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跃进|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1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5篇文章(2019年的Cell已经全部更新完毕,而对于Nature及Science只剩下了一期,将分别会12月19日及20日进行更新),小编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0篇,Nature 发表了43篇,Science 发表了32篇; 按是否有合作单位划分:有39篇文章由独立的一个通讯单位完成,66篇是多单位共同通讯完成的,其中有39篇是中外多单位共同通讯完成的,27篇是国内多单位共同通讯完成; 按单位来划分(文章数目大于3):中国科学院31篇,清华大学24篇(包括17篇冷冻电镜成果),北京大学11篇,复旦大学9篇,浙江大学7篇,上海交通大学5篇,中国农科院4篇,西北工业大学,中山大学都是3篇; 按通讯作者来分(大于1篇CNS):颜宁5篇,王文,柴继杰,高宁,饶子和,施一公等都是3篇,曹雪涛,邱强......阅读全文

2018,谁在NSC上发的文章多?施一公和他并列第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进步显著,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中国科学家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也越来越多,包括著名的Nature、Science、Cell等学术期刊。  2018年以来中国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主要单位在Nature、Scien

共12位学者入选这一重量级奖项名单公布

  近日,求是科技基金会官网公布了2020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奖名单,此次共有12位学者获奖。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是1995年在陈省身、杨振宁、周光召、李远哲、简悦威五位科学家顾问的一致倡议下设立的,专门奖助在中国内地从事基础研究领域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  2013年,求是基金会启动新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国内高校/机构在CNS三大刊发表文章集中在4个领域

  《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涵盖生命科学、自然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等领域。其影响因子达到40.577(17年度数据)。  自然出版集团出版的Nature系列刊物有三类:综述性期刊,对重要的研究工作进行综

中国学者发表117篇CNS文章:清华大学16篇冷冻电镜成果

  截至2019年8月26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17篇文章,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18篇,Nature 发表了53篇,Science 发表了46篇;  按是否有合作单位划分:其中有54篇文章由独立的一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152篇CNS文章

  截至2019年10月26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52篇文章,小编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24篇,Nature 发表了70篇,Science 发表了58篇;  按是否有合作单位划分:其中有68篇文章由独立的一个通讯单位完

中国学者一周6篇CNS!浙大”开挂“

   看点预告  ● 浙大继续“开挂”,拿下今年第9篇CNS  ● 昆明理工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同一团队10月刚完成Science首秀  ● 寻找马约拉纳零能模再下一城,中科院丁洪、高鸿钧团队发Science  本周,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和Science上共发文6篇。  其中,浙大

百万科技大奖来了!杨振宁、施一公等出席 多科学家获奖

  2018年颁奖典礼15日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教授获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8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教授领导的激光强场物理团队。两者分别获得奖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当晚,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席查懋声以及顾问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

中科院医药学组院士新增12名 包括三名女科学家

  2015年11月13日,两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新增名单发布,共计61名杰出科学家入选此次院士榜单。其中,备受生物界瞩目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名单也新鲜出炉,从30位候选名单中历经“终选”机制新增院士12名,包括三名女科学家。12名新增院士中,有5位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地方研究院,1位(王福生院士)来

2019年至今 中国内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在NSC发文17篇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进步显著,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中国科学家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也越来越多,包括著名的Nature、Science、Cell等学术期刊。  2019年开年,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三大期刊发文表现依然优异。尽管过去不到

首席科学家赵世民谈代谢物的生物调控功能

  编者按:生命的调控是在不同水平上进行的,包括基因水平、转录水平、蛋白质水平和代谢水平,这也是多组学研究的意义所在。为;此,围绕代谢与疾病,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蛋白组学等研究工作,生物谷专访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国家蛋白质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赵世民。  生物谷:非常感谢您能参加生物谷在4月份主

强!中国学者用最短时间突破100篇CNS生命科学领域成果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发表了共计102项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领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统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0篇,Nature 发表了45篇,

华中农业大学Nature子刊公布测序新成果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新加坡基因组研究员以及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绘出了甜橙(sweet orange)基因组草图,为未来了解及改善许多重要的柑橘性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相关成果发布在11月25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

华中农业大学Nature子刊发表测序新成果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新加坡基因组研究员以及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绘出了甜橙(sweet orange)基因组草图,为未来了解及改善许多重要的柑橘性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相关成果发布在11月25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

汤森路透:2015年SCI影响因子报告全新发布!

  6月18日,备受关注的汤森路透《SCI期刊分析报告》新鲜出炉。该报告涵盖了来自82个国家的237个大类的11149本期刊。本年度有272本杂志第一次被收录;与去年相比,53%的杂志影响因子增加。Ca-Cancer J Clin、NEJM以及CHEM REV再次包揽了榜单的前三甲,影响因子分别为1

一公十年: 施一公教授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

  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近日已经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施一公  知社学术圈综合消息,多家主流媒体昨晚报道,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近日已经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距离他2008年海归清华,恰好十年!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此消息已经得到施一公教授本人证实。据称,施一公将保留清华大学教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86篇文章,其中生命科学领域有109篇,材料学有30篇,物理学有20篇,化学有12篇,地球科学有15篇。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

盘点|2019年中国学者在CNS发表30篇文章 近半独立完成 !

  2019年即将结束,中国学者总共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了180项研究成果,其中生命科学领域有105篇,材料学有30篇,化学有12篇,地球科学有15篇,物理学有18篇。我们盘点一下材料学: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0篇,Nature 发表了11篇,Science 发表

29篇新冠领域研究、共108篇已发表的CNS名单都在这里了

  截止2020月5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 及 Science 发表了共计108项研究成果,在生命科学、材料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iNature系统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19篇,Nature 发表了57篇,Science 发表了32篇

中国最年轻院士盘点:比颜宁还开挂的科研人生

  2017年8月1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 已经结束, 共选出初步候选人157位。其中 年仅39岁的清华大学膜蛋白结构生物学家 颜宁在列 ,成为此次年龄最小的候选人。  在今年的初步候选人中  年龄最大的为72岁  年龄最小的为39岁  近些年院士年轻化趋势不断加强  中国当代科研创新

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京发布

  该项活动旨在加强对我国重大基础研究进展的宣传,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促进公众更加理解、关心和支持科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该项活动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传播工作的一个品牌,在科技界产生了良好反响。  1、实现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和密钥分发及隐形传态“墨子号”卫星实现千公里级

中科院发布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举办,截至2018年已举办13届。研究进展由《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五家编辑部推荐,由两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学者经过初选和

盘点2019年学术不端举报事件 ,我送你SCI 你却说不爱了?

  2019年已经结束,小编在此简单汇总六件本年度较为著名的“学术不端”事件,并且整理事件后期的处理结果。一、翟天临事件  2月8日,翟天临因在直播中被问及知网时,回答到“知网是什么?”引起网友们重点关注到他的北大博士头衔,随后翟天临的论文作品被披露,其中含有大段抄袭语句。  翟天临曾在《广电时评》

院士忆高考:张榜没看到自己名字失落回家了

    段树民当年的高考报名表   段树民实习时的阜阳实习队段树民 1977年12月参加高考,1978年2月进入蚌埠医学院医疗系学习。浙江大学教授、医药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先后担任Journal of N

教育部立项建设:武汉大学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

  教育部近日正式发布《关于2019年度前沿科学中心立项建设的通知》,来自7所高校的7个前沿科学中心获批建设,武汉大学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入选。  从2018年开始,武汉大学在前期建立的科研特区——医学研究院基础上,根据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趋势及学校优势资源,确定免疫与代谢的交互调控这一前沿热点为主

武汉大学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获批教育部立项建设

教育部近日正式发布《关于2019年度前沿科学中心立项建设的通知》,来自7所高校的7个前沿科学中心获批建设,武汉大学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入选。从2018年开始,武汉大学在前期建立的科研特区——医学研究院基础上,根据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趋势及学校优势资源,确定免疫与代谢的交互调控这一前沿热点为主攻方向。

南开大学长江特聘教授陈佺自噬研究成果刊登Cell Research

  生物通报道:自噬需要多种多样的膜来源,并涉及mATG9(ATG家族中唯一的膜蛋白)的膜转运。然而,mATG9转运以启动自噬的分子调控,仍不明确。目前,来自南开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和广东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两个保守的经典接头蛋白,分选mATG9胞质N末端的信号,这介导了mATG9从质膜和反

黄超兰Cell发文 绝对定量质谱揭示CD3ε的多重信号转导功能

2020年7月29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黄超兰团队,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许琛琦团队、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惠恩夫团队,联手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Multiple signaling roles of CD3ε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AR-T cell

重磅回顾!2015年“魔剪”CRISPR技术重大突破 TOP30

  CRISPR作为基因编辑领域的明星技术俨然已经成了众多突破研究的“得力助手”。从技术改良、疾病治疗到作物改良,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离不开这项才进入科研领域短短几年的技术。张锋、胚胎编辑、George Church等热词让CRISPR在2015年“屡次刷屏”。  笔者从去年开始关注CRISPR技术,

著名学者庄小威Science再发突破性新成果

  来自美国石溪大学、哈佛大学、康宁公司 (Corning Incorporated)及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嘌呤体(Purinosome)与线粒体之间的空间共定位及功能上的关联。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2月12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哈佛大学的庄小威(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