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结构生物学里程碑: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时代来临

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X-RAY CRYSTALLOGRAPHY)即将成为历史,低温电子显微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引起了揭示细胞内隐秘机制的革命。 在剑桥大学一幢建筑的地下室里,一场技术革命正在酝酿。 一个笨重的、大约3米高的金属盒子通过连接细胞的橙色缆线,安安静静地传输着以万亿字节计算的数据。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低温电子显微镜之一:低温电子显微镜通过电子束对冷冻的生物分子进行成像,从而得到分子的三维结构。站在这个耗资770万美金的仪器旁,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UK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LMB)的结构生物学家 Sjors Scheres表示,低温电子显微镜非常敏感,一声喊叫就会带来极大误差,导致实验失败。“英国需要更多低温电子显微镜,因为未来它会成为结构生物学的主流。” 低温电子显......阅读全文

结构生物学里程碑: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时代来临

   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X-RAY CRYSTALLOGRAPHY)即将成为历史,低温电子显微技术(CRYO-ELECTRON MICROSCOPY)引起了揭示细胞内隐秘机制的革命。  在剑桥大学一幢建筑的地下室里,一场技术革命正在酝酿。  一个笨重的、大约3米高的金属盒子通过连接细胞的橙色缆线,

冷冻电镜技术为何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及其发展趋势

   2017年10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人们的一片猜测中,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终于揭晓了!当地时间2017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给瑞士洛桑大学的Jacques Dubochet、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oachim

Nat Methods: 2014年值得关注的技术

  单细胞测序被评为2013年年度技术   2014 年首刊,《Nature Methods》杂志将2013年度技术(Method of the Year 2013)授予了单细胞测序(single-cell sequencing)。同时,杂志还介绍了2014年值得关注的技术,包括

8月Nature杂志不得不看的重磅级亮点研究

  时间总是匆匆易逝,转眼间8月份即将结束了,在即将过去的8月里Nature杂志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大家一起学习。  【1】Nature:科学家成功逆转大脑干细胞的衰老过程 有望开发返老还童新方法  doi:10.1038/s41586-019-1484-9  近日,一

Nature:中国科学之星颜宁

  6月20日,Nature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Science stars of China”(中国科学之星)新闻特写,为我们介绍了从太空科学、生物学、海洋研究、物理学、极地探险到环境保护,对这些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提高了国家在科学界地位的一些顶尖的中国研究人员。  其中生物学领域的代表人物有世界级

Science杂志最受关注的文章(1月)

  美国的《Science》杂志由爱迪生投资创办,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与英国的《Nature》杂志被誉为世界上两大自然科学顶级杂志。Science杂志主要发表原始性科学成果、新闻和评论,许多世界上重要的科学报道都是首先出现在Science杂志上的,比如艾滋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之间的

Nature:中国科学家 电子显微镜成功揭示T细胞分子结构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利用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single-particle cryogenic electron microscopy)对人类T细胞受体复合物进行了研究。图片来源:NIAID  T细胞主要扮演

2月6日《自然》杂志精选

  癌症免疫疗法的新目标   免疫疗法是癌症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最新研究表明,以T细胞上的抑制性受体为目标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对晚期癌症患者会有好处。这一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难以找到潜在治疗目标。在这项研究中,Kai Wucherpfennig及同事证明,在活体中寻找治疗目标是可行的:利用

4月3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首次实时观测核糖体在蛋白合成中的步骤 晶体学和低温电子显微镜领域的最新进展,增进了我们对核糖体在蛋白合成,即将由信使RNA(mRNA)代码所编码的信息翻译成一种多肽的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现在,Jin-Der Wen等人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工作:他们用光镊子跟踪了大

新热点!细胞受体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学家们在细胞受体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  图片来源:Luismmolina/iStock  【1】Nature:中国科学家利用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成功揭示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分子结构  doi:10.1038/s41586-019-1537-0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成像技术在药物研究领域的五个新方向

科学家们使用成像方法来确定治疗目标并提高药物疗效。本文列出了成像技术最新的五个发展方向。在药物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了解人类疾病的潜在机制以及治疗如何影响疾病,用以改善治疗方法。成像技术使科学家能够更有效地研究药物并使药物变得更加有效。在这里,我们研究了成像的五个最新发展方向。1. STED显微镜

发现介导癌细胞关键生命活动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在细胞内,蛋白质结合成大型的大分子复合物,即蛋白质的联合体,它们相互协作以完成特定的功能。大量的癌症研究集中在寻找这些蛋白质复合物的抑制剂。像mTOR和ATR这样的激酶,以及像端粒酶这样在肿瘤中过度表达的酶,都属于这类复合物。  有一些蛋白质(称为伴侣蛋白和共同伴侣蛋白

11月1日《科学》杂志精选

  对HIV掮客的仔细观察   由于两项新的研究,HIV的掮客(即让该致命病毒进入免疫细胞内的分子)不再列于结构生物学家的通缉要犯名单之上。这一分子——即HIV-1包膜(Env)三聚体—— 一直是颇具争议的对象;在今年初,科学家们声称已经用低温电子显微镜看见了其稍纵即逝的结构——它一直以难以被

研究揭示SecY/Sec61蛋白传导通道转位机制

  新和成的蛋白被定向到SecY/Sec61蛋白传导通道上,以便穿过细胞膜来转位。   本期Nature上两篇论文采用低温电子显微镜来了解这一重要蛋白转位过程的机制。Eunyong Park等人发表了不活跃的和活跃的细菌核糖体-通道复合物的结构;Marko Gogala等人发表了一个哺乳动

浙江大学发表7篇CNS,在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取进展

  截止2019年10月10日,浙江大学在Cell,Nature及Science上发表了7篇重要研究成果,iNature系统总结了这些成果:  【1】高熵合金是一类材料,其中包含五个或更多近似等原子比例的元素。它们非常规的成分和化学结构有望实现前所未有的机械性能组合。这类合金的合理设计取决于对几乎无

艾滋病研究突破性进展引发学术界讨论

分辨率为6埃的HIV表面蛋白结构。图片来源: PNAS   这篇论文太好了,以至于并不现实,更可能是奇妙的幻想。   在过去的15年里,结构生物学家已经使用越来越复杂的工具呈现出艾滋病病毒(HIV)表面蛋白的奇特细节视图。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日前在线发表了有史以来最高分辨率的该蛋白

2月5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奔驰概念车  本期封面图片为上个月在底特律举行的“北美国际车展”上展出的奔驰F 015概念车。汽车行业和硅谷IT公司目前似乎方向一致,都是以实现自主驾驶或无人驾驶的汽车为目标。  上新世—更新世的气候敏感性  气候敏感性(全球平均气温因“辐射强迫”一定程度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是我们对过去

11月5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封面故事:2050年前澳大利亚经济状况的两种情形   本期封面图片是对2050年前澳大利亚经济状况两种不同情形的图示。一个发达国家要进入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社会,就需要同时对经济、能源、农业和行为重新进行平衡。Steve Hatfield-Dodds 等人采用一个多模式框架来评估在澳大利亚这个只

11月5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2050年前澳大利亚经济状况的两种情形 本期封面图片是对2050年前澳大利亚经济状况两种不同情形的图示。一个发达国家要进入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社会,就需要同时对经济、能源、农业和行为重新进行平衡。Steve Hatfield-Dodds 等人采用一个多模式

美国研究所基于冷冻电镜揭示新冠病毒的恐怖亲和力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最近提交的一篇论文对新冠病毒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验证了一个结论:新冠病毒 S 蛋白与细胞 ACE2 的亲和力是 SARS 的 10 到 20 倍。  这可能意味着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的传染性相比 SARS 要高出很多。  这篇最新论文目前被发布在

7月2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松狮蜥的性别逆转  本期封面所示为一只澳大利亚松狮蜥,它正在西昆士兰半干旱区的Eulo镇附近晒太阳。在爬行类的遗传性别决定和取决于温度的性别决定之间曾发生反复的演化转变。人们曾提出各种不同机制来解释这种转变,包括性别逆转所起的作用。Clare Holleley等人发表了关于野生爬行类

研究揭示细胞如何组装它们的骨架

  微管是细胞内的丝状结构,许多重要的过程中都需要微管,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内运输。一个由海德堡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了螺旋形的模块化微管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控制它们的形成。研究人员用最先进的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观察到了这些现象。图片来源;Nature  "从单个组件

华人科学家Nature新文章解析HIV

  华人科学家张培军(Peijun Zhang,音译)领导的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确定了HIV病毒衣壳的精确化学结构。衣壳是指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它能够保护病毒的遗传物质,对于其毒力至关重要。目前,衣壳已成为了开发新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这一研究被选作封面文章,发表在

Cell揭示抗癌药物紫杉醇作用机制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们发现了处方药紫杉醇在细胞内的极微妙效应,正是这一效应使得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物之一(延伸阅读:两篇Nature论文同期揭示紫杉醇耐受之谜 )。  揭示出紫杉醇干扰细胞骨架组成部分——微管正常功能的一些细节,有可能帮助设计出更好的抗癌药物,或是改善紫杉醇

破解一夜白头之谜!《自然》公布2020年十大重要科学发现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或许让我们放慢了脚步,但科技的发展永不止步。转眼间,2020年已接近尾声,英国《自然》网站在近日评出了今年十大重要科学发现,其中最后一项是本年度最受欢迎的科学发现。日本神冈天文台的地下探测器探测到了穿越地球295公里的中微子(或反中微子)。来源:《自然》网站

清华大学颜宁教授Cell发表新成果

  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称,她们采用单粒子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技术获得了了分辨率为4.4埃(Å)的全长人类NPC1的结构,及NPC1与埃博拉病毒(EBOV)酶切后糖蛋白(GPcl)的复合物的低分辨率结构。由此认识了NPC1介导胆固醇转运和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结构机制

科学家成功从结构上揭示牛痘病毒增殖机制

  为了让病毒增殖,它们通常需要被感染细胞的支持。在许多情况下,在感染附近的其他细胞之前,只有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才能找到它们复制它们自己的遗传物质所需的分子。但是并非所有病毒都能进入细胞核中。一些病毒停留在细胞质中,因此必须能够独立地复制它们的遗传物质。为此,它们必须带上它们自己的“加工零件”。在

近期两篇Cell新文:从结构上揭示了牛痘病毒增殖机制

  为了让病毒增殖,它们通常需要被感染细胞的支持。在许多情况下,在感染附近的其他细胞之前,只有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才能找到它们复制它们自己的遗传物质所需的分子。但是并非所有病毒都能进入细胞核中。一些病毒停留在细胞质中,因此必须能够独立地复制它们的遗传物质。为此,它们必须带上它们自己的“加工零件”。在

2014年全球十大化学研究 中国两项研究成果在列

  近日,美国化学会出版的《化学化工新闻》(Chemical&Engineering News,C&EN)杂志发布2014年全球十大化学研究,中国研究团队参与的两项研究成果在列。北京大学李彦教授的研究团队制造高纯度特定类型单壁碳纳米管的新方法,复旦大学化学系周鸣飞教授科研团队关于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