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克服肿瘤耐药性的“组合拳”

数学、生物学和纳米技术越来越奇特,但在对抗肿瘤治疗耐药性方面,它们却是有效的“组合拳”。最近,美国滑铁卢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革命性的新方法用于癌症治疗,这种方法将一个致命的药物组合,放入单个的纳米颗粒中。 他们的研究结果于2016年6月3日发表在纳米技术权威杂志《ACS Nano》,这种新方法,可通过在同一细胞内同时激活两种药物,而缩小肿瘤,并防止侵袭性肿瘤的耐药性。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病人死于癌症复发,它们已经对治疗产生了耐药性,从而造成了癌症治疗最大的、且尚未解决的一个挑战。通过在化疗压力下跟踪单个肿瘤细胞的命运,哈佛医学院的生物学家和工程师们,研究了可使细胞对治疗产生耐药性的一个信号和分子通路的网络。 利用这一信息,滑铁卢大学Mohammad Kohandel教授带领的一个应用数学家小组,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并结合某种算法,这种算法可实时定义癌细胞受到抗癌药攻击时的表型细胞状态转换。这个数学模拟,......阅读全文

P-糖蛋白介导的抗肿瘤多药耐药调控剂研究中获进展

  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是目前化学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导致了超过90%患者肿瘤治疗的失败,P-gp是目前已知最重要的MDR相关蛋白靶点。在肿瘤治疗中,随着耐药性的产生,患者所需药物剂量持续增加,对正常组织和细胞造成极大伤害。因此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以

microRNA 芯片联合应用探究胃癌细胞株原发性耐药分子机制

  microRNA 芯片与表达谱芯片的联合应用——探究胃癌细胞株的原发性耐药的分子机制    药物耐受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原发性耐药,即先前未经治疗的肿瘤细胞天生就对某种药物不敏感;其二是获得性耐药,指经过治疗的肿瘤细胞再次接受该药物治疗时变得不敏感。 目前,

microRNA 芯片与表达谱芯片的联合应用

microRNA 芯片与表达谱芯片的联合应用——探究胃癌细胞株的原发性耐药的分子机制药物耐受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原发性耐药,即先前未经治疗的肿瘤细胞天生就对某种药物不敏感;其二是获得性耐药,指经过治疗的肿瘤细胞再次接受该药物治疗时变得不敏感。 目前, 国际上许多科研

肿瘤环境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获进展

  肿瘤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一种治疗方式,是目前肿瘤治疗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然而,药物分子的靶向性缺失和肿瘤细胞的抗耐药性极大限制了化疗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功效,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机体的副作用。近年来,肿瘤环境特异响应的智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降低化疗副作用、提高肿瘤疗效

AuNC@DHLA光动力治疗,有效提高肿瘤杀伤效果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通过肿瘤组织对光敏剂的选择性吸收和滞留,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来激发光敏剂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来杀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与传统的放、化疗相比,光动力学疗法具有极高的时空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纳米发光材料,助力肿瘤光动力治疗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通过肿瘤组织对光敏剂的选择性吸收和滞留,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来激发光敏剂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来杀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与传统的放疗和化疗相比,光动力学疗法具有极高的

肿瘤检测步入千元时代 精准医疗迎来风口期

  中国精准医疗正迅速迎来一次大规模“跳涨”。  7月29日,央视大篇幅报道了“精准医疗”这一时下热门话题,并透露:中国正在筹建自己的人群全基因组数据库和样本库,为精准医疗奠定基础——这一消息被认为是行业政策进一步开闸的明确信号。  7月31日,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下达关于印发《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

Nanopro 1000 cIEF immunoassay technology:突破肿瘤干细胞信号...

Nanopro 1000 cIEF immunoassay technology:突破肿瘤干细胞信号通路蛋白研究困局很多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存在肿瘤干细胞。肿瘤治疗有效的病人,在后期出现复发,很大程度上与肿瘤干细胞未被有效杀伤,及其耐药性有关。越来越多的临床科学家发现,现有的肿瘤治疗药物,可能只对

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历史及其原理与应用进展(三)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国际上提出的白血病MIC分型法,标志着流式细胞仪及免疫分型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广泛应用。我国自80 年代中期引进该仪器,90 年代迅速发展,现在已得到普遍应用。这期间免疫标记方法已发生很大的变化,由开始的主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到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从单色或双色到利用

茶多酚可增强柔红霉素抗癌作用

  最新出版的肝脏病学杂志Hepatology,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由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合作完成的题为《羰基还原酶1作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抗肝癌的一种新型靶标》的研究成果。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研究肝癌发生发展及化学药物治疗中的又一新发现。

清华大学教授发文:针对耐药性肿瘤的新方法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高卫平课题组在药剂学国际顶级期刊《控制释放杂志》(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上在线发表合作论文《肿瘤靶向,pH和超声响应的多肽-阿霉素纳米偶联物克服肿瘤耐药性》(Tumor-Homing, pH -and Ultrasound-Res

研究称绿茶中茶多酚可显著提高抗癌药物疗效

  最新出版的国际权威肝脏病学期刊《肝脏学》(Hepatology),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由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指出,绿茶对于抗癌药物中的毒副作用有明显解毒效果,癌症病人在服用临床一线抗癌药柔红霉素(DNR)的同时多饮用绿茶

十九大!看看分子病理领域,未来发展方向!

  今天党的十九大召开,习近平大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想想都觉得高中政治课本过时了,而考研又多了一道大题。然而这些年,医疗领域进展可不止一点!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年,分子病理领域的发展!  其实相对于其

明明把肿瘤切掉了,为啥还能复发

  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肿瘤之难治,在于存在转移或复发的风险。多数患者在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规范化治疗后,肿瘤还会卷土重来。  那么,什么是肿瘤复发?为什么肿瘤会复发?今天将为大家解答这两个问题。  什么是肿瘤复发?  肿瘤复发,可以简单概括为:在经过治疗,患者体内已经检测不到

纳米催化医学取得新进步

  “纳米催化医学”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团队提出的学术思想,旨在通过响应肿瘤部位的特异内场微环境或外源性激光、超声作用场,利用无毒/低毒纳米材料所引发的瘤内原位催化反应,高效实现肿瘤细胞的氧化损伤及细胞死亡。该催化肿瘤治疗方法不使用高毒性化疗药物,具有高效、特异性强

微芯生物鲁先平:肿瘤综合治疗将成新药研发发展方向

  编者按:  2014年12月23日,对100多人的微小企业深圳微芯生物公司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原创抗癌新药西达本胺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并且它还创造了多项历史记录,成为中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专利使用的原创新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药物研究所刘昌孝认为,这是我国医药行业的

肺癌免疫疗法首次证明对中国人具长期生存获益优势

  4月17日,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传来信息称: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及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主席吴一龙教授公布了一项以中国患者为主的关键、随机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078)结果,首次证实了PD-1抑制剂在中国人群中的长期生存获益优势。该研究成果对于我国

基因修饰小鼠(GEM)模型在肿瘤学研究中的应用(三)

5. 确定肿瘤细胞的来源揭示肿瘤发生过程中的细胞来源将为开发与改善治疗策略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应用GEM模型已经成功阐明了某些不同肿瘤类型的细胞起源。在小细胞肺癌(SCLC)研究中,通过气管内注射细胞特异性的Adeno-Cre病毒载体,使Trp53和Rb1两基因分别在Clara细胞, 神

新世纪癌症研究的突破

2 癌症诊断的发展 癌症的诊断在抗癌战役中的发展比不上癌症的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在5 年之内,科学家将研制出多种癌症的早期诊断方法,期望在癌症的萌芽阶段将癌瘤控制。今后诊断的发展只需简单验血就能发现多种癌症。或用基因芯片可以在只有几个癌细胞出现时就能诊断出来。《Science》杂志刊登了有关美

北京基因组所等揭示REV1在DNA损伤应答中的功能

  REV1是真核生物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其可以作为一个有效靶标用于肿瘤治疗,降低REV1水平不仅能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还能有效降低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前期研究显示REV1能参与跨损伤DNA合成并引发基因组突变。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在出芽酵母、鸡DT40细胞、黑腹果蝇细胞及人类细胞中RE

循环肿瘤细胞(CTC)在临床上的应用有哪些

  CTC 是从实体肿瘤脱落入血的肿瘤细胞,它与肿瘤的转移、复发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些 CTC 入血后随即凋亡,有些则只是在外周血中不断循环,而另外一些 CTC 则随血液传播至远端器官,形成新的转移灶。这些能够形成转移灶CTC 也被称为循环肿瘤干细胞。目前, CTC 检测在临床已经逐步进入应用阶

研究蛋白质动态构象变化的新方法

  2月28日,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研究组、龚为民研究组及中国科技大学田长麟研究组合作题为A Genetically Encoded 19F NMR Sensor for Tyrosine Ph

肿瘤液体活检市场初成 预计中国市场规模200亿

  少量体液、迅速检测、价格低廉,易活生物希望借此可以颠覆癌症检测方式。多家投资机构测算,液体活检的潜在市场可达数百亿元。  2月14日,在2016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AAAS) ,易活生物CEO廖玮、易活生物首席科学家David Wong宣布,借助公司开发的基因测序技术,只需少量体液就能迅速检测

基因修饰小鼠(GEM)模型在肿瘤学研究中的应用(一)

前沿相对于过去常用的肿瘤细胞接种和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基因修饰小鼠(GEM)模型是建立在天然完整免疫条件下的原发(de novo)肿瘤。因此,作为肿瘤学研究的工具,GEM模型更能模拟人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和分子学特征,表现为有更好的遗传异质性,其优势在于能反映肿瘤细胞自身,以及肿瘤微环境中细胞等相互作

肿瘤“液态活检”可能是基因测序市场的下一个爆发点

  肿瘤基因“液态活检”:癌症精准医疗的“瞄准镜”  无创产检是基因测序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它以对胎儿唐氏综合征(又称“胎儿21-三体综合征”或先天愚型)的筛查闻名。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国共有20万孕妇接受产前基因检测。2015年1月16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第一批无创基因检测108家试点医疗机构的名

浅谈基因治疗药物市场战略投资展望

  基因治疗(genetherapy):指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导入人体的细胞,使其发挥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技术方法。   基因治疗是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DNA重组技术、基因克隆技术等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最具革命性的医疗技术之一,它是以改变人的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治疗手段,在重大

浅谈基因治疗药物市场战略投资展望

  基因治疗(genetherapy):指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导入人体的细胞,使其发挥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技术方法。   基因治疗是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DNA重组技术、基因克隆技术等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最具革命性的医疗技术之一,它是以改变人的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治疗手段,在重大

我国科学家在纳米人工红细胞精准治疗癌症方面获突破

  近日,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博士郑明彬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蔡林涛、马轶凡等专家,在纳米人工红细胞可视化精准治疗癌症方面取得突破,相关成果在著名国际学术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发表。  据郑明彬介绍,该团队采用聚合物包载光敏剂(吲哚菁绿)——氧载体(血红蛋白)复合物,覆盖

最新研究或将颠覆你对“癌症靶向药”的认知

  众所周知,药物的研发过程不仅漫长而且失败率高、耗资巨大。很多抗癌药物在实验室检测中似乎很有希望,但常常在人体临床试验中失败。为什么大多数进入临床试验的抗癌药物会失败?其背后的机制是怎样的?  对于这一难题,冷泉港实验室的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给出了部分答案。研究发现,靶向蛋白质的抗癌药物虽然可以杀

研究发现低氧驱动癌症生长

  《分子细胞生物学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2012年第3期“复杂疾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专辑中发表了一篇美国佐治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徐鹰教授题为“Hypoxia and miscoupling between reduced ene