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抵达新西兰进行最后一次物资补给

在西风带中颠簸多天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沐浴着绵绵细雨,于当地时间20日上午10时缓缓停靠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附近的利特尔顿港。这是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乘“雪龙”号第二次抵达新西兰,也是此次南极科考中最后一次靠港补给。 克赖斯特彻奇是新西兰南岛主要城市,也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最近的城市之一。2017年11月26日,“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后第18天,就曾停靠利特尔顿港进行补给。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副领队、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夏立民介绍,此次停靠新西兰,除了补给后续南极科考所需的燃油、淡水和食品等物资,还将进行队员轮换。中山站越冬队和罗斯海新站队的50多名队员将下船乘飞机回国,另有30名新队员登船。同时,科考队还将与新西兰南极局进行多项交流活动,包括举办“雪龙”号公众开放日。 自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出发以来,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搭乘“雪龙”号已连续执行任务104天,任务和行程都已过半。“雪龙”号曾两次穿......阅读全文

“雪龙”号抵达新西兰进行最后一次物资补给

  在西风带中颠簸多天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沐浴着绵绵细雨,于当地时间20日上午10时缓缓停靠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附近的利特尔顿港。这是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乘“雪龙”号第二次抵达新西兰,也是此次南极科考中最后一次靠港补给。   克赖斯特彻奇是新西兰南岛主要城市,也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最近的城市之

“雪龙”号抵澳进行物资补给-然后直奔中山站

  搭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当地时间17日上午停靠澳大利亚霍巴特港,进行物资补给,这是“雪龙”号进入南极前的最后一次补给。  据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办主任韩彦佶介绍,靠港期间,考察队将进行航煤、船站食品等考察物资补给,转运部分科考物资,同时有26名考察队员在此登船,

武汉大学卫星给“雪龙2”号拍了张靓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025.shtm《中国科学报》从武汉大学获悉,北京时间1月28日,武汉大学“珞珈三号01星”成功拍摄到“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在新西兰利特尔顿港靠港的画面。专家介绍,这次拍摄,是“珞珈三号01星”首次抓

“雪龙兄弟”即将首次相聚

  “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6日抵达澳大利亚霍巴特港的港外锚地,与4日停靠霍巴特港的“雪龙2”号相距4.5海里(约8.3公里)。“雪龙”号计划7日停靠“雪龙2”号旁边的码头,这将是“雪龙兄弟”首次相聚。  此前,“雪龙2”号于10月15日从深圳起航,而“雪龙”号10月22日从上海出发。  按照计划,

嫦娥二号将进行最后一次近月制动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主任设计师张波昨天(9月8日)在电话中介绍说,昨天嫦娥二号进行的近月制动过程非常成功,甚至在首次近月制动中出现的近月点偏差也在完成第二次近月制动时消除了。今天还要安排第三次,根据计划也是嫦娥二号卫星的最后一次近月制动,远月点将由目前的1830多千米降到100千米

杨惠根领队详解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任务

      北纬8度,东经139度。太平洋深处风平浪静,方圆几十公里看不到一艘船,“雪龙”号在深蓝中航行。  这是中国科考队第34次行驶在出征南极的航道上。在“雪龙”号上,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详细解读此次南极科考任务。  164天16个航段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启程回国

  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度夏队员及中山站第27次越冬队员于当地时间3月6日17时(北京时间6日20时)乘坐“雪龙”号科考船启程回国。  第28次南极科考队领队李院生表示,经过队员们4个多月的努力,科考队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顺利返航。  返航途中,“雪龙”号将第四次穿越西风带。这也是本次航

进步84号货运飞船成功完成国际空间站物资补给

  5月24日,无人驾驶的俄罗斯航天局进步84号航天器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几小时后与国际空间站的Poisk舱成功对接。该航天器为远征69号机组人员运送了三吨物资。  美国东部时间5月24日星期三中午12点19分,在由联盟火箭于上午8点56分(拜科努尔时间下午5点56分)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

“雪龙”号今抵深圳

  执行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于今天晚上10时05分在深圳盐田外港1号锚地停靠。11月8日下午2时30分左右,深圳海监9102船将在大鹏湾迎接“雪龙”号,15时30分到达引航站。预计17时30分,“雪龙”号将在盐田港西港码头靠泊,并于18点开始举行欢迎仪式。   据悉,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开始最后一次返航

  2011年3月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永别国际空间站。这张3月7日拍摄的视频截图显示的是脱离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3月7日脱离国际空间站,开始退役前的最后一次返航。  2011年3月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永别国际空间站。这张3月7日拍摄的视频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进行最后一次飞行前往博物馆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  服役27年、在太空累计飞行2.38亿公里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4月17日清晨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启程,完成其最后1千公里航程,目的地是它的新家——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在这最后一次飞行中,“发现号”不必发射升空,他“匍匐”在美国

“雪龙”号完成南极科考回国

  4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所所属科考船“雪龙”号完成第三十三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抵达长江口水域。   此次为“雪龙”号第三十三次赴南极执行科考与运输补给任务,历时161天,总航程约3.5万海里。“雪龙”号顺利完成“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划,在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雪龙”号科考船凯旋

  北京时间4月5日21时左右,“雪龙”号科考船在上海长江口锚地下锚,并将于8日停靠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在航行5个多月、2.8万余海里之后,“雪龙”号终于凯旋“回家”。  “雪龙”号于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正式起航,11月11日越过赤道进入南半球,11月底到达南极中山站,先后完成了中

我国科学家将出征南极为新科考站选址

  极地考察船“雪龙”号9月底刚从北极回国,今天(10月25日)青岛籍16名科研专家再次出征,陆续到广州汇合,于11月5日参加我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据了解,这些科研专家分别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此次南极科考有一项特殊的任务:为中国第四个南极科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发射升空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24日16点53分(北京时间2月25日05点53分)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船上载有6名宇航员。这是“发现号”第39次执行太空任务,也将是它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发现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移往发射台

    工程师将发现号航天飞机固定到位以便检测其燃料箱以及推进器,从而为2010年11月最后的飞行任务做准备。    发现号航天飞机被高高吊起,开始进行外部燃料箱和固体助推火箭的安装工作。它将执行STS-133飞行任务,前往国际空间站。    发现号航天飞机正被运往飞船组装中心,在那里进行

天舟七号完成发射前最后一次合练

  1月15日上午,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任务组织了发射前系统间全区合练。目前,各系统已经做好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天舟七号任务是2024年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发射任务。连日来,文昌航天发射场全体科技人员顶住新年度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压力,承压奋战、连续奋战、坚守奋战,当前已经组织完成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

“雪龙”号今日启航赴南极科考

    10月31日10时许,“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它将紧跟本月26日出征的“雪龙2”号的脚步,共同谱写我国第三次“双龙探极”的新篇章。从上海边检了解到,为助力中国极地科考事业,上海边检总站外高桥边检站科学优化勤务模式,实行“窗口前置+一站

“雪龙”号开展海洋微塑料调查

  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19日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海洋微塑料取样作业,这是科考队出征以来首次在航线上开展调查作业。  当日下午,为实施科考作业,科考队乘坐的“雪龙”号科考船航速降为每小时3海里。队员们冒着细雨,用船上后甲板的绞车和A型架等大型设备将微塑料采样器缓缓放入海中,约15分钟后拖网收

雪龙2号携多项成果凯旋-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收官

5月7日上午,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凯旋,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于2020年11月10日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历时179天,行程3.6万余海里,圆满完成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物资补给和人员

我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

  今天(4月26日)“雪龙”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  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由“雪龙”船和“雪龙2”船共同执行考察任务,“雪龙2”船于2022年4月20日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1万余海里,“雪龙”船于2022年4月26日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

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揭开序幕

  10月10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正式公布组队情况,集结待发的考察队整体趋向年轻化,队员平均年龄仅为35.8岁。据了解,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共计251人,其中中方人员245人,年龄最小的仅20岁。此外,本次考察队还有6名外方人员参加,包括从澳大利亚租用的S76轻型直升机机组人员3人,来自

中国造破冰船首航南极破冰记

   跟随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0日至23日分三次完成中山站附近的航道破冰,为“雪龙”号海冰卸货开辟了一段约14海里的冰上航道。   20日傍晚,“雪龙兄弟”抵达距中山站附近的陆缘冰区。与浮冰相比,作为陆地边缘的固定冰,陆缘冰更像一道铜墙铁壁,挡住船只靠

好奇号进行第一次火星重力测量

在2019年1月中旬拍摄的自拍中,火星探测器好奇号正准备进入盖尔火山口的夏普山。科学家们希望利用一种新的重力测量技术揭示这座山的历史。  一组研究人员巧妙运用美国宇航局火星探测器好奇号的非科学工程数据,测量了96英里宽的大风陨石坑中岩层的密度。  这项研究结果于2019年2月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上海交大在“雪龙”号上开课

随“雪龙”号在黄海海域航行,学习海洋调查、海洋安全应急演练基本知识,分组进行仪器实操,体验先进海洋科考设施……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80余名师生在“雪龙”号上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海上实践”课程科教融合教学航次,这也是上海交通大学联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开启的“雪龙”号科教融合

“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顺利回家

  4月6日,记者从上海边检获悉,“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顺利回家,靠泊在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科考国内基地码头。据悉,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开展,其中,“雪龙”号已于4月3日返沪。  上海边检总站外高桥边检站科学优化勤务模式,实行“窗口查验前置+一站式办结”通关便利

“雪龙”号科考船进入北极圈

  北京时间7月30日6时,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从北纬66度34分、西经169度10分进入北极圈。图为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雪龙”号科考船上展开五星红旗和考察队队旗。新华社记者 摄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完成大修

11月6日,我国唯一的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完成了为期半年多的大修,以全新的面貌精彩亮相。承担此次大修任务的上海船厂为“雪龙”号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出厂仪式。“雪龙”号此次大修耗资2亿多元,主要对船体、轮机、电气和科考4个部分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  图为“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出厂仪式现

“雪龙”号科考船进入北极圈

  北京时间7月30日6时,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科考船从北纬66度34分、西经169度10分进入北极圈。  考察队员们在“雪龙”号直升机停机坪展开五星红旗和考察队队旗,组成“9北”“66度34分”等字样,纪念进入北极圈。  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20日乘“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开启

“雪龙2”号:在极寒之地破冰前行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上海单元,“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模型体量并不算很大,但红色的船体、白色的船上建筑、绿色的甲板和停机坪,令“雪龙2”号在蔚蓝色背景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这艘中国首次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吃水排水量13996吨,续航力为2万海里,不仅能在1.5米的厚冰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