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领域召开技术预测讨论会

根据生物领域技术预测的工作部署,科技部社发司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于近期召开了生物领域技术预测工作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国内生物领域主要文献情报研究机构的专家参加了讨论。 会上,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的专家分别以干细胞和生物信息学为例,提出了生物技术预测的分析角度、切入点、文献计量方法、以及子领域技术树的归纳方法。 参会专家针对领域技术预测工作思路、研究方法、分工和进度安排等进行了讨论,拟定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医药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技术、组学技术、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生物资源和生物安全等 8个子领域,确定了生物领域技术预测的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参与讨论的专家对生物领域的技术预测方法形成了初步的共识,并明确了文献情报学分析方法......阅读全文

科学家用生物标记预测老年痴呆

图片来源: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本报讯 近日,研究人员报告了能够预测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物(阿尔兹海默氏症的最早期病理特征)的血浆生物标志物。这些发现展示了血浆生物标志物在预测个体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状态的潜在临床应用。然而,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还需要

科学家用生物标记预测老年痴呆

  图片来源: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本报讯 近日,研究人员报告了能够预测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物(阿尔兹海默氏症的最早期病理特征)的血浆生物标志物。这些发现展示了血浆生物标志物在预测个体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状态的潜在临床应用。然而,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

科学家鉴别DNA生物钟-可预测人寿命

  北京时间2月4日消息,据科学日报报道,近日科学家们鉴别了一种可以提供有关人类寿命的至关重要的线索的生物钟。研究人员调查了在人的一生中DNA发生的化学变化,这将帮助他们预测个体的年龄。通过对比个体的实际年龄和他们预测的生物钟年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模式。  生物钟年龄比真实年龄更老的人很可能比那些

《科学》预测2023年大科学事件

德国一部分地区放宽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佩戴口罩的规定。图片来源:JULIAN RETTIG/PICTURE ALLIANCE/DPA/AP IMAGES近日,《科学》杂志预测了2023年可能成为头条新闻的科学事件。公共卫生:继续对抗新冠病毒随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卫生紧急事件进入第四个年头,研究人员正在继

科学家利用生物分子模拟预测代谢酶新功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国辉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杨巍维团队、广州大学教授王雄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李全林等合作,揭示了代谢酶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能够行使蛋白磷酸酶的功能,并证明了FBP1介导的IκBα去磷酸化在结直肠癌发生中起到关键

《科学》预测2022年新闻“头条”

12月2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对2022年全球科学领域值得关注的事件进行了预测。新冠肺炎依然是焦点。随着世界进入新冠肺炎疫情的第3年,研究人员正在努力了解最新的变体奥密克戎对新冠疫情轨迹可能意味着什么。考虑到全球感染的绝对数量,2022年新冠病毒可能会出现更多变种。同时,科学家正在开发新一代疫苗

《科学》预测长寿文章引发争议

  《科学》(Science)杂志上周发表的一篇文章引发了一场针对其可靠性的争论。该文章报道了在基因组水平上对与长寿相关的DNA序列变异进行扫描,发现150个这样的变异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是否能长寿,准确性高达77%。  文章发表后,领域内一些研究人员持怀疑态度,许多人表示只有此研究在更大的

Nature预测2013年生物医药领域科学进展与事件

  新年伊始,Nature杂志展望了2013年可能出现的一些重要发现和重大事件,其中生物医药类占到5席。   干细胞试验   一项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进行的早期临床试验应该在2013年产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结果。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莫妮卡市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先进细胞技术”,

科学家发现能预测肝脏中毒性脂肪堆积的生物标记物

  目前在澳大利亚,有超过550万人存在肝脏脂肪堆积(脂肪肝)的情况,其中超过40%是50岁以下的成年人。  脂肪肝是在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这些因素会影响发病年龄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专家们现在将这种情况描述为一种隐藏的流行病,该疾病正在推高肝脏移植率,导致一系列疾病甚至是死亡。  脂肪肝

科学家发现相面科学依据-可预测疾病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健康有时并非一定要医生检查才能发现,只要看看人的体征也能略知一二。 其实,除了我们遗传基因——特别是“缺陷基因”左右着我们的健康之外,我们出生时就已成定局的身体特征也决定着我们未来的健康。科学家对九大身体特征进行了分析,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我们的健康状况。 1、秃顶 危

《自然》预测2018年科学“大事”

  新一年科学界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从各国耗资巨大的太空任务到基因编辑,英国《自然》杂志1月2日选出了多项可能会在2018年给科学界带来影响的事件。  宇宙数据  当加拿大的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在今年开始全面运作后,快速射电爆发可能就不再那么神秘了。天文学家希望每天都能使用CHIME观

《科学》预测2010年科研热点

阿尔法磁谱仪   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对2010年的科研热点进行了预测,包括癌细胞代谢、细胞染色体外显子测序与疾病、多功能干细胞研究、阿尔法磁谱仪,以及人类太空飞行的未来等领域。   多功能干细胞。位于2008年《科学》杂志十大科学进展之首的细胞重编程能把成人皮肤细胞重新编程为诱导多能

《自然》预测2023年科学大事

技术人员正在薇拉·鲁宾天文台安装光纤电缆,该天文台将于2023年拍摄第一批图像。图片来源:H Stockebrand/Rubin Obs/NSF/AURA 登月、mRNA疫苗和气候基金等可能是2023年重点研究的发展方向。近日,《自然》杂志盘点了未来一年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新一代疫苗

-《科学》预测2016年重要突破

  记者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生活于未来的人。他们或许并不确切知道前方到底有什么,但却像古时候的捕鲸者一样,一直对眼前的海平线保持着敏锐的视觉。如今,美国《科学》杂志又一次“冒险”在未来一年的“科学进展”名单上添加了几个选项。  一是自由落体。  法国研究人员计划在未来两年发射一颗人造卫星,进而为从未发

生物领域召开技术预测讨论会

  根据生物领域技术预测的工作部署,科技部社发司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于近期召开了生物领域技术预测工作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国内生物领域主要文献情报

生物领域技术预测启动会在京召开

  9月10日下午,生物领域召开了技术预测启动会。社发司杨哲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同行专家、企业专家和海外专家组成的总体专家组和子领域专家组共计30余人出席会议,来自计划司、社发司、战略院、生物中心的相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计划司有关同志首先

发现生物“时钟”,可预测人的寿命?

单看面相,说林志颖和郭德纲相差20岁,都会有人信。实际上,两人年龄只差一岁。我们身边也常有这种情况,有的人容貌和身体状况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但有的却十分显老。更重要的是,年轻或衰老,并非只在表面。3月9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主导的一项多组学研究发现,我们身体内的各种器官和系统都有自己的生物

科学家开发出测定生物学年龄新方法-或能预测健康风险

  人们往往会以不同的方式衰老,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测定生物年龄的新方法,其或能帮助有效预测个体的健康风险;生物学年龄是科学家们用来预测健康风险的一个指标,通过结合不同的标志物就能增强相关性的研究,特别重要的标志物就是机体的

《自然》预测2017年科学热点领域

  《自然》杂志日前对2017年全球热点科学领域进行了预测。  气候变化  如果美国新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像他承诺的那样取消该国的气候承诺,那么中国将带头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中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限额交易系统将在2017年推出。过去3年里,全球碳排放已经达到平衡,得益于经济停滞以及绿色技术激增,

《自然》预测2019年重大科学事件

  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在此辞旧迎新之际,除了埋头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回味一下往事的喜乐,也应该抬头展望一下新一年的星辰大海。《自然》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为我们梳理了2019年科学领域值得期待的大事件。  这些事件包括:中国将成为科研投入最慷慨的国家;“天眼”将睁大眼睛看向更深远的宇宙;生物医学领域

《科学》杂志预测2011年科研热点

大型强子对撞机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美国《科学》杂志日前对今年的科研热点进行了预测,其中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2011年,LHC第一个真正有趣的结果即将出炉,相差悬殊的是,这些结果与用LHC的两个大型探测器ATLAS和CMS搜索希格斯

科学家找到预测自闭症新法

新研究测量儿童波纹脑电波可预测自闭症。   一项新研究表明,在蹒跚学步的孩子聆听词语的时候对其进行测量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波纹脑电波,能够可靠地预测幼儿6岁以下的这段时期——这是迄今能够实现的最远期预测——在一系列认知领域中的发展情况。除了引导更有效的疗法之外,这一发现还可能有助于揭示早期社会能力是

《新科学家》杂志预测2011年重大科学事件

        网络发展的顶峰已近在眼前  互联网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已将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但在2011年新增用户会比2010年更少吗?  在芬兰、西班牙和爱沙尼亚,互联网已被视为非常重要的法定权利。网络的发展潜力仍在不断增长中。2010年,苹果iPad和其他触摸屏电脑的发布,使得网络冲浪更具娱乐性

科学家预测存在“抹大拉玻色子”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近日基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以及其他实验提供的数据,提出了所谓的“抹大拉假设(Madala hypothesis)”。该假设认为,存在一种名为“抹大拉玻色子(Madala boson)”的新玻色子和场,它会与暗物质相互作用,这一玻色子或有助于揭开笼罩在暗物质

《科学》预测:2013最值得关注六大领域

  1、单细胞DNA测序   随着微流控技术、罕见细胞分离技术以及对单基因组破译能力的提高,单细胞DNA测序研究于去年悄然崛起,并有望于2013年获得重大突破。更令人兴奋的是,通过对单个完整细胞的研究,可对细胞特别是脑细胞是如何工作的获得更多了解。未来一年中,单细胞测序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可更多地

《自然》预测2013年科学进展与事件

  大型地下氙探测器正在寻找暗物质。 NASA计划向火星发射MAVEN探测器,目的是对火星上层大气展开研究。   新年伊始,《自然》杂志展望了2013年可能出现的一些重要发现和重大事件。   干细胞试验   一项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进行的早期临床试验应该在2013年产生具有里程碑意

Nature预测:2021年,这些科学事件最值得关注!

  12月22日,《自然》继对影响2020年的科学事件进行盘点后,又预测了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其中,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仍是绕不开的话题。  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  2021年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年。拜登已经明确表示,要重建美国在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的领先地位,包括让美国重回《巴黎协定》

中国科学报:基因预测未来靠谱吗

  “花1000美元,就能知道自己体内的所有秘密,并预见未来。”——这甚至成为了人们心目中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可目前,由于风险评估的依据不足,准确性很差,对于疾病干预的指导性不大,因此,基因预测还不值得一提。   个体化基因组学医学一直被看做是未来医疗技术的一大热点,除了疾病诊断和治疗,还能在人们

科学家预测出迄今熔点最高物质

比钢铁还要坚硬!《华盛顿邮报》日前报道称,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预测出一种熔点比任何已知物质都要高的材料的存在。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该团队的预测指向了一种铪、氮和碳的合金,其熔点为4120℃。这是太阳温度的三分之二。此前的纪录是碳化钽铪,其熔点为3942℃。这种化合物的潜在应用

科学家发现能从DNA预测精神疾病

  日本大阪大学和奈良大学等多家研究单位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蛋白质CX3CR中一个单一的氨基酸替代可能预测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相关文章近期发表在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  亨廷顿氏病、囊性纤维化和肌营养不良都是可以追溯到单一突变的疾病。对于这些疾病无症状的患者来说,诊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