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科学家首次发现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新机制

新华社上海9月3日电(仇逸、孙国根)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熊思东教授领衔的科研小组在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固有免疫机制中,发现人体内的TRIM22分子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有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刊物《肝脏病学杂志》上。 科研小组经无数次体内外试验证实,TRIM22分子对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防止乙型肝炎发生意义重大。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TRIM22可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这一成果为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进一步阐明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新机制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将为新一代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设计和研制提供新的靶点和研究思路。 科学家新近研究发现,人体内普遍存在着一种TRIM22分子,但人们对它的作用和功能并不了解。熊思东率领的团队研究表明,这种新分子其实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固有免疫......阅读全文

复旦大学Hepatology乙肝研究新成果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揭示了IFN-α在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患者中治疗无效的原因,证实HBV通过抑制importin-α5和蛋白激酶C-δ(protein kinase C-δ,PKC-δ),削弱了IFN-α诱导的STAT激活。相关论文发表在2月5日的肝脏疾病杂志Hepa

乙肝病毒复制之谜

   在医学上,病毒的繁殖被称之为“复制”,这是因为它不像细胞和寄生虫那样通过细胞核分裂等方式繁殖,而是像我们铸造机器零件一样,按照一定的模具复制出来的。在复制的过程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催化剂,另一个是模板。没有这两个因素,乙肝病毒就不能复制。    乙肝病毒复制的“催化剂”叫做乙肝病毒d

如何研究乙肝病毒

  剥开乙肝病毒  珊瑚  原载《生命世界》  如果你吃下一颗糖,它最终会在肝脏中分解、储存。如果你吃下一片药,它的三分毒性也会在肝脏中得到释放。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中心,也是最大的“化工厂”。它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也是我们健康的基础。  2005年初,两个新闻事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

-攻克乙肝不是梦,基因编辑靶向“剪切”乙肝病毒

  7月28日是一年“世界肝炎日”,肝炎是肝脏的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虽然病毒种类不同,但都足以对人构成严重危害,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是一种血源性的传播性疾病,乙肝病毒是一个人一个人传播的,人群中一般都是散在感染。乙肝病毒不会像流感病毒那样暴发性流行,但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隐蔽的传播机制,这样逐个散在发生的方式,在我国也累积了1.2亿的感染者。最近几年来,由于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累积的乙肝感染者己下降到了1亿人以下。 在这部

乙肝抗病毒治疗指南

  对于HBV-DNA(+)和(或)HBeAg(+)、肝功能异常的乙型肝炎患者主张抗病毒治疗,目的是抑制HBv的活性和复制,减轻或抑制对肝细胞的损害,并不是清除病毒。需要指出,目前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即肝功检查正常)无效,这类人群肝硬化及肝癌发生率极低,因而不建议抗病毒治疗、但必须定期监测肝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HBeAg是乙肝病毒中含有的一种可溶性蛋白,一般仅见于乙肝病毒表面抗 原 (HBsAg)阳性的患者,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的标志之一。感染HBV后,HBeAg可与HBsAg同时或稍后出现于血清中,但消失早于HBsAg。HBeAg仅存在于HBsAg阳性者的血液中,HBeAg阳性是乙肝病毒复制明显和传染性

复旦大学研究组发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策略

  来自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利用Talen技术剔除被感染细胞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以作为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新策略。   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人类急、慢性乙型肝炎。据世界性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

乙肝病毒DNA检测的作用

  乙肝病毒DNA检测在乙肝检查化验中使用的越来越普遍,可见乙肝病毒DNA检测在乙肝检查化验中占的分量越来越重,这是因为乙肝病毒DNA检测对确诊乙肝和评估乙肝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于以下七个方面:  1、了解乙肝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数量。  2、乙肝病毒是否复制。  3、乙肝是否传染,传染

如何抑制乙肝病毒的活性

你提出的问题是:“如何抑制乙肝病毒的活性”,就此略谈几点我的粗浅建议:1、无论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是小三阳、大三阳,只要肝功检验是正常的,HBV-DNA检验是阴性,不用做任何治疗,与乙肝病毒和平共处;2、每三个月~半年做一次肝功和HBV-DNA检验,密切注视肝功变化和乙肝病毒在体内是否处于复制中,

PCR法检测乙肝病毒(HBV)

PCR法检测乙肝病毒(HBV)主要用于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防研究工作。实验方法原理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在体外扩增特异性DNA(或RNA)片段的新技术。本实验是将待检双链DNA经94℃高温变性成单链作模板,

PCR法检测乙肝病毒(HBV)

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是一种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在体外扩增特异性DNA(或RNA)片段的新技术。本实验是将待检双链DNA经94℃高温变性成单链作模板,然后加入一对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引物分别与待扩增DNA片段的两端互补,经55℃低温退火,

乙肝病毒量怎么计算的

乙肝病毒量,也就是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正常值为阴性或者是低于检测值下限。乙肝病毒DNA定量是常用的临床检测项目,表示体内病毒含量水平的高低,和乙肝疾病的传染性正相关,病毒量越高,传染性越强。不同的检测试剂,所制定的正常参考范围是不同的,普通的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的正常值范围小于1000拷贝/ml

乙肝病毒能被“掏空”吗?

  慢性乙肝患者2800万  中国一直是乙肝高感染率国家。1992年-2016年间,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使5000万人逃离了乙肝病毒的“魔爪”。  但目前我国仍有约9000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 2800万人[1]。  抓住乙肝“七寸”  都说治疗乙肝难于上青天,其实抓住了乙

PCR法检测乙肝病毒(HBV)

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在体外扩增特异性DNA(或RNA)片段的新技术。本实验是将待检双链DNA经94℃高温变性成单链作模板,然后加入一对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引物分别与待扩增DNA片段的两端互补,经55℃ 低温退火,

PCR法检测乙肝病毒(HBV)

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在体外扩增特异性DNA(或RNA)片段的新技术。本实验是将待检双链DNA经94℃高温变性成单链作模板,然后加入一对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引物分别与待扩增DNA片段的两端互补,经55℃

PCR法检测乙肝病毒(HBV)

            实验方法原理 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在体外扩增特异性DNA(或RNA)片段的新技术。本实验是将待检双链DNA经94℃高温变性成单链作模板,然后加入一对人工合

急性乙肝的抗病毒相关介绍

  2010年最新出版的《急性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指出,HBV DNA水平超过1×104拷贝/ml和(或)血清ALT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 肝活检显示重度至重度活动性炎症的乙肝患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此外,肝活检显示重度至重度活动性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患者,也应该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

乙肝病毒的基因分型

HBV根据抗原决定簇的差异可划分为4个不同的血清型和9个血清亚型, 通过对HBV全基因序列比较后发现,血清亚型的区分并不能反应HBV基因组的差异。根据HBV全基因核苷酸序列异源性≥ 8.0% 或者S基因区核苷酸序列异源性≥4.0% , 将不同病毒株分为A-H 8个基因型。    HBV基

乙肝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DNA检测意义解读

   在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不同时期及随着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发生相应的动态变化,其临床意义也不同,常见的模式和意义如下。     1. 大三阳(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是HBV 活动性复制的标志,肝组织中的HBV很不稳定,时常在复制和静止期交替。根

抗病毒药物能杀死乙肝病毒吗

你是学医的吗?问题很好,很深入。但是杀死不像你想象的就是直接打死,很多抗生素也不是直接杀死,也只有体外的消毒液是直接使病毒或细菌变性而导致死亡的。如拉米夫定的作用机理。拉米夫定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对体外及实验性感染动物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拉米夫定可在HBV感染细胞和正常细胞内

北大,NIBS学者发现乙肝病毒受体

  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以树为研究对象,首次绘制了一幅高质量的树肝细胞基因表达图谱,并从中回答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乙肝病毒研究谜题――HBV细胞表面受体是什么,这对于乙肝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相关成果公布在11月13日出版的eLife杂志上,eLife杂志是由PN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概述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HBV),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等各项检查正常,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的群体。主要成因是母婴传播及接触乙肝病毒等传染途径,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多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初就处于病毒潜伏携带

病例分析:乙肝病毒是否终身携带?

张女士:我是一名乙肝患者,请问乙肝病毒是否终身存在于体内,会否遗传?应该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治疗?    贵医附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邓开盛:人感染乙肝病毒后,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非活动或低复制期。在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但肝功能血清谷丙转氨酶(ATL)水平正常;免疫清

Nature重要发现:乙肝病毒的反击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染力比艾滋病病毒(HIV)要高100倍,其主要是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进行传播。HBV感染肝细胞,慢性感染可导致肝硬化或肝癌一类严重的健康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全球慢性乙肝影响了近2.4亿人,每年夺去约80万人的生命。尽管当前已有一些治疗HBV的药物,但它们很少能

乙肝病毒DNA检测的检测方法

  主要有:荧光定量PCR技术、竞争PCR技术、PCR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标记引物法和PCR酶联化学发光法。  临床上最先进的乙肝病毒DNA检测方法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由于此技术要求较高,只有少数大型医院有条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介绍

  所谓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指血液检测单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是指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据统计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卫

乙肝和丙肝病毒的细胞系

  来源于一种人类肝肿瘤的细胞系表现出了乙肝和丙肝的感染和疾病进展,类似于在正常肝细胞中见到的,这提示它可能是一种开发肝炎疫苗和抗病毒疗法的模型。用于研究人类乙肝(HBV)或丙肝(HCV)病毒感染的实验细胞系已经被开发出来了,但是这些细胞系不支持这些病毒的整个生命周期。现有的细胞系的这些局限性为理解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鉴别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指没有肝炎的症状和体征,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半年以上,肝功能指标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检查肝功能正常,但是患者的肝组织会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如果不及时复查的话,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会成为有症状的患者。据统计,中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