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技部发布研究提交SKA科学研究建议书通知

各有关单位、专家: 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是国际天文界计划建造的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了重大机遇,拟由多国政府及国家研究机构联合筹资和参与。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由科技部代表中方加入SKA建设准备阶段。 国际SKA组织(SKAO)计划今年内出版新版的SKA科学白皮书(SKA Science Book),作为今后10-20年国际SKA科学研究的重要文件。2004年曾出版过一版SKA科学白皮书(下载链接http://arxiv.org /abs/astro-ph/0409274 ),随着SKA的快速推进,SKAO于2月7日面向全球科学家征集SKA科学研究的建议书,相关具体要求见网址(https://indico.skatelescope.org/conferenceCFA.py? confId=270),并计划于2014年6月8-14日在意大利西西里岛......阅读全文

我国参建的SKA有望再现“宇宙黎明”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南非以及南部非洲的8个国家,2020年将开始建设世界最大综合孔径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SKA由全球十多个国家计划合资建造,中国是发起国之一。目前,面向全球的项目布局、科学准备、工程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工作正全面推进。我国部署的SKA前期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和

多部门共同制定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

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1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教育厅(委、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科

全球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 中国如何作贡献

   全球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许多科学问题的范围、规模、复杂性不断扩大,已远远超出单一国家的承受能力,使国际大科学合作成为一种必然。  我国近年在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中身影频现,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包括“世界巨眼”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历史新机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发布

第三篇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围绕增加创新的源头供给,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壮大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学前沿发展方向,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更多贡献。第八章 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坚持鼓励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

武向平院士展示中国射电天文的下一个雄心

  “追溯宇宙演化的长河,随着138亿年前大爆炸的余辉逐渐散去,宇宙曾经历过一段漫长的黑暗时期。忽然有一天,在宇宙深处诞生了第一代发光天体,这些天体的光芒逐渐照亮了整个宇宙,从此给宇宙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对于自己所热爱的宇宙,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不仅不吝于用最美好的辞藻去形容,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文界正为SKA做充分科学准备

  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为迎接天文领域SKA(世界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射电望远镜)时代的到来,中国天文界正在做充分的科学准备:在中国SKA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武向平院士牵头下,中国天文界已形成11个科学工作组,并完成《中国SKA科学白皮书》中、英文版。  同时,

《“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印发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确保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总体目标的攻坚时期。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有效运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

SKA:沙漠里的科学奇观

   飞机降落在坚硬的红色沙土地上,艳阳高照,四周一片荒芜。老鹰在低空盘旋,地面上散落着巨大的蚁穴,偶有好奇又胆大的袋鼠站在树下,远远地盯着我们这批闯入者。  这里几乎保存着澳大利亚腹地最原始的样貌。但就在这里,西澳大利亚州默奇森郡沙漠区,全世界人烟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国际天文界将建造可能是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等提议建设SKA亚洲科学中心

  为期3天的SKA数据处理与高性能计算第三次国际研讨会今天在上海闭幕。来自中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南非、意大利等国家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SKA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quare Kilometre Array)”的缩写,是举世瞩目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最终将建成世界上最大

南非通过SKA大科学工程对未来进行重大投资

   南非积极参与SKA国际大科学工程,经过努力,2012年5月25日,南非(以及其他八个非洲合作伙伴国家)和澳大利亚共同成为SKA射电望远镜大科学工程台址国。   SKA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项目之一,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印度、意大利、新西兰、南非、瑞典、荷兰和英国等10个成员国。SKA将20个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SKA区域中心原型机

  人类史上最大天文装置——平方公里阵列(SKA)射电望远镜预计2020年启动建设。作为创始成员国之一,中国除了参与研发这个超级望远镜的反射面天线,也在为建设区域中心积极进行准备工作。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SKA区域中心原型机。  “没有SKA区域中心,就无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SKA科

SKA科学与工程咨询委员会会议暨中国SKA合作会议在华召开

   2018年7月1日至5日,国际大科学工程SKA科学与工程咨询委员会(SEAC)会议暨中国SKA合作会议在贵州“中国天眼”FAST成功召开。在过去几年中,SEAC委员会在SKA的基线重订、成本更新等涉及科学与工程的重大事项上为SKA提供多次外部咨询。此次,SKA总干事、科学部主任、程序部主任、S

与南非合作,推动SKA望远镜获得更丰硕成果

  在中国与南非不断深化经贸合作的同时,中国科学家呼吁,进一步推动双方在SKA射电望远镜项目上的合作,以使两国在这一举世瞩目的大科学项目中获取更丰硕的科学成果,实现共赢。  SKA望远镜全称“平方公里阵列”,由2500面直径15米的碟形天线以及250组低频和中频孔径阵列组成,因接收总面积约“1平方公

SKA前期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启动 或5年内建成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悉,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专项的支持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前期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和相关科学预研日前在上海正式启动。  SKA的概念提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国际天文界计划建造的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也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庞

白春礼:建设高水平智库为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白春礼作主席团报告   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上  白春礼  (2016年6月1日)  各位院士,同志们:  5月30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与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在

最大射电望远镜阵确定第一阶段建设方案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射电望远镜(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经过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SKA成员国及全球一大批科学家与工程师超过20个月的紧张工作,SKA第一阶段(SKA1)建设方案已最终确定,并于稍早时间得到董事会通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连日来,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学习领会,“创新”成为大家热议的高频词。  近年来,我国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科技工作者们表示,要主动发起全球

中荷SKA专家科学与工程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

   2017年10月30日,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中国-荷兰专家科学与工程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SKA科学董事彭勃研究员主持,来自荷兰射电天文台(ASTRON)、SKA中国办公室、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电54研究所、浪潮集团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及高校25

中国签署SKA天文台公约

南非的MeerKAT射电望远镜是平方公里阵列的原型。图片来源:南非射电天文学观测组织  本报讯 平方公里阵列(SKA)是一个建造世界上最大射电望远镜的项目。如今,参与该项目的7个创始成员国于3月12日在意大利罗马正式签署了一项公约,建立一个政府间组织来监督该项目运行并正式批准其建设。  这个名为SK

我国启动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

  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专项的支持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前期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和相关科学预研,9月12日在上海正式启动。  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是由全球十多个国家计划合资建造、世界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SKA以大量的小单元天线汇聚实现综合孔

万钢:为中国梦插上科技创新翅膀

  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表明,科技创新能力关乎现代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支撑与保障。日前,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我国科技实力专题接受了采访。  记者:敢于与善于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承,是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国家

多国合建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分辨率超哈勃50倍

  10月15日—16日,SKA(Square Kilometre Array,即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第15届董事会在贵阳召开。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印度、意大利、荷兰、新西兰、南非、瑞典、英国、中国11个正式成员国代表,共商合作建造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相关事宜。  本次会议由SKA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为中南科技创新合作树典范

   2018年7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党组书记王志刚,南非科技部部长马莫罗科·库巴伊·恩古巴内在比勒陀利亚出席了中南科学家高级别对话会开幕式并共同参观了中南科技创新合作成果图片展。参观图片展期间,中南双方科技部长重点介绍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项目有关情况。SKA建成后将成为世界

代表委员谈太空探索: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献智慧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里有不少科学家,在他们看来,中国可以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去月球背面:  为深空探测打下基础  “太空探索无止境,地球可能不会去‘流浪’,但人类一定会走向深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兼总设计师杨孟

开放合作,闯出多少空间

   开放合作,对我国科学家来说并不陌生,这是科研工作中的必然活动。但与20年前甚至10年前不同的是,我们正在从跟在别人身后的“学生”,成为并肩而行的合作者甚至主导者,合作空间也更宽广。开放合作与科技创新发展的关系,也正从“被动跟随、服务辅佐”转变到“主动布局、支撑引领”。  国际科技合作已成为全方

探秘亚洲最大射电望远镜:可观测百亿光年外天体

亚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  这个口径65米,重达2700吨的庞然大物,其相当于8个标准篮球场的主反射面精度误差却不超过0.3毫米,并能在1分钟内完成不同观测波段的转换——10月28日,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直径65米射电望远镜在上海天文台启用。作为我国目前口径最大、波段最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一周年巡礼

  自去年2月获批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张江国家科学中心”),一年后的今天,这里依托先进的大科学基础设施群,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正在向跻身世界一流实验室行列的目标不断迫近……  如今,张江已成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创新源泉。那么,作为其核心引擎的张江国家科学中心,

中科院积极参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打开上海张江科学城的地图,一块又一块世界顶级的“科学拼图”正在聚合。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活细胞结构和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这些“高大上”名字的背后凸显出上海推动科技发展的决心和脚步。  去年2月,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张江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

FAST:凝聚中国创新 倾听宇宙声音

   “记得刚到FAST的时候,那里只有一个硕大的天坑,周围什么都没有,一片荒凉。从坑底走上来,需要1个多小时的时间。”FAST馈源支撑系统助理工程师李铭哲曾经这样描述过。现在,当你驱车前往克度镇这个偏僻的黔南小镇,再穿过一道道的狭窄山口,到达一个名叫‘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地时,视野就会被一个500米

FAST发现毫秒脉冲星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之上的星空。FAST摄影团队提供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上的测量靶标。FAST摄影团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