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所与移动硅谷达成集成电路产业化服务平台合作

12月2日,全球传感器与智能化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亦庄丰大国际大酒店开幕。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办,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承办,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物联网产业联盟、移动硅谷物联网产业联盟、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等单位协办。 论坛以“高峰论坛+展览展示+投资洽谈”为形式,吸引政府主管部门、国内外知名传感器、物联网应用厂商、系统整机企业、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逾1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会,邀请行业嘉宾共同探讨当前智能传感器发展现状,剖析传感器技术发展的技术瓶颈。 微电子所所长、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叶甜春出席会议并作了开幕致辞,提出当前时代正步入“感知”时代,传感器等非数字芯片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智能传感器产业正进入历史性的重大调整变革期,技术演进和市场增长点改变,将带动传感器产业链格局和产业生态的重大变革和调整。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阅读全文

微电子所与移动硅谷达成集成电路产业化服务平台合作

  12月2日,全球传感器与智能化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亦庄丰大国际大酒店开幕。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办,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承办,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物联网产业联盟、移动硅谷物联网产业联盟、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等单位协办。  论坛以“高峰论坛+展览

微电子所在纳米森林的微器件应用研究中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16_4781092.shtml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在纳米森林的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应用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湿度的监测与控制在气象、农业、汽车、医药等行业具有重

微纳电子系统集成研究中心揭牌

  9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联合成立“微纳电子系统集成研究中心”揭牌。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该研究中心主任、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以及20多个国内外著名芯片代工厂、高校与IC企业的60多名高管、领导、专家、教授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在揭牌仪式上,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科大与微电子所联合成立微纳电子系统集成研究中心

  9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联合成立“微纳电子系统集成研究中心”揭牌。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该研究中心主任、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以及20多个国内外著名芯片代工厂、高校与IC企业的60多名高管、领导、专家、教授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在揭牌仪式上,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科大“千人计

微电子所在“热电堆传感器配套芯片”项目中取得成果

  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十室)牵头,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室(二室)混合信号模拟IP团队承担的“热电堆传感器配套芯片”课题,近日完成热电堆模拟前端及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芯片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芯片在功能和性能上均达到较高水平,是目前国内首款针对热电堆应用的高性能专用集成电路

微压传感器的原理说明

微压传感器在丈量进程中,压力直接效果在传感器的膜片上,使膜片发作与介质压力成正比的微位移,使传感器的电阻发作改动,一同经过电子线路查看这一改动,并改换输出一个对应于这个压力的规范信号,这么的进程便是微压传感器进行丈量的进程。 关于微压传感器来说,活络度和线性度是微压力传感器最首要的两特功用方针。为了

电子所自主研制的地球磁场传感器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中科院电子所第十研究室(中科院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立足国内,找矿增储”等重大战略需求,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SinoProbe计划等项目经费支持下,经过近3年的技术攻关,突破了制约我国地球物理电磁勘探仪器装备研发的核心技术——磁场传感器(磁棒)技术,研制出可应

美用传感器研究太空微垃圾

  本报讯 美国电影《地心引力》把太空垃圾的风险戏剧化了。 在国际空间站的一扇窗户上发现的一块7毫米宽的小碎片。图片来源:ESA/NASA   尽管漂浮的扳手和断裂的火箭部件可能对宇宙飞船造成最致命的威胁,但大多数轨道碎片实际上都是小得多的——想象一下油漆斑点和破碎的卫星碎片。现在,美国宇

微系统与纳米工程峰会在京举办

中科院电子所所长吴一戎院士致欢迎辞 《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期刊执行主编崔天宏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办 与会代表合影 2014年8月6-8日,以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与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的国际期刊《Microsystems &

适用集成电路片上微电池问世-3D全息光刻技术打造

  通过结合3D全息光刻和2D光刻技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科学家日前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高性能3D微电池。研究人员称,这种微型高能电池具有极其优异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有望让很多设备小型化应用成为现实。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

适用集成电路片上微电池问世-3D全息光刻技术打造

  通过结合3D全息光刻和2D光刻技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科学家日前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高性能3D微电池。研究人员称,这种微型高能电池具有极其优异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为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有望让很多设备小型化应用成为现实。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负

找准定位-引领突破-加快转化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2月10日调研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了解该所科研技术、工艺、设备研发及科研成果转化情况。  白春礼现场考察了微电子所的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工艺线、微电子仪器设备研发平台、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高频高压器件研发平台,体验了360度环视系统汽车,并详细了解了

上海微系统所采用标准Si集成电路技术实现150GHz振荡信号

  日前,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物联网系统技术实验室采用65nm标准Si CMOS工艺,单芯片产生了100GHz以上毫米波信号,经法国国家实验室IEMN(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Microelectronics and Nano-electron

蛛网灵感:造出最精密微芯片传感器

    用激光探测人造蜘蛛网的艺术家绘图。图片来源: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光学实验室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设计出世界上最精确的微芯片传感器之一。该设备可在室温下工作——这是量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圣杯”。他们将纳米技术和受自然界蜘蛛网启发的机器学习相结合,使一个纳米机械传感器能够在远离日常噪

微振动传感器-让星际传播“不脱靶”

  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李醒飞教授团队将磁流体动力学应用于微角振动传感中,通过高带宽、低噪声的微角振动信号拾取和反馈控制,结合惯性稳定平台技术,在解决长距离激光束稳定捕获、跟踪和瞄准方面取得突破,突破了国外对亚微弧度角振动测量关键技术的封锁,填补了国内空间微角振动在轨测量技术空白。日前,该团队研

仿生蛛网打造新型室温微芯片传感器

  受自然界蜘蛛网启发,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将纳米技术和机器学习相结合,成功设计出一种可在室温下工作的、极为精确的微芯片传感器——“蛛网纳米机械谐振器”。该设备属于迄今世界上最精确的传感器之一,能在与日常噪声极端隔离的情况下振动,表现出超过10亿的机械品质因数,是量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结合的典范

wika压力传感器以及微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wika压力传感器在测量过程中,压力直接作用在传感器的膜片上,使膜片产生与介质压力成正比的微位移,使传感器的电阻发生变化,同时通过电子线路检测这一变化,并转换输出一个对应于这个压力的标准信号,这样的过程就是微压传感器进行测量的过程。   对于微压传感器来说,灵敏度和线性度是微压力传感器zu

微电子所青促会举办学术交流会

  10月20日,“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东南大学教授黄庆安应邀做客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青促会创新论坛”,作了题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CMOS)、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学术报告。微电子所副所长陈大鹏研究员主持交流会,青年科研骨干、研究生共50余人

“毫米波TBps太高速芯连关键技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大举行

  10月22日至23日,“毫米波TBps太高速芯连关键技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大微纳电子系统集成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以及UCLA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大信息学

微流红外传感器技术的工作原理

红外光源①、发出的红外光,经过切光器。②、调制频率后,进入测量气室。③、由于二氧化硫等异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对红外光具有吸收特性,若测量气室。④、中存在上述气体,则进入测量气室的部分红外光会被吸收,未被吸收的红外光进入检测器。⑤、检测器由前气室、后气室、微流传感器。⑥、组成,前、后气室充满待测组分的气体

“工商科学家”的前瞻布局--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技术集体

   22纳米高K介质/金属栅工程、14纳米FinFet器件、新型闪存器件、可制造性设计……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集成电路这一高度全球化的高科技竞争领域前沿拥有了一席之地。  提出了“专利指导下的研发战略”,并首次实现了向大型制造企业的许可转让……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中科院微电子所“极

阴和俊到电子所调研

  12月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阴和俊来到中科院电子所,参加电子所2012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中科院北京分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欧龙新,京区党委和北京分院联系协作二片的组织员、半导体所原党委书记陈树堂应邀参会。会议由电子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汪克强主持。   根据中央

阴和俊调研微电子所

  7月6日,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调研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党委书记李培金、副所长周玉梅、副所长周也方及所属各部门负责人、千人计划学者、百人计划学者和部分科研骨干8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叶甜春所长首先从微电子所概况、未来科研发展重点、产业化发展重点、新方向拓展

电子所怀柔园区正式启用运行

  5月2日上午,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在崭新的怀柔园区举行新园区启用运行动员大会,对怀柔园区启用和试运行工作及部分研究室搬迁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标志着电子所怀柔园区正式进入启用和试运行阶段。   吴一戎所长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电子所的成立和发展历程。他表示,怀柔园区的建成和启用运行,标志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入选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电子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入选首批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经过精心的申请准备和激烈的答辩,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最终入选首批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月12日,北京市科委在2012新春驻华科技外交官科技合作通报会上举办了隆重的基地授牌仪式和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成立仪式

中科微至:让物联网技术开花结果

  1秒钟扫描15件,1小时分拣7万件,出错率只有百万分之一……  创造上述奇迹的“神器”,是中科微至智能制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微至)自主研制的物流自动分拣设备。去年,中科微至为中通安装的两台自动分拣设备,在“双十一”期间大显身手:每台设备24小时无故障不间断运行,转运中心均未出现爆仓。

电工所科技前沿论坛“微光刻与电子束光刻技术”开讲

  从1958年世界第一块平面集成电路到2012年04月24日英特尔在北京天文馆正式发布核心代号为Ivy Bridge的第三代酷睿处理器—英特尔首款22纳米工艺处理器,短短五十多年,微电子技术一直遵循着摩尔定律,发展势头迅猛。   针对微光刻与电子束光刻技术发展图谱,7月6日,中科院微电子所陈

中国22纳米技术获重大突破赶上英特尔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以下简称先导工艺研发中心)通过4年的艰苦攻关,在22纳米关键工艺技术先导研究与平台建设上,实现了重要突破,在国内首次采用后高K工艺成功研制出包含先进高K/金属栅模块的22纳米栅长MOSFETs,器件性能良好。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由于这一工

又一国家重大仪器项目通过验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二维电子材料及纳米量子器件的研究和原位分析仪器”验收会在微电子所召开。基金委副主任陆建华,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主任郝跃、常务副主任张兆田、副主任何杰,中科院副院长李树深,条财局副局长曹凝,微电子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主持工作)戴博伟,微电子所副所长王文武,党委

wika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微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wika压力传感器在测量过程中,压力直接作用在传感器的膜片上,使膜片产生与介质压力成正比的微位移,使传感器的电阻发生变化,同时通过电子线路检测这一变化,并转换输出一个对应于这个压力的标准信号,这样的过程就是微压传感器进行测量的过程。   对于微压传感器来说,灵敏度和线性度是微压力传感器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