生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干或祖细胞。天然化合物愈创木倍半萜内酯化合物(GSLS) arglabin,是已进入临

脑胶质瘤研究体内外模型综述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60%。 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顽疾之一,有着预后差、复发率高等特点,现有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效果均不满意。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肿瘤的基因治疗已成为当前神经外科领域的热点课题。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

正常小鼠原代脑星形胶质细胞培养

一、实验试剂 1、培养基: PriCells Medium + 10% FBS + 1% P/S + PriCells Supplement2、冻存液: PriCells Medium + 20% FBS + 10% DMSO3、洗涤液: 1 × PBS (pH 7.4 )+ 1% P/S4、染色液

一例脑胶质细胞增生症误诊为胶质瘤病例分析

脑胶质细胞增生症临床上少见,根据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术前易误诊为脑胶质瘤,需病理检查证实。为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现将我科误诊病例报道如下:患者,男性,60岁,主因“左侧口角歪斜20余天,左侧肢体乏力1周”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入院前2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口角歪斜,流涎,伴饮水呛咳,入院前1周患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